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奔向下一个太空“拥抱” 写在“中国航天日”

科普小知识2022-07-10 16:31:28
...

奔向下一个太空“拥抱” 写在“中国航天日”

中国已经发射了25次太空发射,并将53颗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过去一年中国太空计划给出的一个精彩答案。

第一颗硬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眼睛”成功发射。第一颗高吞吐量通信卫星“实践13”正式投入使用。八颗北斗三号全球联网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联网的新阶段...目前,中国有200多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越来越多的标志在太空中属于中国!

探索广阔的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太空强国,是我们对太空梦想的不懈追求。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建设强大的太空力量敲响了新的号角。中国航天工业正大步迈向新的征程。

探索天空中的新突破

在过去的九天里,月亮被拉出,在天宫里,月亮被拉出。过去一年,中国在空间探索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加强了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方面的自主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2017年4月,中国首艘货船“天舟一号”下水。它完成了与在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以及首次在轨推进剂补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的任务圆满结束。“天舟一号”完成了其首个“空中加油”,填补了中国航天领域的空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017年6月,首颗硬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眼”成功发射,实现了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从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飞跃。在轨测试期间,“眼”成功地监测到了两颗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事件,为全面理解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光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去年,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高芬三号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02、03、04成功发射,高分一号地球系统数据接收站网络全面建成,高分一号卫星在全国使用的整体能力已经形成。

2017年,中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第一颗高吞吐量通信卫星于13日成功发射,其通信能力超过了中国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的总容量。新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轨交付,中国地球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升级。第一颗国际大气和地面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高芬5号和第一颗国内红边带光谱多光谱遥感卫星高芬6号已经成功研制,并将于年内发射。

受到广泛关注的月球探测项目也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嫦娥四号任务已经转移到原型开发阶段。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和探测器将于今年发射,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进行巡逻探测。

关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规划,已经建立并实施了23颗卫星,这些卫星将在土地和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海洋监测和运输领域提供高精度、定量和长期稳定的服务。

空间应用的新成就

太空应用不仅让人们更快乐,还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价值。据统计,中国卫星应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专家们说,卫星技术对于高速飞机的无线互联网接入、偏远山村的远程通信、海洋航行的导航和定位以及农业、林业和水文的监测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以Praxis-13卫星为例。在没有地面无线信号覆盖或没有光缆接入的情况下,高吞吐量卫星可以轻松接入网络,享受不间断的高速互联网接入体验。实践13还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国际高轨道卫星对地面高速激光双向通信测试。该测试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和京教授领导的团队进行。取得了许多技术突破,开创了国际卫星激光通信发展的新局面。

截至2017年底,高芬已专门部署了20多个行业应用示范系统,建立了30个省级数据应用中心,累计发布民用遥感卫星数据1000多万个场景。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风云”、“海洋”、“资源”、“环境”等地球观测系列卫星已形成持续稳定的服务能力。

特别是在国防和民用技术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下,空间技术成果不仅在“天”中使用,而且在“海”和“地”中使用,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将研究制定卫星、运载火箭和地面设施的商业发展方针和激励政策,加快航天制造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航天产业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一些私营企业积极参与空间活动。分辨率为0.5米的遥感卫星已经开始商业运行。商业空间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一箭三星”快船一号火箭首次商业发射,先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田坤一号”卫星,中国第一家火箭公司完成融资12亿元...

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和平利用空间和分享空间成就。过去一年,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国家航天局发言人李国平表示,按照《关于加快建设和应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中国全面推进了“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建设和应用。中国的空间技术和服务进一步融入全球开放共享的环境,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文交流,成为“一带一路”联合建设的新亮点。

据报道,嫦娥四号任务已经确认从荷兰、德国和其他国家运载4个外国科学有效载荷。今年2月,中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此外,中法海洋卫星开发进展顺利,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法天文卫星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中巴地球资源04A开发进展顺利,开启了“南南合作”的新篇章。

李国平透露,“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星座项目的建设正在加快。中国的航天产品和服务也是“走向全球”的特色。中国对阿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和两国元首互致贺电,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航天合作开创了成功的先例,将有助于“一带一路”的建设。

在今年的空间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气象局还将正式签署并发布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合作意向书。三方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战略计划,实现“风云”气象卫星对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更全面覆盖,提供气象卫星数据资源和加密观测服务,进一步提升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目前,在太空旅行的俄罗斯宇航员也给中国的太空日送去祝福。

“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张开双臂,在和平探索和利用空间的过程中,与世界各国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李国平说。

为新目标而奋斗

“发展航天产业,建设强大的航天强国”是新时期中国航天事业的使命召唤。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无数航天人员辛勤工作和奉献的结果,显示了中国高度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全面推进太空强国建设。第一步是在2020年左右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并加快向太空强国迈进。第二步是在2030年左右实现整体跃升,成为太空强国之一。第三步是到2050年实现超越和领先,全面成为太空强国。”李国平这样描述了建设太空力量的路线图。

根据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个任务——空间站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各项研究和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今年是第三次任务的关键一年。为空间站任务开发的长征5号乙运载火箭将被转移到测试样品阶段。以下是第一次任务前的发射场训练和准备工作。为了满足空间站任务的需要,第三批后备航天员的选拔已经开始,包括航天飞行员和航天飞行工程师。

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18年底,中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网络卫星,覆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到2020年,将发射30多颗网络卫星,以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中国航天工业正在全力以赴。中国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能力在高、中、低轨道发射不同类型的航天器。目前,长征五号遥控二号火箭飞行失败的调查已经完成,长征五号遥控三号火箭将于今年年底发射。随后,长征五号遥控四号火箭将在月球探测工程第三阶段执行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发射任务,在月球表面着陆,采集月球土壤样本并返回地球。将来,我们还将进行月球南极和北极的探索,并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科学研究站。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在月宫停留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此外,中国还将瞄准月球以外的深空,开展火星探测任务,开展火星环行和巡逻联合探测。

目前,中国第一线航天研究团队的平均年龄在30岁出头,这被认为是国际同行羡慕的对象。在“太空力量”新目标的指引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