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转基因科普:难在何处路在何方

科普小知识2021-07-11 16:01:42
...

转基因科普:难在何处路在何方

卡通挂钩

2015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安全管理和科学普及”。转基因生物的普及首次与研发和安全管理并列。此外,与前几年的1号文件相比,“分子育种”的委婉说法已经被“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所取代。这表明**对转基因研究和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这有助于降低转基因问题的敏感性,纠正当前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偏见。

事实上,以前已经开展过各种转基因科普活动,但总体来看,这些脉冲式科普活动不系统,受众有限,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令许多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沮丧的是,对转基因生物的怀疑、抵制甚至滥用在互联网上猖獗。这让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推广转基因科学如此困难。

为什么难以普及转基因科学

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不能决定对转基因生物的接受程度。

在谈论转基因科学普及之前,我们不妨先换一个问题。你想要转基因科学普及吗?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让转基因科学家或相关科学界放弃与公众的交流,而是因为过去30年来包括我们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交流研究者对转基因的研究表明,转基因争议是公众心理认知特征、社会背景和科学传播系统延迟的综合结果,并不完全是因为公众对转基因的认识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举“转基因生物科学普及”的旗帜,促进与公众在转基因问题上的沟通,来加强公众的知识教育,这种解决办法很容易受到限制,尽管没有一次性的解决办法。然而,公众的科学知识并不决定公众对转基因的接受程度,这几乎是科学传播实证研究的共识。

在关于转基因问题传播的研究开始时,学者们认为科学知识水平对人们接受新技术至关重要。然而,研究表明,公众对转基因风险的认识与他们的生物知识水平没有相关性,不同类型的知识与受访者感知的转基因风险和利益没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受众的风险意识与“不可知效应”密切相关。所谓的“未知效应”是指公众认为围绕着通用汽车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其他学者的结论是,与其说更高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人们对转基因的接受程度,不如说更高的知识水平开启了人们理性认知的捷径,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基于风险和收益来衡量转基因。

如何理解知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心理学的认知原理中有一个基本假设,即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克服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我们的祖先养成了“好习惯”,如只关心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选择性记忆)、选择性遗忘、更多地关注负面消息(负面偏好)、动机推理(人们经常本能地选择证据并保持他们既定的观点)等。无论如何,这些习惯让我们避免风险,更有效地利用我们的认知资源。

回到转基因生物的问题,一个尴尬的情况是,当公众不关心,很难普及转基因生物的知识,不记得普及。然而,当各种关于转基因的负面新闻充斥媒体或网络空间时,人们会很快对转基因形成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大多是负面的。一旦这种态度形成,当人们遇到新的转基因信息时,他们通常会本能地将其与他们已有的态度进行比较,然后迅速做出决定。不用说,当大多数公众对通用汽车的态度趋于固化时,就会有不少人做出回避或拒绝的决定。

对*和科学家的信任与接受转基因生物有关。

2006年,一项关于中国生物技术的民意调查显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大学学历)显然与他们对各种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农业、转基因食品、基因检测、人类细胞克隆等)的接受程度有关。)。

为什么中国的研究结论与以前知识有限的研究结论有很大不同?原因之一是时差。对中国的研究最迟在2006年进行。当时,中国公众对通用汽车的态度尚未固化,知识仍然有用,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的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教育背景的差异也代表了科学界信任的差异。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教育背景越高,就越容易信任科学家的工作。最近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中国近90%的理工科研究生支持转基因,这可能是原因。

事实上,许多学者认为机构信任,尤其是对公共机构的信任,是人们对转基因技术风险意识较低、接受度较高的主要因素。所谓的公共机构不仅包括管理潜在风险技术的*部门,还包括开发这些技术的科学机构、科学家和企业。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公众需要*来保证新技术的安全和管理可能的风险。就转基因技术而言,公众的认识水平与充分理解转基因技术所需的知识之间总是存在差距。因此,机构信任成为填补这一空白的心理手段。

如果缺乏机构信任,人们对通用汽车的接受度将显著降低。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研究人员向两组英国公众展示了相同的转基因安全性信息,告诉一组人这是科学家的结论,告诉另一组人这是英国*的结论。结果后一组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认知明显低于前一组。据分析,这是英国*隐瞒疯牛病真相的结果。

除了*,机构信任也体现在对科学权威的尊重上。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尊重科学权威和对科学家的信任对于人们接受转基因等新兴技术非常重要。最近发表的一项关于澳大利亚过去10年对转基因的态度的研究也表明,接受转基因技术与对科学家和管理者的信任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公众的知识水平不能保证他们接受转基因生物。对*和科学家的信任与人们是否接受转基因生物有很强的相关性。我相信科学权威对人们接受转基因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家对热点事件的反应往往比媒体报道的晚。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不得不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人们接受转基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认知习惯、信任和价值等心理因素,那么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其他有争议的技术没有像转基因那样受到如此多的批评?为什么转基因生物的问题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生物研究、开发和应用国家没有成为一个大的争议甚至话题?

