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获史上最大校友企业捐款11亿元
前天(5月4日)晚上,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条消息席卷——“11亿元!浙江大学获得有史以来最大的校友企业捐赠,打破了中国金额最大的记录!”
5月3日下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友活动中心举行了捐赠仪式。
捐赠是公司行为,不是个人行为
在捐赠仪式上,捐赠人上海随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合同,并正式宣布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1亿元。据报道,这是浙江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它还打破了电子科技大学校友熊新祥去年9月向母校捐赠10.3亿英镑的纪录,成为国内高校获得的最大单笔捐赠。
昨天,记者联系了上海随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团队,“正如许多校友都有回馈母校的意愿一样,他们从创办伊始就整合了各行各业的资源,帮助校友发展。他们会相应地回馈母校。我们认为,捐赠部分校友的增量发展是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方式。”
他们强调这是公司行为,而不是一些校友。
然而,“随真”取自浙江大学的校歌。随珍的投资股东都是浙江大学的校友。他们主要是上海校友会企业家协会(金鹰协会)的成员。公司倡导的原则是普惠公司:每个股东不应拥有超过4%的股权,以避免股权过度集中。
根据随振投资提供的数据,上海随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eekingCapital)是浙江大学校友于2015年发起成立的一家社交平台公司,旨在汇聚浙江大学校友、浙江大学、*和社会资源,协助创新创业,实现价值创造。
这些捐款将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绥中教育发展基金”,为期10年,总捐款11亿元。
11亿对他的母校来说代表着一颗心和一颗心。
为什么是11亿?为什么分为10年?绥真投资回答说:“基金的规模是120亿,10%的预期年回报率非常保守。与此同时,11亿英镑也代表着校友们对母校的全心投入。”
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捐赠旨在通过平台的市场化运作,以有效、可持续的方式回馈母校。此次合作尝试以学校和校友为基础,以金融和产业为辅助,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双赢。
根据协议,捐赠的资金将用于建立“浙江大学绥中工业与金融研究中心”,以支持浙江大学的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首批捐款1200万元将用于设立“浙江大学春振国际交流奖学金”,奖励该校优秀学生开展留学、国际交流、联合培训等项目。
“母校和校友关系密切。我们所做的只是绿叶对根的影响。”绥中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新闻+]
近年来,高校在吸引社会捐赠以筹集办学资金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企业已经成为高校捐赠的主要力量。
根据中国慈善总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慈善捐赠报告》,在2015年接受捐赠的主要领域中,教育在医疗保健和卫生保健方面位居首位。教育领域的捐赠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大学收到了捐赠。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社会捐赠对大学吸引力上升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包括现阶段民间财富的积累;一群具有现代捐赠理念的互联网“新贵”已经出现。“*”后,1977年、1978年和1979年的校友企业家,企业也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2010年之前,中国大多数著名大学都是在积极寻求捐赠的情况下,才“被动地”一个接一个地设立自己的非公共基金。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仍几乎是中国公立大学的全部收入,而捐赠收入却可以忽略不计。长期关注大学捐赠问题的云南大学教授罗志敏表示,外国大学将捐赠视为“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大学只是“必要的补充”。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高校吸收社会捐赠,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学校不仅依赖*,也依赖社会。
中国正在支持许多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出“高校应继续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完善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多渠道汇集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罗志民认为,鼓励大学从社会中汲取教育资源已经多次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高校觉醒的原因不仅仅是政策和资金本身。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富有的中国人张磊将88888888美元捐给了他的另一个母校耶鲁大学,这在中国引起了震动。罗志民称之为“对国内高等教育部门的精神刺激”。
在同一时期,美国校友捐赠名单也从大洋彼岸传到了中国,再次刺激了大学的神经。仅在2014年,中国两所顶尖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社会捐赠收入总额就达到了20.68亿元,比同年6月哈佛大学一名校友捐赠的4亿美元还要少。
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大学1979级校友陈东升表示,哈佛和耶鲁有200至300亿美元的资金,而这些著名的西方大学往往是私立大学。“私立大学是培养优等生的循环,优等生回馈学校。这一周期最重要的结果是学校基金。”尽管中国的精英学校都是公立学校,但公立和私立学校都是国家培养顶尖人才的摇篮,都属于社会。未来,中国的大学也将走向这种循环,“这是一种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总量小、比例低、范围窄”仍然是吸引高校捐赠的主要问题。“比例低”和“范围窄”表明我国大多数高校忽视了捐赠率,“仅限于少数富有的校友,仅限于庆祝活动中的努力现象”。
在中国,捐赠的“生命链”是短暂的。大多数捐赠协议将只在周年纪念期间达成。当捐款流入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账户时,故事就结束了。
钱去哪里了?在中国,教育基金会根据捐赠者的指定用途,用这笔钱来授予助学金、奖学金、基础设施建设或科学研究。如果捐赠者没有说明用途,这笔钱很可能会存入银行。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在社会捐赠方面做得并不好。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学生从一所学校毕业后就失去了与母校的联系,只有当他有一天成名时,他才会被母校“重视”。高校可以给无偿捐赠的个人和企业的“回报”不是很大,甚至荣誉制度还没有建立。即使是基金会的信息披露,也没有强制性措施和明确的规定。
罗志民哀叹道,这些问题背后的事实是,一些大学领导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依赖财政拨款等旧观念。,依赖性和必要性并没有真正被打破”。
(部分内容来自《中国青年报》的“10.3亿”!中国大学校友捐款最多!总统的拥抱是昂贵的...人民网的“迎接中国大学社会捐赠的春天”和南方都市报的“熊丙奇:为什么中国大学很难获得企业家的捐赠?“)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