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京大学大数据算法“算出”室友:降低矛盾概率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2:43:25
...

最近,南京大学使用大数据算法来引起人们对今年入学的新生与室友配对消息的关注。几天前,《北京青年报》的一名记者从学校的学生处了解到,3300名新生中有近80%完成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中涉及的生活习惯、个人卫生、个性化选择、个人兴趣爱好等选项,学校使用大数据算法分析学生的相似性,进行宿舍划分和室友配对。学生处的负责人解释说,一方面,这是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室友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随着开学的临近,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与室友和谐相处,是每个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门槛”。根据惯例,许多学校在给学生分配宿舍时会考虑新生的出身、年龄或免费匹配。然而,最近,南京大学采用大数据算法来考虑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兴趣,并匹配室友,从而为新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作为回应,大多数网民认为学校的做法是人道的,允许他们会见志同道合的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然而,一些网民担心这种配对会把一些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产生负面影响。其他学生认为集体生活应该和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以便提前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南大2018人文实验班的学生刘芸(化名)告诉《北青报》,在此之前,学校的新生手册特别提到将对住宿进行问卷调查。“学长学姐和迎宾公开号也提醒新生这件事。在填写表格时,我觉得这些问题非常实用,每个学生有三次机会填写表格并进行修改。”刘芸说,南大划分宿舍的方式也吸引了许多高中生的羡慕。"他们根据学生人数或姓氏划分宿舍,很少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刘芸说他喜欢打篮球和看综艺节目。以前,他特别担心遇到不小心拿东西、不讲卫生的室友。填写完问卷后,他“自信多了”。他希望遇到快乐并学会欺负人的室友。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此次活动由南大学校牵头,学校学生处负责具体运作。学生处的老师郭亚民说,去年学校根据新生的生活习惯,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给了他们宿舍,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学校在老学生中征求建议,产生了今年的优化和升级版本,包括新的细节,如“你是否想为你的室友接受快递服务”、“听歌曲的声音不响亮”和“空调有多喜欢开”。

对话

学校: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在谈到宿舍室友的大数据分配时,郭亚民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方法不是以打头为基础,而是有一定依据的。”至于网民们的担忧,郭女士解释说,配对会冲淡单一的考虑,不是将习惯和爱好完全相同的学生分开,而是将差异极大的学生分开。

问卷增加了“兴趣和爱好”选项

《北青日报》:新生什么时候报到?宿舍被分开了吗?

郭亚民:日报在8月25日和26日到达,很快就会到了。根据大数据算法,大约有3300名新生,其中80%被分配到宿舍和室友,因为他们提前在新生的网站上填写了问卷调查。其余的学生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然而,在他们进入学校之前,他们无法进一步反馈他们对宿舍和室友是否满意。

北青日报:大数据算法配室友,怎么操作?

郭亚民:学生先填写问卷。在收集问卷选项的信息后,学校使用大数据推荐算法通过系统对信息进行量化,然后将室友分配给学生。

《北京日报》:问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郭亚民:第一,生活习惯。包括你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在冬天和夏天使用空调的习惯,不管你想让它变得更暖和还是更冷。第二是卫生习惯。例如,什么时候打扫房子、桌椅、垃圾和浴室?第三是个性化的问题。例如,你是否吸烟,你是否愿意帮助你的室友得到快递和外卖,电费是否要平均支付或轮流支付,你是否对别人使用你的肥皂和洗衣粉有任何意见。第四是个人爱好。(我们)希望宿舍里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例如,一个学生喜欢看电影,而另一个喜欢听音乐。它们是否可以组合在一起,以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是一个计算的问题。

减少学生入学后发生矛盾的可能性

《北京日报》:问卷选项的设置和这种室友配对方式有什么依据吗?

郭亚民:2017年新生入学时,学校使用大数据算法为部分新生配对室友,但只有约30%的新生参加,不及今年大。那么效果是什么呢?从跟踪反馈的结果来看,将宿舍与大数据匹配的学生的总体满意度比随机分配的学生高10%。

由于效果好,学生最清楚宿舍生活中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矛盾,我们对16年级和17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调查,丰富了问卷。例如,听歌曲的声音水平、帮助室友快递的意愿、自学时间和空调温度等细节都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相对来说更真实。

《北青日报》:大学新生配室友的初衷是什么?

郭亚民:因为今年00以后的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什么集体生活的经历,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也是为了减少学生入学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他们将在这里呆4年。宿舍冲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学生宿舍中的隐患和矛盾也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大得多。近年来,室友之间也发生了许多极端的报复事件。我们希望通过前瞻性的措施,我们能够缓解管理中的冲突,并尽最大努力消除极端事件的可能性。

我希望把差异很大的学生分开。

《北京日报》:大数据与室友配对的消息也在网上引起了一些争议。

郭亚民:是的,我们也知道互联网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大多数人会感觉良好,认为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操作。也有反对的声音,说我们剥夺了我们的孩子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中交朋友的权利。有些人甚至说,如果宿舍里的每个人都睡得晚,抽烟,把他们放在一起是不合适的。

这一点需要解释。我们问卷中的问题设置得非常仔细,选项不是简单的“是”和“否”。有“喜欢”、“不喜欢”、“不太了解”和“没碰过”。此外,当要进行最终分配时,不会从单个维度考虑两个人是否接近。不是说两个孩子都写了“我睡晚了”并把他们放在一起,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此外,这四类问题的权重是相等的,不会刻意突出。因为现在导致冲突的因素非常多,如果你不帮我快递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冲突。

《北京日报》:预期效果是什么?

郭亚民:从最终效果来看,有必要将两个有特殊差异的人分开,同时要保证宿舍里的孩子有一定的差异,因为太大的差异容易产生和激化矛盾。

文/本报记者实习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