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王晓东:“*外”的科研所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23:39:24
...

中美“双材料”院士王晓东:“系统外的科研机构是如何神奇地存在的?

以研究细胞凋亡而闻名的中美科学院“双材料”院士王晓东似乎已经习惯了躲避媒体的聚光灯。在他回国后的13年里,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他应该作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创始人和主任而为公众所熟知,该所被称为国家科技*改革的“实验场”。

该研究所后来被誉为中国最有效率的研究所,它的特点是打破了科学研究的“铁饭碗”,采用了充分就业制度,并在五年内给予研究人员充分的*和空间进行科学研究,无论其成就如何。王晓东低调受欢迎的部分原因是北京大学终身讲师饶毅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为什么一个成功的机构会被边缘化》的博文引发的轩然大波。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是,2015年1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石、王晓东和饶毅三位杰出的中国生物学家在未来论坛成立大会上首次发表主旨演讲。

今年2月,由王晓东和比奥杜罗前创始人约翰·奥勒共同创立的百吉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吉神州”)逆势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于2016年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

王晓东这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他和饶毅正在为未来科学奖(Future Science Award)担任生物学家评委。未来科学奖是一个由多元化私人资本创立的科学奖项。

“我觉得这件事的确是我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如果做得好,它实际上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王晓东说,该奖项的标准是大中华区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发现。

王晓东:“*外”的科研所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王晓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40岁的勇气

也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石曾这样描述王晓东:“走出新中国的中国科学家在美国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

当时,王晓东决定回家并不容易。

出国时,王晓东没有想到他会在美国呆这么长时间。从1985年在美国学习到成为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的终身教授,他已经计划返回美国20多年了。他做出这个决定时只有40岁,相比之下,他的大多数前任都是在海外退休后回国的。

成立北盛研究所的初衷是由六位新加坡华裔科学家发起的,旨在以新加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IMCB)为模板建立中国IMCB。2003年,北盛选择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王晓东和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邓兴旺作为全球招聘系统的联合主管。

当王晓东决定回国接受北盛的邀请时,他听到的最大问题是:这个决定还能推迟吗?40岁时,你正处于科学研究的巅峰,你的美国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条件无可挑剔。你能等到60岁吗?

当53岁的王晓东回顾10多年前做出的决定时,他只庆幸40岁的王有勇气。

王晓东:“*外”的科研所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学会“妥协”

即使他尽最大努力消除许多公开露面的机会,北盛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也常常感叹自己不知所措。

至于他不喜欢公开露面的原因,王晓东面对《第一财经日报》直言不讳地表示,因为他对这方面没有任何兴趣。“你必须始终保持平衡。你的目标是什么样的观众?如果我们总是对公众开放,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真正从事科学的一种“蔑视”

在王晓东工作的科学家圈子里,有一个笑话说,作为一名科学家,每当一份报纸失去一个朋友。上次我看电视时,我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原因是即使是科学家在面对媒体时也不能总是说得足够严格。当这些不精确的词语通过媒体传播时,他们的同事很容易给你贴上“粗俗”的标签。

当你这样说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是在“奉承低俗的人”,你被别人看不起。如果你仍然经常“奉承庸俗者”,每个人都会知道这个人是从前线下来的。王晓东说道。

为了保证实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王晓东曾经规定每年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不超过两次,每周工作不少于6天。但是现在,坚持这条规则变得越来越难了。“我很难保证现在能在实验室呆足够的时间,尽管这是我最享受的时光。”

几年前,新年的第一天,王晓东的一个朋友打电话问他在哪里度假。王晓东确实在休假,但他对休假的定义是有机会呆在实验室里。

事实上,回到中国这么多年后,王晓东已经学会了释怀,并逐渐接受了参加一些公共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但很多时候他仍然对此感到有些内疚。

2004年4月,41岁的王晓东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20多万*学生中的第一位也是最年轻的一位。现在,已经过了50岁门槛的王晓东觉得时间越来越宝贵了。如果他能把时间放在实验室里,这可能是他对时间的最佳利用。

然而,“更喜欢”实验室的王晓东也向《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坦白承认,科学家到了一定年龄应该学会放手,比如努力培养下一代。

现在,王晓东对自己的要求是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大脑不偷懒。有时他不必呆在实验室里,但他的大脑不能停止思考实验。

王晓东:“*外”的科研所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坚持“*外”

