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0:25:52
...

1997年6月10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成功发射。21年后,2018年6月5日,风云2号的最后一颗星风云2 h成功发射。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风云二号H卫星(肖杰摄)

89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风云二号项目总设计师孙家栋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导发射,见证风云二号的收尾之战。中国航天新闻记者采访了孙家东,听取了孙老对风云二号的解读和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孙家栋在检举大厅

记者: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是什么?这次发射的风云二号在中国气象卫星发展史上有什么特殊意义?

孙家东:中国的气象卫星是根据气象服务的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可能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已经制定了先研制低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的计划。从那时起,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进入了高轨道,形成了低轨道全球观测和高轨道局部观测相结合的气象卫星系统。

然而,随着国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也在逐步加快,卫星分辨率、探测范围和准确率都在逐步提高。因此,我们开始推进气象卫星升级。我们还从低轨道开始研制风云三号,与新一代高轨道静止卫星风云四号相匹配。目前,中国第二代气象卫星的第一颗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并投入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的气象卫星以交叉方式逐步发展。

此次发射的风云二号H卫星是一颗在中国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升级中起过渡作用的恒星。进入轨道后,中国有两代同步气象卫星同时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交替作用。因此,在保证国家使用的同时,我们还有剩余。我们可以将H星的固定位置向西移动,以便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服务。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孙家栋在检举大厅

记者:您如何评价风云气象卫星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孙家东:在中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非常重视气象卫星,所以风云系列卫星起步比较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到风云三号、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农业和海洋领域。

在我的印象中,风云系列卫星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前,当没有卫星的时候,台风天气很难预测,直到几乎靠岸时才能报告。借助气象卫星,至少在三到五天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台风移动的报道。这在预防台风灾害中起着重要作用。气象卫星数据与地面应用相结合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例如,在中国东北以前的大兴安岭火灾中,气象卫星在整个防火过程中提供了风的运动和火灾监测,对灭火起到了非常有益的作用。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2016年10月16日8:00-17:00台风赛佳和海马风云2G卫星三维动态云图

随着卫星数量的增加和卫星性能的不断提高,中国的气象卫星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正在逐步向世界推广使用。这也证明了中国在世界气象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为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许多贡献。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孙家栋在检举大厅

记者:您认为中国风云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代又一代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经验值得继承?

孙家东:首先,中国的空间发展有赖于党*的英明决策和国家及人民的全力支持,特别是在气象卫星领域。

其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中国航天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向外界学习,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核心技术和设备,我们必须独立解决它们。我国气象卫星和气象应用的整个系统完全是通过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独立控制,不受他人控制。

第三,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这在风云卫星的发展中尤为明显。起初,第八上海研究院开发风云卫星并不容易。它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它们一步步发展得非常好,这与它们培养的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目前,我们正处于建设强大空间力量的关键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青年人才,为实现太空梦和中国梦打下基础。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风云三号卫星(模拟图)

最后,中国气象卫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航天和气象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气象部门提高了需求。他们知道世界气象预报的发展水平和气象卫星应该达到的水平。该空间系统结合技术积累,坚持自主创新,促进风云系列卫星的不断迭代,从而推动中国气象卫星水平的不断发展。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孙家栋在检举大厅

记者: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并不顺利。你如何看待发展过程中的曲折?你认为宇航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孙家栋: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波折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遇到波折之后,最重要的是下定决心克服它们,总结我们的经验并继续前进。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风云四号卫星(模拟图)

科学精神的精髓非常丰富。首先,要发展航天工业,必须有爱的精神。做任何你不喜欢的事情,别人强迫你去做,那是不好的。其次,我们必须有一种执着的精神。科学没有平坦的道路。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后,一个人必须奉献。科学家在他们能产生伟大的结果之前,通常是几十年不为人知的。没有奉献,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我希望我们年轻一代的宇航员能够热爱科学技术,热爱太空飞行,为我们国家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89岁孙家栋现场观“风云”:工程总师应到一线

▲孙家栋在检举大厅

记者:风云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多次。为什么这次你要去现场指挥?

孙家东:任何卫星发射都有风险。作为风云二号卫星的总工程师,我还是想去前线。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