事实上,它还涉及到社会系统和人类认知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转基因生物的争论开始时,以反核和反公司污染为标志的欧洲环境保护运动刚刚赢得了阶段性胜利。许多环保组织和社会运动组织者迫切需要新的目标。转基因生物“恰到好处”另一方面,科学家对与公众交流的蔑视很快剥夺了他们的发言权。到2003年,当英国就是否允许转基因工业化举行全国性辩论时,科学家和*遭到了惨败。

然而,科学家的失败并不全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传播。舆论领域转基因知识的缺失与科学共同体逻辑和媒体逻辑的错位有关。一项对过去15年英国主要媒体关于转基因紧急事件报道的研究发现,科学家或生物技术公司的信息发布总是比这些事件的新闻报道慢一拍,错过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时段,从而减少了公众充分获取转基因知识和正面信息的机会。这样做的原因是科学家必须调查这一事件,而生物技术公司必须保持低调,以防止争端激化。因此,当科学结论出现时,媒体的兴趣急剧下降,这导致在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新闻辩论中各方力量不均衡。中国的转基因科学研究和产业都有回避热点新闻的情况。

回顾中国转基因公众舆论的演变历史,许多人会想到一些媒体报道指出科学家为了个人商业利益推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这些报道从价值的角度为读者设立了利益共谋的投诉,引发了公众对转基因的质疑和抵制。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抵制不是由于公众对转基因知识的理解不足,而是基于公众认为科学家有商业私利,这损害了他们对科学家和相关*部门的价值认同,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科学家的信任,而机构信任的减弱与新技术接受度的降低密切相关。

正是这些社会因素和社会事件使得反对转基因的舆论经常占上风,并与人们心理认知中的“懒惰”原则相结合,形成了对转基因的舆论固化。

□如何开展转基因科普工作

开展有公众参与的科学活动,让所有声音在平等的基础上发言。

以上分析表明,转基因纠纷的形成是心理认知、社会、政治、科学、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各种研究的一致结论是,知识水平不能决定人们对转基因的态度。

另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是,对*和科学家的信任与人们对包括转基因在内的新兴技术的接受程度密切相关,这对中国的转基因决策尤为重要。长期以来,为了避免争议,有关部门回避公众对转基因生物问题的询问,透明度严重不足。殊不知,这只会恶化人们对*的信任,进一步削弱公众对通用汽车的支持。

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我们的转基因传输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结论表明,与科学知识的数量相比,对科学权威的尊重程度会影响人们对转基因的支持。这意味着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应该走出实验室,积极与公众沟通,以便公众能够通过对科学权威的信任,更加理性地看待转基因问题,并根据对转基因利弊的合理评估得出结论。

第二,尽管知识本身不能改变受众的态度,但仍有必要坚持甚至加强正确转基因知识的传播。这项工作的目标不是改变公众的态度,而是让正确的知识尽可能“占据”各种信息源,让公众在“开始”理性认知时能够找到正确的知识,也让非专业的传播者在传播相关知识时有据可依。

第三,当科学家离开实验室时,他们不仅挤出时间去做更多的讲座或发表更多的科普文章。更重要的是,当公众关注转基因生物的问题时——这通常是转基因生物的争议重新出现或新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应该及时看到科学家积极而理性的声音。

第四,要开展转基因科普,不仅要启动一批新的科普项目,而且要改变整个科研评估和组织体系,以某种方式将广泛的科学交流工作纳入科研评估体系。例如,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一样,科学研究基金的特定比例(一般不超过5%)用于科学交流。这使得科学家能够与公众交流,而不是花费时间、精力和费力不讨好的行动(这不能被记录为学术成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转基因生物的问题已经超越了科学本身,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的生动体现。只有积极开展各种公众参与的科学活动,如科学听证会,并允许所有声音平等发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观点都具有平等地位,平等参与不能以牺牲科学真理为代价),才能真正促进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支持。

本版由贾·和范敬群合著(原书名:《转基因生物科普:困难在哪里,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