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我在机械博物馆卖咖啡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9:20:06
...

方楠豪,一个“几个年轻的木头人”,向外宾解释了这个博物馆。

这位是记者文彩飞

走近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楼,一场由红、灰、黑三色组成的C2蒸汽机汽车展现在《中国科学报》记者面前,极其庄严。一群大学生有说有笑地走过,然后快速走进大楼。

与此同时,当中关村创业大道高喊“咖啡是冷的”时,这里的博物馆和咖啡馆已经让整个机械大楼升温,使得许多大学生在电梯里不自觉地按下“10”。

火车、咖啡、博物馆,这种奇妙的组合带来了什么效果?

博物馆和咖啡馆

这台“大头”蒸汽机车是石家庄动力机械厂在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这是中国制造的最小型号的蒸汽机车,轨距为762毫米。它的研究得到了校友们的大力支持,他们经历了“大火车拉小火车、多方协调、基础强度测试,最后于2013年9月在机械工程大楼前安顿下来”。

今天,它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标志性景观,是博物馆的室外藏品,也见证了一段准备历史。

故事可以追溯到2013年。一流的大学往往需要一流的博物馆,而博物馆是大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勇的倡导和推动下,北京交通大学的大学生机械博物馆开始建设。

据说母校将开设一个博物馆。校友们非常兴奋,并且有钱可以捐款。其中,86级校友白亮慷慨解囊200万元。

推开10楼机械博物馆的门,打字机阵列第一次展示在记者面前。一个人很难移动的黑白打字机,偶尔会有亮、红、绿三种颜色的“颜色值”,让人惊喜,也是每个时代中国打字机的最高水平。

据讲师、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介绍,博物馆里有近800件展品,由于空间限制,目前只有335件展品。除了打字机,记者还看到了缝纫机、望远镜、经纬仪、手提电脑、照相机、火车模型等。其中有圆规,是苏联*送给*的紫禁城和基辅相机的“兄弟”。

我一走出博物馆大门,一股咖啡香味就飘向我。十步之外,“无印良品咖啡”正在接待第三批客人。单词“木头”和单词“几个”从单词“机器”中分离出来,不仅形成了商店的名称,而且形成了几何对称的齿轮形状。复杂而简单的图案体现了机械之美。

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潘认为,博物馆和咖啡厅是“孪生姐妹”。大学咖啡馆是师生碰撞思想、激发灵感的空间载体。在考察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的“众筹创”咖啡馆模式后,他想到了一个依托博物馆的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

博物馆和咖啡馆带来的创新和创业的故事将从现在开始。

在沉迷于拆卸机器之后

在电影《三个傻瓜制造宝莱坞》中,主人公疯狂的拆除机器的冲动揭示了机器人的内心,在博物馆展品的修复中使用这种冲动也非常有趣。

2017年暑假,由潘钟弦、李智带领的机电大学生科技协会六名成员组成的团队“整个假期都没回家”,共整理出近500件展品。

一些展品被损坏了,需要手工修复,这正是机器人擅长的。虽然人们起初不知道打字机的原理,但拆了机器后,他们“豁然开朗”。

留声机的修复给每个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起初,我们低估了修复的难度,认为可以找到手写笔,但网上购买的手写笔无法匹配。几个人围着留声机转。正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一个同学问是否可以把它拿走。”队员谢思伟回忆道。

“拆除!”李治现在同意了这个决定。幸运的是,他们在机身上发现了一根小金属棒。起初,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在网上比较后,他们发现它原来是一个手写笔。

所有参与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黄启龙认为他的思维更严谨。杜俊从纯粹的机械和3D仿真绘图中获得灵感。王计划把这个研究项目变成视频,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

事实上,博物馆不仅仅是小观众学习和受益的地方。

据潘介绍,从2017年开始,参观博物馆是该校本科新生教育中的“必备之物”。学院将把它纳入综合素质培养教育计划。学生必须选择一种或某种类型的收藏品,研究机械原理或历史文化,分析逻辑关系或挖掘出收藏品背后的奇怪和不寻常的东西,并形成研究报告,这将使他们获得综合素质训练的分数(第二节课)。

“你面前的经纬仪已经申请了北京市级创意项目。通过测绘,学生将制作一个与经纬仪原型完全相同的模型。”访问期间,*向记者介绍了情况。

据悉,学院鼓励学生以该藏品为研究对象,发起创新项目,为大学生形成三维建模、仿真分析或其他展示成果。

“将来,音乐盒、留声机和其他展品将被简化为纪念品,不仅存放在博物馆,还将成为教师、学生和校友难忘的回忆。”潘兴奋地说。

“提个包留下来”终于被表扬了

在无印良品咖啡馆,一个带固定指针和旋转表盘的时钟默默地见证了咖啡馆从无到有的崛起。

谈到咖啡馆,我们不得不提到2017年5月的“机械博物馆主题咖啡吧创业培训项目竞赛”,它比预期的更受欢迎。共有28支队伍报名,共有140多人参加。孙俊杰的学生团队最终赢得了为期两年的咖啡馆免租金管理。从那以后,他们的团队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木吉岳”。

医院为他们提供了场地——最初是一个废弃的乒乓球馆。暑假期间,他们被送到高端咖啡馆学习如何煮咖啡。就连潘也动员校友来质押咖啡馆的设备。仅在一个晚上,所有的必需品,如电视、冰箱和蛋糕柜都是校友以个人或班级的名义抵押的。

难怪“木制青少年”被质疑为“背着包留下来”。他们很幸运,但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化学反应”对其他人来说是看不见的。

“在三个月内,我们完成了市场调查、成本计算、咖啡制作、员工培训、产品定价、场馆布局和服务改进。咖啡馆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孙俊杰说。

尽管他们在晚上10点被“逮捕”并回来开会强调卫生,尽管招待有点粗鲁,他们没有放弃努力。

于荆州被公认为队里最有技术的。有一次,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国际交流系主任布雷特·洛夫格罗夫参观了机械博物馆,希望能喝上一杯浓咖啡。于荆州小心翼翼地做好了它,并在杯子里抽出一朵小花。这让布雷特·洛夫格罗夫眼前一亮,称赞道:“这是他在中国喝过的最好的咖啡!”

“中关村创业街的咖啡是冷的,但其他形式的咖啡是热的。依托博物馆开咖啡馆,“热”是一个双重创造的教育平台。它不仅培养了一批会煮咖啡的工程师和经济学家,还能让学生对校友捐赠心存感激,提高他们在创业培训方面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潘笑着说。

就在记者的旁边,一堵满是信息和咖啡豆的校友墙是他们回馈理念的最好证明。

《中国科学报》(第8版,2018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