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封邦建国制什么时候出现的

科普小知识2022-03-18 02:15:25
...

公元前11世纪,商朝西部的姬姓氏族逐渐强盛,最后,氏族首领姬昌的儿子、号称武王的姬发联合附近中小部落起兵伐商,攻占商的首都朝歌,建立了周朝。周朝一建立,就开始大规模的“封邦建国”。

中国的“封建”这一概念自西周始,所谓“封建”,其实质就是赐氏封地,即在全国各地大量建立由特派姓族去管理的诸侯国。武王将他的十六个兄弟分別封于管、蔡、曹、霍、毛、毕等地,立国治民。

封邦建国制什么时候出现的

武王的兄弟周公旦的几个儿子、周成王的三弟也随后得到了封地。此外,随同他征战立功的同姓贵族四十人,以及部分重要的异姓功臣(如姜子牙和孙、陈胡诸公数十人)也得到了各自的封地。

为了安定人心,巩固统治,周武王又将商朝旧都地区封给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了子姓宋国;封虞舜后裔胡公满于陈(今豫东淮北),建立妠姓陈国;封夏禹后代东楼公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建立奴姓紀国:封神农氏的后商于焦邑,建立姜姓焦国这样,周朝在其所征服的庁大地区,先后建置七十一个新的领地,称为“七十一国”,几乎覆盖了当时它所统治的全部领域。

这些被周天子所封的诸侯,尽管大部分都是姬姓子弟,但是他们得到封国以后,纷纷建立自已的宗庙,其后代就以国号为氏,因此往往也就成为新的姓氏的始祖。

可按照西周制度,得到周天子封赐的各国诸侯,又在自己的封国内如法炮制,对自己的后代和卿大夫进行分封,赐予领地,使之成为第二层次的“氏”。他们有的以自己的爵位、官职为氏,有的以父祖名字为氏,还有许多卿大夫就以自己获得的田邑名称作为“氏”,如冯、刘、白、催、卢、鲍、聂、费、范等。

封邦建国制什么时候出现的

而这些卿大夫还可以再向下分封新氏。这样一来;中国的姓氏数量骤然扩大了。西周初期的这一次大规模封建赐氏的实质,是为了落实姬姓氏族对新占领的广大区域的统治,建立有效的管理形式,并向新开拓的、还比较原始的地区或部落殖民、移民,传播文化影响。

同时,也有意识地为已衰亡的各部落重新确立大宗,分配土地,并使之守住各自祖先之“祀”,巩固稳定各自的氏族,显示天子的恩惠。

被灭亡的、湮灭的各姓族得到天子的承认和册封,重新获得政治经济权利,登上政治舞台,减少了周朝统治的不安定因素,并成为周朝统治的助力。通过这些举措周朝建立了自己的整体统治模式在周初的大封建以后,终其一朝长达七八百年间,基本上没有再进行*的分封赐姓(诸侯、卿大夫间的分氏裂土仍时有进行),充分证明自周初的封建赐氏后,确实建立了一个较稳固的统治框架。

在这个基本统治框架下,周朝自上而下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以姓氏为中心的承袭、条祀人际伦理、社会等级等行为规范和制度,后来被人们称为周礼,其中最核心的是分封和承袭制度的确立周朝规定天子称姓不氏,所谓“普天之下,英非王土”无须再以“氏”来划分具体的利益所在,但有权向诸侯封国哪氏,给他们划出利益区域。诸侯又有权在自己的封国内向卿大夫封地赐氏,卿大夫再在封地内分氏给子孙后代,这样就形成了层层叠叠向下伸展开来的统治网络。

封邦建国制什么时候出现的

同时,周朝继承并完善了商朝后期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规定由正要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承袭父辈的姓氏、宗庙和地位。称为大宗。其余的子孙则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分出去另立新氏,称为小宗。

从周天子到各级大小贵族都是如此,在这种制度下,费族内部层层分封大宗、小宗,除了嫡长子以外,每封一次,恩泽减一级,最后封无可封,成为平民。这就是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