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喝酒防冻疮
一转眼,已经立冬。对于患过冻疮的朋友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冻疮不仅又疼又痒,而且容易复发。经常天气一冷,它就如期而来。无怪乎有人到处求医问药,想摆脱这个“折磨人的小妖精”。
得了病就要早诊断早治疗,这种态度值得肯定。遗憾的是,还是有不少人置医生于不顾,转而去搜集偏方。“喝烈酒防冻疮”,即是很有市场的一种说法。乍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妥,电影里不是经常出现“喝口酒暖暖身子”的说法吗?
冻疮是北方冬天常遇见的烦心事
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冻疮是怎么形成的。
我国幅员辽阔,冻伤也分为很多种。所谓冻疮,属于非冻结性冻伤,长江流域比北方多见,是由于手或足长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暴露在寒冷(1—10oC)、潮湿条件所致。其原因,可能是低温潮湿的作用,使血管处于长时间收缩或痉挛状态,继而发生血管持续扩张,血液瘀滞,血细胞和体液外渗,局部渗血、淤血、水肿等。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经脉,受损后发生血栓,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和皮肤坏死。
患了非冻结性冻伤以后,会出现寒冷和针刺样疼痛,皮肤苍白,可起水疱,去除水疱后见创面发红有渗液,并发感染后形成糜烂或溃疡。之所以易复发,可能与患病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有关。
针对冻疮形成的原理,要想科学预防,应遵循防寒防水原则。对于患过冻疮者,尤其是儿童,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并可擦涂防冻疮霜剂。发生冻疮后,局部表皮未糜烂者可涂抹冻疮,有糜烂或溃疡者应用抗菌药和皮质甾的软膏。
这样看来,喝酒防冻疮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而且,喝酒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进而加大人体热量损失,而且饮酒后人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常不注意防冻,进而产生严重后果。此外,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肝脏损伤,血压升高等,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媒体常见酒后冻伤的报道,这名冻伤患者小王是在醉酒后在室外睡着,右手食指被冻坏。
除了冻疮,我们常见的冻伤还有一种类型是冻结性冻伤。
人体在接触冰点以下的低温时,例如野外遭遇暴风雪,陷入冰雪中,或工作时不慎收到制冷剂的损伤等,会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反应。如果接触时间稍久或温度很低,则细胞外液甚至连同细胞内液形成冰晶。组织内冰晶不仅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导致细胞脱水蛋白质变性酶活性降低,以致坏死,还可机械性破坏组织细胞结构,冻融后发生坏死及炎症发应。全身受低温侵袭时,外周血管强烈收缩和寒颤反应,体温降低由表及里,使心、血管、脑和其他器官均受害。如不及时抢救,可直接致死。这种冻伤称之为冻结性冻伤。
对于此种冻伤更应以预防为主:寒冷条件下工作的人员应注意防寒、防湿;衣着宜保暖、不透风,保持干燥,减少体表外露,外露部位适当涂抹油脂;寒冷环境下应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进人高寒地区工作的人员,平时应进行适应性训练,提供高热量饮食;切记,酒后不宜野外工作。
如果出现这种冻伤,急救原则是尽快使伤员脱离寒冷环境,快速复温。衣服、鞋袜等连同肢体冻结者,不可勉强卸脱,应用温水(40℃左右)使冰冻融化后脱下或剪开。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复温,但勿用火炉烘烤;以冰雪拭冻伤部位不仅延误复温,并会加重组织损伤;伤员应置于15—30℃温室中,将伤肢或冻僵的全身浸浴于足量的40—42℃温水中,保持水温恒定,使受冻局部在20 分钟内,全身在30 分钟内复温。
复温以肢体红润、循环恢复良好、皮温达到36℃左右为妥。体温恢复10 分钟后神志可转为清醒,如果病人感觉疼痛可使用止痛剂。若无温水,可将伤员伤肢置于救护者怀中复温。对呼吸、心跳骤停者要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吸氧等急救措施。复温过程中肢体可出现肌筋膜综合征,严重时可能需行肌筋膜切开术。多数冻伤者有脱水,复苏过程中输注的液体可适当加温。
另外,要注意保持冻伤创面干燥清洁,必要时可使用抗菌药。
面对冻结性冻伤,饮酒更不是好办法。之前还有新闻报道,东北一名小伙为了御寒,边喝白酒边赶路,结果被冻伤。因为饮酒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散热、尿量增加导致失水,还会降低血糖水平,扩张外周血管、出汗,使散热增加,体力衰竭,促进冻伤发生。而且酒后感觉迟钝、损害判断力,更容易出现寒冷损伤。
醉酒冻伤被截肢的也不少见
大部分冻伤患者都是保暖措施不到位,在外面呆时间长了导致手、耳等部分冻伤。不管是哪一种冻伤,预防都是第一位的。在冻伤发生时,应采取准确、及时的措施,防止伤势加重,同时要尽快就医。除了不可偏信饮酒防冻疮的说法之外,出现冻伤后也千万不要用雪搓、不要用冰水缓解、更不要用火烤,这些只能加重冻伤程度,以免因误信流言耽误治疗,造成终身遗憾。
饮酒实在不是防冻的好办法
来源;科普中国
上一篇:专家辟谣:喝酒能防冻疮
下一篇:谣言:烟熏能治疗地中海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