北盛研究所经常被描述为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

北京国立生物科学研究所(北京国立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英文名称与其中文名称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其起源的复杂性。

一些媒体曾将北盛研究所的特殊性表述为:在中国,近99.99%的科研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重点大学或科技部系统。目前,只有一个南方和一个北方机构独立于这个庞大的系统:一个是深圳的华大遗传学研究所,另一个是北盛研究所。

华大基因集团董事长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很羡慕国家对北盛人才的考核和待遇所做的“删减”。

王晓东不否认北盛研究所的特殊性,并强调这种特殊性是北盛研究所的基础。“没有这种特殊性,就没有办法在小环境中种植试验地块。如果它与大环境完全相连,而大环境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你的小环境就很难独立生活。”

像许多海外学者一样,王晓东在回国的头几年花了很长时间适应国内的科研体系。“中国的科学界相对较小。没有多少“专业人士”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你。

与国外成熟的评估体系相比,王晓东向“上级”重复他们在开始时所做的事情有多重要。“如果你想做真正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这真的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也不应该是一个有成就的项目。作为先锋,你总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

为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许多人开了许多药方,而王晓东的药方是成立一个独立的研究所。“因为中国没有足够数量的真正优秀的科学家。科学家不够多,基础也不好。开更多的处方是不行的。即使某些处方能暂时提升某一学科的水平,它们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在人才、资源和制度方面做出努力,创造一个创新的体系。”

从科学研究到高科技企业,王晓东的药方是科学高于商业,这需要培养各领域的专业人才。

但不可忽视的大背景是,中国一些高科技领域急需合适的人才。因为许多领域以前没有做过,所以没有做过就没有现成的合适的人才。

王晓东:“*外”的科研所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对雄心勃勃的人的偏爱

2012年,41岁的北盛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在《生命》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受体的研究结果。这一发现被国内同行视为“中国生命科学的真正重大突破”。

然而,从2007年到2012年,李文辉在过去五年里只发了一篇小文章。在国内科学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一个科学研究机构竟然允许其工作人员长达五年没有像样的“表现”。

然而,这就是为什么北盛打破了科学研究的“铁饭碗”,采用了充分就业制度,并给予科学研究充分的*和空间,而不考虑五年内取得的成就。

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发展,北盛已经交出了研究人员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国际*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的成绩单,质量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2012年,世界著名研究机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来自17个国家的28名研究人员“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在7名中国入选者中,北盛学院独占4席。

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曾这样评价北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研究所能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北盛并没有过多地强调过去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成就,而是强调计划引进人才的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否足够大胆。

“许多人关注提交的计划是否足够严格和可行。我不在乎可行性。我需要有抱负的人。敢想,敢做,这才是真正的探索性科学研究。如果你没有能力像那样打开你的大脑,这些科学研究将永远处于低水平。”根据王晓东的声明,到目前为止,他看到的所有计划都没有按计划完全实施。因为一个真正有远见的计划,许多细节不能提前“填充”。

像许多科学家一样,王晓东喜欢未知的乐趣,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前面的路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就没有意义了。”

然而,这样的发现通常是罕见的,也是不可取的。工作必须完成,如果做不到,就不会有发现。然而,没有人知道何时才能完成工作来实现真正有价值的发现。

王晓东并不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这么多年来每天面对失败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他给自己开的药方是,他的心应该足够坚强,有一个坚定的方向,他不能说别人想听的话,也不能做别人想听的事。

王晓东:“*外”的科研所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科学和技术的界限

在美国呆了20多年,回到中国10多年后,王晓东对中美科研环境差异的最直接的感受是成熟度的差异。

与二战后美国科学研究环境的迅速发展相比,王晓东并不满足于中国是一个缺乏科学精神或传统、没有真正科学传统的国家。因此,很难清楚地理解科学追求真理与经济和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真正原创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按照王晓东的理解,科学和技术应该是两码事。科学最重要的功能是探索人类未知的事物。技术如何利用科学原理让事情变得更好?然而,中国尚未完全区分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然而,积极的因素是中国有许多聪明的人,他们有足够的科学储备。此外,中国现在正处于现代史上的最佳时期,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科学研究。

“从生物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不认为年轻人建立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和留在中国或美国有什么区别。这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王晓东仍然坚持认为,有必要了解为什么要做科学,什么是好的科学。如果这个标准不明确,也会把每个人引入歧途。

阅读更多

石、饶毅等人倡导设立“中国民间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