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水之战是怎样的?千名女真骑兵践踏数万西夏大军
在我国历史上的公园1122年,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部落崛起了。他们没用多长时间便将长期以来压在自己头上的辽国军队给击败了。辽国这一败,女真族摧枯拉朽一般的攻势遍无法阻挡了,一度掀起了*辽国的全面战争。在这场能够左右东亚大陆新格局的战争当中,曾经辽国周边的效果以及政治族群全部被波及了,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依靠辽国保护的小国--西夏。
虽然西夏曾在其最大的历史机遇期内,遭到辽帝国的直接或间接打压。但实力衰微后的党项统治者,很快就发现自己无力挑战契丹人的东北亚霸权。甚至还需要在遭遇北宋的整体战攻势后,借助强大的辽国自保。加上非常典型的贸易需要,让西夏在12世纪时已沦为契丹人的实际保护国。以至于在当时的党项统治者也有了一种认知:若辽国覆亡,西夏将失去可以拥抱的大腿。
因此,当契丹军队在女真人面前节节败退,西夏方面很快就考虑进行军事援助。而且因为金兵的发展速度过于迅猛,战场很快就从辽国的上京-中京地区,推进到了帝国边缘的南京和西京。西夏可以不忧虑其他地方的混乱,却不能坐视西京的毁灭。因为那里就靠近西夏人所在的河套与阴山地区,也是党项人同契丹贸易的主要据点。
这年3月,军事水平极差的辽国天祚帝已经彻底走上了求生之路。依靠契丹人保留的游牧习俗和自己的狩猎爱好,他选择一路奔到靠近西夏边境躲避。在期望南京守军能够顶住金兵的同时,准备从西部的各种藩属*中征集反攻兵力。西夏皇帝李乾顺便派出首批5000人的军队东征,准备帮助辽军防御西京。由于北宋也在同一年开始北伐幽州,所以西夏军队就成为了辽国当时可以依靠的最大外援。
但金军方面也很快追击而至,并且以最快速度迫使西京投降。近乎绝望的天祚帝,只能向北跑到阴山地区躲避,做起了彻头彻尾的游牧皇帝。尚未赶到西京的党项军队,只能直接北上增援。李乾顺预感金军不好对付,派出了大将李良辅统兵,还将部队数量增加到30000人。对于当时已经败落的西夏而言,这个级别的远征军已不是个小数目。
在金国方面,一边加紧对南京地区的攻略,一边派出先头部队追赶天祚帝。作为开国重臣的完颜娄室,亲自率领少量骑兵前出。因为只要能活捉天祚帝,就能让更多坚持抵抗的辽国郡县投降。但因为早期女真部落的人口实在有限,完成攻城略地之余的追击兵力也并不充足。结果,当金人首次遭遇素未蒙面的西夏部队,立刻面临以寡击众的不利局面。
尽管在很多后人眼里,党项与女真都以骑兵优势霸凌宋人步兵,但两者的作战风格还是有很大区别。
完颜娄室麾下的少数力量,几乎全部为骑兵组成。他们以50人为一个基础分队,构成若干精悍的野战军。每个分队中有2/5的具装重骑兵和3/5的披甲弓骑兵组成。在战斗中习惯组成骑兵方阵,直接突击对手的薄弱环节。无论对手是契丹人的各色骑兵,还是诸如奚人、汉儿或渤海叛军这样的步骑兵混成战队,都难以挡住他们的冲击。而且女真人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选择撤退。他们往往会在短暂的休息和重组后,接着上阵厮杀,慢慢消磨对手的体力和战斗意志。
相比之下,西夏国内最好的骑兵也很难同女真精锐相提并论。由于已经习惯了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装备并不精良的他们也非常注意控制己方部队的损耗。在几乎同样的情况下,女真人选择坚持再战,而西夏人则可以迅速转进。他们无法像金人一样为重骑兵配备多匹备用乘马,也没法为每个精英骑手都配备一名打杂的扈从。许多弓骑兵几乎没有任何护具,连重骑兵装备也没法和女真的同行们比肩。
何况在经历了与北宋的无休止消耗后,西夏的兵源素质和武器装备都进一步出现退化。越来越多的征召兵被用来替代早年的部落精英,战术选择和战场执行力也随之持续下降。所以,西夏军队在低水平对抗中,日益依仗战斗力较差的步兵。若是没有城寨帮助自己据守,则只能选择山川或河流来做自然屏障,发挥自己境内多山的最后一点特色。更多的防御战和伏击战,取代了过往的攻势突击与远距离奔袭。
1122年5月的李良辅,就依靠这样一支弱旅来对抗传说中的女真骑兵。在同金军的首次交手中,他们依靠数量优势进行防御,成功突袭了忙于赶路的200名女真骑兵。还没反应过来的女真将领阿土罕,接着派出了作为预备队的另外200名骑兵发起了第二轮试探性进攻。但在狭窄的山地战场上,他们再次遭到了30000西夏军队的伏击。面对惯于在山地设伏的党项人,数量过少的女真骑兵再次全军覆没。只有阿土罕一个人策马逃出了伏击圈。
