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国宝”陈垣:参加曹锟贿选是一生的污点
11月12日,亚运会开幕日,也是中国历史学家陈垣诞辰130周年。
11月21日,国内几十位在陈垣研究和历史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山大学,对这位广东学者、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的学术贡献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陈垣的长子陈乐素和长子陈志超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新会陈家”三代人在历史上皆有名气,这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佳话。陈志超先生应邀出席研讨会,并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
首先,汉学中心应该从中国收回
羊城晚报:陈元先生有一个重要观点,“国学中心应该从中国夺回”。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他做了什么努力?
陈志超:他不止一次这样说过,不是即兴或偶然的评论。最早,应该是1921年,在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全国研究会议上。当时他的学生郑天挺回忆说,陈老师(袁安)说:“现在中外学者谈论的是汉学,不是巴黎,也不是西京(日本京都),不是中国。我们应该从汉学中心收回中国和北京!”
羊城晚报:何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了这一观点。
陈志超:1929年,陈元先生曾一度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他的学生柴德庚回忆道:“袁安先生对中国史学的不发达深感遗憾,他经常说日本历史学家送一本新书就像是敲我的桌子。”
1931年9月14日,胡适在日记中提到:陈垣问我,此时的西京或巴黎是国学正统吗?谈到这个问题,两人相对叹息,希望在十年内夺回北京汉学中心。
羊城晚报:陈元先生不是当时唯一有这种想法的知识分子。
陈志超:是的,包括胡适、傅斯年、陈寅恪等先生,他们都深感遗憾,有紧迫感。我祖父在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朱海涛回忆说,九一八事变后,当学生们问陈先生现在的情况时,他说:“一个国家是从多方面发展起来的。一个国家的地位是从各方面的成就中积累起来的。我们必须尽力在各方面与他人比较...如果我们做历史,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压倒历史上的其他人。”
第二,学者没有国界,但是学者有他们的祖国。
羊城晚报: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伯希有高度评价陈垣先生。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陈垣先生曾写过《敦煌揭秘录》,对西方汉学家施泰因和伯希理的某些行为表示斥责。陈元先生和伯希有什么交集吗?他们是什么关系?
上一篇:双眼皮整形手术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曹锟简介曹锟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