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控要坚持正确的技术方向

科普小知识2022-06-08 12:16:40
...

打赢防治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战斗,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和防治起步较晚。中国的农业经营规模、生产水平和农民群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农业管理*和机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国际路径不完全一致。这导致中国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从一个发达国家转向另一个发达国家。要坚持正确的技术研发方向,整合一批有效、可操作、可推广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必须坚持农*导地位。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来自生产和生活过程,必须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来消除。因此,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本质是环境友好型生产生活技术。这些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操作者自然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和农民。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必须坚持农*导地位,必须兼顾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农民自身素质、利益诉求和接受度、农村的自然文化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主要以小学教育为主。农业生产技术必须简单、易学、易操作,特别是在农产品优质优价实现之前,影响农民收入的技术难以推广应用。中国有58.8万个行政村,占地17万平方公里。农村的情况非常不同。特别是农民普遍不富裕,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必须因地制宜。目前,在科研评估指挥棒的影响下,一些所谓的高科技技术并不流行,也不好看。虽然非点源污染物减排效果很好,但推广应用困难。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把对农民的评价作为主要依据。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必须坚持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农业是多功能的,其功能大致可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当前,“三农”工作是全党的重中之重,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尽管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1.2万亿公斤,但是粮食供应仍然处于紧张的平衡状态。粮食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是国家发展的“海洋之锚”。“中国人民的饭碗必须始终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以中餐为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根绳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必须把粮食安全作为前提条件,而防治面源污染离不开粮食安全。

忽视粮食安全,只关注水质标准是有偏见的,即使非点源污染负荷减少了。根据水质目标,不宜计算需要削减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即通过反演确定农业减排目标。更不用说基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农业面源损失系数和入湖入河系数都不明确,因此很难准确计算入湖入河负荷。设想农业非点源污染减排目标不符合国情。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应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必须坚持源头防治。施肥是作物生产中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农田的水管理当然很重要,降雨径流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但主要通过水管理来控制非点源污染并不容易。一方面,暴雨是无法控制的。虽然有天气预报,但暴雨无法停止,而且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降雨径流。另一方面,交替干燥和湿润稻田是一个农艺要求。虽然排水量或多或少,但农田总是需要排水。在一些半干旱地区,如宁夏黄河灌区,农田也需要排水冲盐,否则盐碱化将严重。因此,防治种植业面源污染和优化施肥管理是根本。防治水产养殖面源污染的关键在于粪便的收集和还田。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成本过高。要求主要在于畜禽养殖场的最小耕地分配、畜禽养殖场化粪池的容量以及密封性。重点不是检查农村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污水是否符合标准,而是检查农田的最低分配和畜禽养殖场化粪池的容量。当这些指标达到标准时,畜禽养殖场的场地径流很少发生,也不会产生径流污染。

国家重大水污染防治管理科技项目“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技术与农业清洁流域示范”坚持以农民为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主体,以源头防治为重点,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针对教育水平低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选择松花江、辽河、海河、巢湖和三峡库区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在验证论证的基础上,研发整合了3种技术清单,包括19套环保种植技术、6套畜禽养殖技术和13套农村生活技术,如种植氮磷的协同抗性控制、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多元化处理等。这些技术具有自组装性、通用性和“一多一少一不”的特点,即多花钱、少劳动、少复杂。它们不仅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替代的绿色技术模式,也为行政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技术推广范例。

(作者是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管理*学院农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兼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