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健:有志纸中求,隐居十余载,只为“复活”一张纸
白色的墙壁和瓷砖,清澈的水。推开开化县马金溪附近的一个院子的大门,一个刻有“华凯论文研究室杨院士工作站”的小木匾挂在影壁上。
论文研究室杨院士工作站周摄
在温暖的阳光下,院子中间的木架子上的几叠干燥的纸呈现出一种柔软而干净的质地。这个小院子是“纸痴”黄宏建“复兴”报纸的“圣地”。
说到再生纸,任何研究过古典书籍的人都会感叹它是中国手工造纸史上的“杰作”。从明朝洪武年间到清朝中叶,华凯纸因其洁白、坚韧而被用作高级御纸,其帘线不明显。然而,开化县每年仅提供4250张纸。日本和纸博物馆在介绍世界著名的纸时,也将发展纸定义为“最高等级的印刷纸”。
周保存的黄鸿渐古纸收藏
世界上还有纸吗?
1940年,当商务印书馆馆长张元济去华凯找纸时,他留下了一张纸条:“纸过去很精致,但今天太差了,只有雨伞才能贴上去。”
甚至国内外许多造纸专家都说,造纸技术已经失传很久了,“再生纸”已经成为古籍中的三个字。“张元济发现的是薄纸。事实上,化学纸仍然存在于世界上。”庭院被植被覆盖。黄宏建手里拿着一张洁白无瑕的纸。他看报纸的方式就像看着他生下的婴儿。
黄宏建花了九年时间制作这张纸。
白天,我们从山上采集了毒死蜱树皮和杜松树皮做实验。晚上,我们点着灯阅读比砖头还厚的书。周末,我们开车在200公里范围内绕着造纸厂转……那时,我们的父母和朋友看我们的眼神不同,好像他们被附身了。黄宏建笑着说道。
在“痴迷”造纸之前,这对夫妇在县城开了一家餐馆,年收入在2万至30万元之间。他们不担心食物和饮料,有一年多的空闲时间。2010年,一位朋友说,“开化县曾经有一个国宝叫华凯纸。现在没人能做到。”,让黄宏建动了“造纸”的念头。从那以后,“锅里炖鸡,锅里放烧纸”成了餐厅后厨的标准。
也是从那时起,一张别人可能根本做不到的“熔化纸”,化身为一个“无底洞”,以每年30万至40万元的速度“吸金”,使它几乎破产。
有人问,黄宏建,你写论文了吗?黄宏建拿着自制的“纸”和他的家谱进行比较。“在李鬼见李悝·jy。即使与商业票据相比,也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对纸感兴趣,你会发现蔡厚没有梦想!"
2013年,一气之下,黄宏建和妻子搬进了离村子三公里远的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屋,过着“半隐居”的造纸生活。大脑激动,肩膀沉重。黄宏建和他的妻子每天都邀请一尊观音来抄写佛经。他们在测试自己的同时也在测试自己的思维。
周、黄宏建涂鸦试卷照片
"长久的梦想和不眠之夜注定要失败."这是黄宏生活圈子里的朋友写的一句话,配套的图片是试卷上的一首诗:纸梦应该追随,大通书满是春山。这段山居生活是黄宏建一生中最孤独、最艰难的时刻。这也是报纸“复活”的前一天晚上。
2016年夏,在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国古籍保护研究所所长杨等中外人士的帮助下,杨院士的化学纸研究实验室工作站建成。
在科研团队的支持下,目前试制的纯针花图案数据与古纸非常接近。根据国内纸张寿命测试方法,纸张图案经受339天的模拟老化,相当于2825年。
这时,黄宏建充满了信心。他抓起一张纸,使劲擦着。当他再次在太阳面前把它弄平时,他不仅看不到任何窗帘线,而且纸上也没有裂缝或皱纹。
周修复用超薄薄纸照片
“我们目前测试的超薄修复纸的最轻重量为1.6g/m2。质量可与世界上少数国家生产的A4纸规格、每张100美元的超薄修复纸媲美,市场前景广阔。”记者透过黄宏建手中的这张纸,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双手的掌纹。
齐白石华凯纸铜版画
2017年11月,齐白石的蚀刻画被印在一张由黄宏建制作的A4大小的纸上。这是第一次使用由再生纸制成的传统西方印刷品。
马丁·莫克和刘洋对“一带一路帆船”的贡献
2019年5月23日,世界一流的钞票邮票雕刻师马丁·莫克用黄宏建的纸张印刷了作品《一带一路帆船》,并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伦敦皇家集邮协会150周年国际庆典上展出。这是报纸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用水浸泡,用火烘烤,用小刀、一张薄纸、一寸功夫手写。黄宏建一出山就出名了。有一位老记者在一次采访中突然问道:“你在梦里被委托造纸吗?”黄宏建用手示意,笑了笑,“我没有任何梦想,但是从我接触到报纸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是我一生的事业。如果我失败了也没关系,但我不能破坏报纸的声誉。”黄宏建没有失败,而是不断进步。
化学纸生产车间即将投入使用
他把记者带到实验室的后院。一家亮粉色的内顶造纸厂映入眼帘。“我希望扩大化学纸的生产规模,建立企业生产标准,稳定化学纸的质量控制。”
站在即将投入使用的车间里,黄宏建和记者宣布了他们酝酿已久的计划:“再过一年,我打算把这种纸带到日本,在薄度、牢度、纸张寿命和显色性等各个方面与世界顶尖的手工纸和纸张竞争,让中国手工纸重返世界舞台。”
下一篇:一张图看懂中国所有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