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解析“公众理解科学”?
自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表《公众理解科学》报告以来,“公众理解科学”一词已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运动,并仍在科学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学术文献中,但许多科学交流活动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根据相关文献或政策文本中出现较多的内容,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有许多好处。例如,在《科学与公众:交流、文化和可信度》一书中,简·格雷戈里和史蒂夫·米勒认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好处包括对科学本身的好处、对国家经济的好处、对国家权力和影响的好处、对个人的好处、对**和整个社会的好处,以及在知识、审美和道德方面的好处等。
就连卡尔·萨根也在1989年10月发表在《大观》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需要理解科学》的文章中指出,对科学的无知将威胁我们的福祉、国家安全和*进程...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更多的科学家,而且是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事实上,这意味着一个假设,即作者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介绍的“缺失模型”,即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越多,他们对科学的态度就越积极,因此他们就越有可能做出理性和明智的决定。然而,随后的研究发现,这种线性关系实际上非常弱,更多的内容将在随后的专栏中讨论。
2001年,史蒂夫·米勒在《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众对处于十字路口的科学的理解”的文章。作者指出,过去十年(从1985年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报告到2000年的“科学与社会”报告)提高“科学素养”的努力似乎收效甚微。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科学界“传播信息”的努力失败了吗?公众对科学问题不够感兴趣吗?还是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关系比测量模型显示的更微妙?我们可以根据这份文件讨论“公共”、“理解”和“科学”。
谁是“公众”?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术语,公众和科学家之间没有简单的二分法,因为离开专业领域的科学家也可能是普通公众的成员,这可能就是柯林斯和埃文斯所谓的“合法性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家只能传播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即使我们用二分法来区分公众和科学家,我们也必须承认公众是一个异质和多元的存在。例如,大量调查显示,一般来说,受访者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他们的态度就会两极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公众呢?另一个例子是,也是科学传播对象的受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201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将这些人分成几组:自信的参与者、怀疑的参与者、晚采纳者、关心和冷漠的参与者等。
如何“理解”?这可能意味着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识,但也可能是许多与建筑或多或少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包括意识、兴趣、专注,甚至同情。然而,列文斯坦在他的论文《二战后美国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中指出,战后美国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实际上是公众对科学的“欣赏”。同时,“理解”也应该是相互的。在呼吁公众“理解”的同时,也有必要关注科学家的“理解”,尤其是公众。
事实上,大量的研究表明,公众不是一个对科学一无所知的空瓶,他们对科学的态度和观点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现有的知识、价值观、情感等。,这在科学交流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否则效果会大大降低。这可能是克里斯·穆尼的书“科学家真的了解公众吗?”?(科学家了解公众吗)。
什么是“科学”?起初我们强调科学知识,然后加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换句话说,“科学”在这里已经成为一门具体的科学,一门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和科学探索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它可能远不如这个。它还应该包括“科学的创造”,或研究成果,因为这些研究成果尚未成为科学,或科学技术的运用。然而,我们将在许多与科学传播相关的场景中看到这样的内容,这些内容显然包含在需要理解的“科学”中。
总而言之,公众理解科学的每个术语(公共、理解和科学)有许多可能性。因此,不难理解由这三个术语组合而成的术语引起了许多争议和讨论。然而,这远远超出了本文的篇幅和作者真正探究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的能力。
(作者是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下一篇:中国现代物理学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