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刘忠范院士专注纳米20年 望碳材料贴中国签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4:22:46
...

刘忠范院士专注纳米20年 望碳材料贴中国签

上图,刘忠范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北纬39.99度,东经116.31度,是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的地理坐标,是200多名纳米化学家科研生涯的起点,也是其创始人和“万人计划”获得者刘忠范回国后20年的事业重心。

在他面前,刘忠范被各种中、英、日学术书籍和化学模型包围着。他聪明、健谈,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他的头衔包括:北京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本身,因为过程中隐藏着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目标,这也是科学家喜欢的神秘之处。”这篇文章写在一张几乎被损坏的纸上,用塑料密封,放在刘忠范办公室书架的显眼位置。这是他第一次回家时写下的一段鼓励,也是他一直倡导的科学信念。

1993年,刘忠范带着60多箱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品来到北京大学报到,这是他留学日本时导师井口洋夫和藤岛昭送给他的礼物。这些设备随“向阳红”号科学考察船运回了中国。他还带来了他用前国家教育委员会给予的最高50万元启动资金购买的仪器设备。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打破记录。

20世纪90年代,当“一个实验室很少有一两个先进设备”的时候,这些装满整辆卡车的仪器和设备被运到纳米化学研究中心的前身光电智能材料实验室,刘忠范在那里领导了他的团队20年。

如果我们在头十年“打开窗户看世界”,那么在第二个十年我们就“赶上世界”。这一飞跃的每一步都证实了纳米化学家的希望。”他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光。多年来,这个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我们的科研水平也开始腾飞。”

作为国内第一个纳米领域的跨学科实验室,他们的项目范围从“攀登B”到“973”,他们的研究兴趣从sp2碳材料的自组装到可控生长,从发表高水平的文章到对科学的贡献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今天,我们在国际上在同一领域也是合格的刘忠范自豪地说。

每一个接触过的学生都深受其科学态度的影响:“刘老师经常说,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制药学院教授刘善堂说。

“我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评估体系过于强调结果,但人们往往忽视过程本身,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只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意外’。”

在实验室里,如果他看到学生在做实验时玩手机,他会走上前对他说,“你看起来不像科学家。”在他看来,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像学习一样:“把设计好的实验留在那里,等待收获,结果都是设计好的。你怎么能有“意外”收获的好运气呢?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刘忠范希望中国能够有自己的“碳材料”标签,“然后我们必须抛弃浮躁的学术风格,停止挖浅坑,成为外国研究的“工资劳动者”,做出我们自己的创新发明和发现”。

出于这个原因,除了致力于开发合成新碳同素异形体的新方法和探索它们的新特性,他还一直鼓励他的学生做一些需要努力但不容易找到突破的事情。“尽管许多事情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我们仍然有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来跟进一些不太“时髦”的研究,比如在graphdiyne的研究。一段时间后,有些人总是无法忍受孤独,来找我“吐苦水”。我有责任给他们“积极的能量”,让研究继续下去。

“科学研究不是短跑。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有些人坚持一年,有些人坚持十年,有些人坚持一辈子。结果会大不相同。”刘忠范说,“坚持专注于这个过程,好运总有一天会来到你身边。”

三年前,当刘忠范当选为院士时,他收到一位老教授发来的短信:“我希望你三年内不会变。”现在,他环顾他的实验室:“纳米化学研究中心的环境比过去优越。尽管在纳米粒子中发现了小的纳米粒子,但它们需要长期的大气规划来开辟新的创新途径。不断的变化仍然是我心中永恒的科学信念。”(原标题-刘忠范: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