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考成果出炉
记者从今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罗布泊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研讨会上了解到,罗布泊地区自然文化遗产综合科学研究项目已持续5年,并产生了大量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这是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在罗布泊进行的最大、最全面的一次大检查,结果相当丰富。”中国科学院院士、项目委员会专家刘嘉琦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罗布泊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不亚于埃及的金字塔。它的建筑和人类文化比金字塔丰富。对罗布泊历史的清晰理解是对中国文明和世界历史的巨大贡献。”
大海的变迁,小溪墓地的神秘,楼兰美人神秘的微笑,第一颗原子弹的裂变...人类和自然遗产密集地聚集在广阔的罗布泊荒原上,使得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历史充满了惊奇和怀疑。一个多世纪以来,古代文明的兴衰、民族的迁徙和融合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地黄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共同承担的科技部专项科学调查项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调查自2014年启动以来,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调查。相关的样本和研究成果使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自然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变迁。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地质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秦表示,该项目首次确立了罗布泊地区的考古文化序列。除了已知的楼兰(汉晋时期)和小河古墓沟(青铜时期),还有两个时期的古代人类活动:元明时期(公元1250-1460年)和全新世早期(约一万年前)。
“其中,全新世早期的细石器灰坑剖面遗址表明人类活动时期在一万多年前。它是除*北部阿尔泰通天洞遗址外,*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秦小光说,它的细石器特征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就与中国的北部和东部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秦介绍,小河时期不仅发现并确认了建在高大的上的半地穴式古民居,还发现了、彩陶、石英管钻芯、节杖头、、草筐、木棍、草帘等各种典型器物。通过淡水鲤鱼骨、羊角、骆驼粪、羊粪、芦苇、植物种子和其他动植物的遗迹,证实了以畜牧业、渔业和狩猎为主体、采摘为辅助的原始农业定居生活方式已经在大约4000年前确立。根据小河时期住宅的年代和其中发现的彩陶遗迹
楼兰时期是这里人口最稠密、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之一。研究人员不仅首次发现了铜官印“张钱逊任殷诚”和两大中心镇遗址“张杂一号”、“双河”以及近30处古村落遗址,而且首次编制了楼兰古村落遗址分布图,弥补了古代西域官制的缺失和楼兰古村落空间格局的空白。此外,它还首次确定了以灌溉渠、耕地、涝坝和村庄为特征的农田灌溉系统,以双排线为代表的道路交通系统,以胡杨梁柱榫眼结构为代表的房屋建造技术,以铜镜和丝绸为代表的中原制造技术,以玉米、小麦、水稻和绵羊为代表的食物结构, 以铜印“张札钱、殷诚”和“关老平”为代表的中原官僚*和官制管理*,以及由丝绸之路“楼兰路”连接的中原——西域交通大动脉。
这些实物证据证实,楼兰为汉文化所统治,中原政权从间接到直接统治楼兰已有700多年,证明中原早在2000年前就对楼兰实行了有效的管理秦对说道。楼兰衰亡后,该地区并未一直荒芜,但元明时期又出现了绿洲,可能存在以大规模调水、灌溉和耕作为特征的人类活动,但规模不如楼兰时期。
根据骨骼人类学、古环境研究和汉金、青铜古墓葬断代资料,首次确定罗布泊地区小河期早期人口和楼兰期汉金人口可能来自不同的人群,即不存在遗传关系。原因在于环境变化引起的人口迁移和文明的兴衰。
“罗布泊位于亚洲的干燥地带,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每当山区河流减少时,楼兰绿洲的退化和干旱及风蚀的恶化就会变得更加严重,使人口难以生存,导致古人的离去和文化的中断。一旦山区再次进入以脉冲洪水为特征的汛期,以胡杨、沙柳和芦苇为代表的绿洲环境将在这里得到恢复。古人将再次迁移到这里,形成另一个文化繁荣时期。”秦对说道。然而,每一次移民到这里的人和前一时期的人在民族、文化等方面没有必然的继承关系。元明丰水期后,楼兰地区进入了丫蛋快速发展形成的又一个时期,这是今天楼兰地区丫蛋地貌的主要形成时期。
此外,合作团队首次发现并确认了古丝绸之路沿线的“楼兰路”实体。在罗布泊和白龙堆以东的阿希克山谷北岸,发现了一条宽8-9米、长200公里的古道和一座名为“沙溪井”的古城。在白龙堆古道和古城内发现的陶器碎片、铜镞、五铢硬币和铁片等文物证实,这是中国除秦之岛外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古道文物。在古丝绸之路西段的古城沙溪京的西面,还发现了一条30多公里长的双堤运河,直接进入罗布泊地区,证实了“变运河为谷”的历史记载的存在。初步证实楼兰古道使用于公元前300年至300年前,可能存在于战国时期。
在自然环境变化方面,研究人员利用雷达卫星资料获得了罗布泊地区最高分辨率的高程模型,首次清晰地显示了罗布泊西岸古塔里木河三角洲的地形地貌,证实了斯坦关于“楼兰洼地”确实存在的猜想。楼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淡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同时,该研究首次利用雷达透视能力揭开了罗布泊“大耳朵”的起源之谜。
"西湖(混合盐和淡水)叠加在东湖(盐水)上."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研究员兼项目研究员邵云表示,该研究还证实,罗布泊古湖区非常接近汉代记载的“300里”,面积为11603平方公里,近三个鄱阳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