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信心、包容和改革
■白燕
10月5日,涂有友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当好消息在中国迅速传播时,一些获奖者的亲身经历也成为国内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效果是意料之中的。作为第一个获奖者,涂有友研究员与公众的期望有太多的差异:她没有博士学位,她没有耀眼的海外学术培训经验,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不符合国际前沿,她缺乏高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来证明她的研究水平,许多科学家对她一无所知...
在太多的不可能中,唯一的本地赢家诞生了。有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心态是很自然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想我应该在祝贺之后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这可能对中国科技界更有利。
首先,涂有友奖无疑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青蒿素的发现和疟疾治疗思路的创新不仅得到国际认可,而且在国内科技领域也有广泛共识。这样一项改变了成千上万人命运的科技成就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至于当时的“大部队作战”模式,许多科技工作者的集体贡献,以及涂有友对其合作者工作的借鉴等。,它实际上是科学发展史上重大科技成果生产的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方式。目前,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各国的各种重大研究项目都围绕重大科技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关键问题。作为团队的代表之一,涂有友获得诺贝尔奖是理所当然的。正如涂有友自己所说,这也是对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一种奖励。涂有友获得的诺贝尔奖无疑对推动中国科技梦想的实现起到了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
其次,涂有友奖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增强自信的范例。涂有友奖表明,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即它是否引领人类认知,是否有益于人类健康和发展。而其他外在的和工具性的东西相对来说是次要的。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中国的科技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他们缺乏独创性。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盲目地跟随话题选择,跟随同样的趋势。在追逐“热点”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失去了过分注重各种量化指标来判断科学研究价值的能力。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复制涂有友的成功模式,但我们可以受到启发:科学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是决定性的,并且已经找到了正确的努力方向。科学研究没有神秘的方法,只需要坚持和创新。
当然,涂有友的获奖成果是在相对封闭的时期取得的。在科学技术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我们必须把自己的科学价值判断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和物质条件结合起来,供自己使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地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涂有友奖是科学界坚持和反思的重要机会。现代科学300多年的历史证明,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科学界有共同的原则、假设、方法和价值体系。然而,还应当指出,一些革命性的科技成果往往会影响科学界的一致意见,并最终通过对该一致意见的修订和完善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新基础。在我国,现代科学研究的历程相对较短,科学共同体的发展还不成熟。面对涂有友在科学界相对被忽视的局面,我们的科学界一方面应该坚持,但更需要完善和宽容。我们需要坚持的是立足于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遵循现代科学研究范式,不断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改进的是,我们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要和根本问题,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增强创新的自信心,更好地接受不同的研究思路。
饶毅教授应该是宽容的榜样。很难说饶毅教授在涂有友的国际知名度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他摒弃了门户网站和学校之间的差异,积极推动涂有友等人的工作。他表现出对傲慢和偏见的拒绝,表达了热情和纯粹的人文情怀。这实际上是中国科技中最稀缺的高端品质之一。
最后,涂有友奖应该是加快中国科技*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积极因素。在新一轮的科技*改革中,一个科技大国通过明确渠道、集中资源、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实现科技强国的转型,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正确的选择。如果全面实施,一方面将大大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实力;另一方面,它完全有理由期待产生类似“青蒿素”的具有巨大价值和影响的科技成果。在科技*改革方案中,对人才的分类和评价、国家奖励的改革、院士制度的改革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这对扭转我国科技相对单一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选择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术*、学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能和科学技术为国家服务也得到该制度的保障和支持。科技大军中的“土友友”也将有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获得诺贝尔奖无疑是人类智慧的胜利。对于这样的成就,我们在接受人类认知的洗礼或享受社会进步的美丽时,必须给予胜利者礼遇和尊重。
与此同时,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也深知获奖和当选院士只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是他们过去研究经验的证明。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每个科技工作者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它。只有通过科学界认可的持续科学研究才能证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为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当地科学家喝彩,但没有必要概括该奖项的影响。获奖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学术观点反对另一个学术观点和一个科学界反对另一个科学界的武器。如果它走向反面,它将与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中国科学新闻》(第二版,2015年10月9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