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大学生遭遇就业骗局
又一个毕业季节。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找工作已经成为头等大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路上会陷入精心策划的陷阱,从而遭受损失。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络对2001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78.1%的受访者对大学生就业欺诈表示担忧,60.9%的受访者称他们曾让大学生在求职中作弊。在各种大学生就业骗局中,最常见的形式是以电子商务、金融投资和微型商业为幌子的传销(61.0%)和“一揽子就业”和“一揽子分配”陷阱(60.2%)。其他有:虚假招聘信息(56.8%)、非法中介陷阱(56.1%)、培训费和体检费诈骗(50.7%)、其他地方高薪工作诈骗(25.5%)等。
毕业于北京211大学的张凯(化名)曾在高三时被骗进一家传销机构。他不仅丢了学费,还把课程和毕业推迟了一年。“当时,一位村民说他加入了一家大公司。员工中有辞职的医生和公务员。他让我也去。他还谈到了工资和发展前景。我担心找工作。我已经学习了这么多年。我特别想毕业后成功,报答父母。我相信他。”张凯回忆道。那年6月,他向学校申请停学一年,理由是他要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他带着8000元的学费去了湖南株洲,没有告诉他的父母和其他村民。从那以后,他在国外流浪了8个多月,这对他来说就像一场噩梦。
“当我到达所谓的‘公司’时,我支付了5000元,并被安排在几个出租房屋里与其他员工一起接受培训,与老员工一起经营。公司有专门人员监督员工的工作,以防有人逃跑,而且食物很差。这位村民说他的家庭陷入困境,他向我借了2000元,然后就消失了。”张凯说,几天后,他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一家正规公司,而是一家传销组织。出去谈生意后,他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溜到火车站,买了一张去苏州的火车票,打算去找离他最近的同学。
到达苏州后,张凯不好意思让同学们知道他的经历。他去了一家酒店工作,并计划在挣完学费后回家过年。然而,两个月后,当寒假即将开始时,张凯无法抗拒家人的催促,只能带回家几百元。“我没有告诉我的父母这件事,直到新学年开始,学费必须支付。面对他们悲伤和失望的表情,我感到特别内疚。”
就读于天津一所大学的郑林(化名)曾经让他的同学们被骗进了金字塔计划。“我的大学室友被她的同学以兼职的名义骗进了一个传销组织。这位同学通过网络联系了她,说他的兼职工作非常昂贵。她告诉了父母,然后去了那里。然后她失去了联系。她的父母打电话给警察,向媒体寻求帮助。他们甚至派亲戚去她同学的城市找她。作为同学,我们也帮助转发搜索信息。我们花了将近一个星期才找到她。"
是什么导致大学生在求职中屡遭欺骗?调查显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预防意识差(70.5%)被受访者视为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大学生急于求职,盲目择业(69.0%),大学生不熟悉劳动合同法,缺乏合法权益保护意识(62.1%),缺乏对学生在校求职的相关指导(44.5%),相关执法部门打击不力(39.7%)。
郑林认为,大学生遭遇就业诈骗甚至进入传销组织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他们轻信熟人,另一个原因是学校宣传教育不够。“目前,学生不能保证从事兼职工作。我们将在学校收到各种兼职传单。学校和一些网上招聘平台的信息过滤机制不完善,不能保证其中没有虚假的招聘信息。”
郑林认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更加警惕。即使条件好,没有保证,他们也不能信任未知的招聘信息。
如何防止大学生陷入就业欺诈?在调查中,69.4%的受访者建议*机关打击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64.7%的受访者建议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58.7%的受访者希望教育部及时发布防欺诈预警,50.1%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在求职时提前做好职业规划,45.0%的受访者建议毕业生在就业前做好充分准备。
83.9%的受访者要求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纳入专门的“防欺诈”课程。
上一篇:小男孩玩摇摆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