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奇葩题”、创新冲动与因材施教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4:55:28
...

■你好,小李

从武汉大学的学生自己“发命题”和自己打分,到成都的“态度问题”填写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的名字,再到一只小学老鼠如何把南瓜搬回家的“神考题”,这可以统称为“异国考试”的“异国考试”。

公平地说,这些“奇异的话题”都是有针对性的。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大多数学生只关心考试,缺乏掌握整个课程的能力。然而,由于多种因素,正确的自我评价更是凤毛麟角。“发送命题”测试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掌握程度和自我评价的公正性。

如今,即使在实行学分制和网上选课的高校里,学生不知道老师的名字或写错老师的名字也并不少见。所谓“态度问题”当然是一种说法,其目的是敦促学生至少关心和尊重教师的工作。

至于“神试题”,它应该是针对儿童成为成人的趋势,这可以被视为提问者的幼稚。

然而,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十多年前,作者就已经对类似“发送命题”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测试,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会给自己很高的分数。少数学生会很好地处理它,但大多数学生会这样做,从而成为“集体意识”。相反,一些被公正评判的学生将会受到惩罚。这等于变相鼓励不公正。

“态度问题”也是如此。自从被媒体报道后,它似乎成了一种对“正确意识形态”的歧视。积极的和消极的观点似乎都在夸大其词,把提纲写得很清楚。结果,原本简单的愿望和美好的初衷都被改变了。

至于“上帝测试题”,大部分的热门讨论应该由学生的家长来进行。他们不仅为自己孩子的“痛苦”感到悲伤,还为自己感到委屈。由于现在小学生的作业大多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合作”完成的,所以试题是否“燃烧大脑”以及孩子的成绩好坏不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是已经成为关系到家庭荣誉的事情,直接影响到父母的自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外来问题”如此集中的出现,也与教师的“创新冲动”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创新热潮的兴起,以及大学教学和管理中的“配角主导”现象,教师面临的压力也是可以想象的。

理论上,教育创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继承前人,二是面向教育对象。无论是宋代朱、、陆九渊的“旧学讨论与深化,新知培养与深化”,还是王国维的“旧学讨论与深化,新知倾空”,虽然在内涵上有所不同,但都是继承后的创新。至于面对教育目标,那就更复杂了。

整整九年前,作者试图在《大学周刊》(见2009年1月20日《科学时报大学周刊》)中证明大学师生之间的“知识差距”。九年过去了,学生们从“80后”变成了“90后”,也就是“00后”。然而,这种情况不仅在今天仍然存在,而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

由于“知识断裂”,教师和学生不再有相同的要求,教学的针对性就成了问题。然而,教育观念的差异和模糊所导致的政策变化使那些坚持基本教育观念的人感到困惑。相反,他们让那些自己没有基本教育概念的人,和两者兼得的实用主义者如鱼得水。

大学政策和大学发展方向的多样性也让教师们不知所措。教师不能长三个头六条胳膊,也不能生来“无所不能”。随着专业化的深入,大学教育(或教学)也不提倡或允许出现“三条腿猫”式的“全才”。

晚清思想家郑·曾说,“分门别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分门别类”。因为此时,西方的学术分支体系已经在改变着传统教育。然而,在“知识断裂”之后,不仅是“分类”导致了门墙过高和彼此隔离,而且因材施教也变得相当困难。

“异国主题”让人感到“异国之花”的原因是,一方面,学生不能同情老师的苦心理解,好像老师总是不恰当地、居高临下地把“教育”强加给他们,从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另一方面,这的确是教师在创新冲动下的最后手段,甚至是在考虑后果之前的“创新”表现。

当然,与那些形式强于内容的“伪创新”相比,这种创新毕竟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失败可能是由于创新者缺乏对教育(教学)、对自己和真实情况的反思。他太焦虑,太努力,太缺乏选择性,因此失去了教育者应该有的信心和冷静。

《中国科学报》(2018-02-27第五版《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