此后,女真方面就对是否继续前进发生了分歧。不少人觉得部队连续作战时间太长,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加上前后多日的下雨,又让战场不太适合骑兵活动。这时候再贸然突进,非常容易收获更大规模失败。但在意志力更强的完颜娄室却认为必须继续作战,否则西夏就会因为觉得兵力占优而继续进攻。人数较少的金军,很难在防御战中守住西京等地。只有靠着攻势获得胜利,才能为后援赶到争取时间。
因此,已经两次被击败的金军不仅没有后撤,反而继续以数1000名骑兵发起主动进攻。倒是在山口伏击获胜的西夏军队,主动后撤到了黄河的一条下支流宜水背后,以便利用地形建立更为稳固的阵地。完颜娄室便趁机留下200人的预备队,守住不利于骑兵作战的山口。自己带着余下的800骑兵渡河抢占更适合战马驰骋的平原地形。最后,他不忘向附近的其他金军部队发出求援信,让他们赶来增援自己。
面对这些数量很少的对手,西夏军队并未将其当回事看。由于军营本身可能距离河岸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开始漫不经心的出来列阵。但金人的骑兵在完成渡河就立刻发起进攻,丝毫不在意西夏军队整体规模。800骑兵被完颜娄室分为两组,分别冲击河岸平原上的党项部队。每当一队发起的进攻被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对手压回来,第二队便会接着突击帮助解围。
党项人对这样的战斗实在是缺乏准备,根本无力吃掉这些看似不多的女真骑手。因为列阵速度太慢,很多使用弩机的步兵就失去了作战效能,无法从容的连续射击。到时坚持部落传统的步弓手,因为装备有长矛而可以抵抗一阵。他们在骑兵配合下,屡屡试图将完全陷入己方队伍的金兵合围。只是因为第二队金兵的迅速赶到,又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作战态势。不过在他们看来,身披重甲的金人,迟早会比自己先耗尽体力。
然而,完颜娄室并不准备一直和西夏军队在宜水边纠缠。但越来越多党项人被吸引到河岸,金军也开始在相互掩护中撤退。尽管死伤不多,但看上去已失去了战斗意志。李乾顺自然不愿意将送到嘴边的肥肉放走,出动军中的数千骑兵追击。但完颜娄室的两队人马,在撤退中也会相互掩护,数次逼的西夏追兵暂时调头。然而西夏人的每一次去而复返,又会带来更多跟随上来的部队。不知不觉之中,数千党项人就被金兵引入了宜川东岸的山地,更多步兵则在渡河后跟随过来。
此时的金军骑兵才开始突然返身死战,加上原先就部署在这里的200骑兵,以千人规模伏击了西夏骑兵。由于山地的战场较为狭窄,身披更好护甲的金军便拥有巨大优势。相反,往往不善于打硬仗的党项部队兵则遭遇了前后拥堵。前方的骑兵在快速而惨烈的马上厮杀中,纷纷倒地。而想要逃跑的人也会被后面挤上来的友军堵住去路。
更为不巧的是,收到完颜娄室求援的首批金军骑兵也已经赶到战场。他们从侧翼突然杀入,彻底击垮了西夏人的骑兵。大部分追兵就在金人的凌厉攻势下被杀,剩下少数幸运儿和步兵开始朝着后方溃逃。由于连日的雨水天气,山间的河水突然发生暴涨,又将更多绝望的人一并冲走。至此,西夏对辽国的军事援助以惨败而告终。他们的伤亡超过万人,并且主要是用于进攻的骑兵和山地步兵。女真方面仅以1000出头的兵力,便迫使党项人这这一年里失去了干涉辽国事物的能力。
当然,由于兵力差距过大,金军还是暂时放弃了深入阴山追捕天祚帝的计划。后者这当年还收到了西夏方面赠送的粮草和白银,用于继续抵抗女真人的入侵。第二年,天祚帝甚至因为战事不利而短暂进入西夏境内避难,李乾顺则被辽主正式册封为西夏皇帝。但面对严峻的局势和相差如此之大的战斗水准,西夏人还是不得不选择放弃辽国旧主。尤其当他们发现金人暂时对西夏没有征伐兴趣后,便准备好利用乱世来打捞一笔。
1124年,西夏正式对金国称臣。女真人甚至还因为要准备攻打北宋,而期望西夏帮助自己分担压力。双方在靖康战争中,多次就北宋的西北领地进行过讨价还价。但西夏人无论是出兵做到事实占领,还是在协议中获得了空头支票,最后都被金人反悔赖掉。所以,党项人虽然利用战乱而接收了一些北宋的投降区域,但终究没有获得自己全部想要的土地。这也为两国日后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于是在金国统治中原的时代,西夏一直非常被动消极的处理两国关系。甚至多次与耶律大石的西辽或赵家的南宋联络,时刻准备着在女真王朝背后捅刀子。一直到其的灭国前夕,还为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金提供了侧翼支援。
上一篇:坚果变软了还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