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的遗产
裴文中手里拿着北京猿人头骨化石。图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提供。
12月2日晚,北京周口店的古龙山即将进入冬季。25岁的年轻古生物学家裴文中挂着一根绳子,下到一个树枝洞穴里。在摇曳的昏暗烛光下,他找到了一件稀世珍宝。
这块“石头”半露半埋在坚硬的土壤中,是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已经闻名于世。
这个发生在90年前的故事很快震惊了世界,甚至出现在《纽约时报》上,给美国带来了大萧条时期的一些话题。但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
从1927年到1937年,科学家们在周口店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发掘。1936年,他们又发现了三个“北京人”的头骨,再次震惊了学术界。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掘出来,一切都很清楚了。根据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及其所处的地质时代,周口店发现的古代人类化石的演化状态可分为直立人、古代智人(或早期智人)和早期现代智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说。
“北京人”代表了人类进化的一个特殊阶段——直立人,它是从猿进化到人类进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它在汉语中通常被称为“猿人”。在这一点上,无论从身体姿势,还是从分类地位来看,可以说猿人已经真正“站了起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入侵中国中断了随后的挖掘工作。最终整理出化石的古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胡承志回忆说,为了保护化石,地质调查局决定将化石运往美国。
当时,胡承志把在两个木箱里发现的所有北京猿人头骨和其他重要化石打包,交给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该标本随后随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列离开北京,此后一直下落不明。
北京人头颅的坠落从此成为“世纪悬案”。人们流传着许多谣言,说他们被日本军队拦截了,他们被埋在秦皇岛的美国军营里,他们和沉船一起遇难。199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根据特殊线索在北京日坛公园的一棵树下进行了一次秘密挖掘,但什么也没发现。
幸运的是,胡承志制作的头骨模型被送到美国,然后回到中国保存至今,成为研究这些古代人类的原始资料。1960年,由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和化石研究而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正式在其名称中增加了“古代人类”一词。
周口店不仅是古代人类化石的发现地,也是我们丰富的遗产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约翰·奥尔森的说法,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展示了跨学科的视角,并进行了真正的国际合作。"这一切使周口店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古人类学研究中心."
周口店发掘的成功先例留下了另一份遗产,那就是研究所的长期发展。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已培养出9名院士,在《自然与科学》杂志上发表了130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多次登上杂志封面。它在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灵长类和原始人等重要群体的起源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否定了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论”的某些观点,提出了现代人在东亚出现和传播的新假说,并将中国古代人的进化研究推向了国际前沿水平。
“在过去的90年里,我们一直坚持老一代人设定的目标,并根据新的形势拓展我们的领域和方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邓涛表示:“如果我们能在基础研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下一篇:谨记胃不好少吃9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