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访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延续35年的缘分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6:54:40
...

■记者倪思杰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乌普萨拉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生物分离科学家扬-克里斯特·詹森是中国的老朋友。“我非常喜欢中国。”最近,在与《中国科学》记者聊天时,詹森直接表达了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开发了多种蛋白质分离和纯化介质,并被世界各地的科学机构广泛使用。他出版了120多部著作,包括经典著作《蛋白质纯化》,该书对世界蛋白质科学和生物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詹森获得了另一个特别奖项——中国科学院2014年国际科技合作奖。

詹森和中国之间的命运已经持续了35年。据报道,他于1980年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与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同事首次访华。然后,他开始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合作,帮助中国同行提高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这种合作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分离和纯化有关。“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意识到乙肝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所以他们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目标是防止所有中国新生儿出生。”詹森说。后来,该项目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药品种,三个生物制药品种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工业流程研究,在中国市场创造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1994年,在新加坡国际科学交流论坛上,詹森会见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苏志国,并获得了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机会。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与研究所的合作从未停止过。在此期间,他被中国科学院科研环境的变化深深地感动了:“我见证了这座建筑一层一层的建造过程。此外,中国现在拥有比世界上其他实验室更好的实验仪器。”

他不仅目睹了中国科研环境的变化,而且对多年来的合作成果感到非常自豪。“这里对科研的支持和服务非常好,我们的合作经验非常好,我和这里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关系也非常好……”他脸上带着微笑,用一系列“精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对这里的国际合作没有意见."

除了科学研究,詹森还承担了促进中国和瑞典之间国际科学交流的责任。“在与中国合作后,我非常努力地组织中国和瑞典的科学家或组织进行交流。10到15年前,我经常发出邀请函,邀请瑞典和中国的研究人员聚在一起,花几天时间讨论科学问题。”詹森说。

退休前,他在乌普萨拉大学的实验室里培养了41名中国研究人员。在过去35年与中国的合作中,詹森已经100多次访问中国,并在35个城市举办了150多次学术讲座,听众超过2万人。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一系列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项目相继实施。2005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爱因斯坦讲座教授计划。2009年,还实施了外国专家特别研究员计划和外国青年科学家计划。詹森认为,这种方法促进了中国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他认为这些计划应该更多地针对在特定领域取得成就的科学家。

关于中国科学院今后如何更好地提高国际合作水平,詹森建议:“中国可以‘做广告’。”他解释说,如果中国科学院决定发展哪个科学技术领域,但缺乏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它可以首先确定这一领域所需的教授和科学研究能力,然后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他们。这样,热爱中国、热衷于与中国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研究人员可以申请,中国科学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詹森说。

关于这个国际科学合作奖,詹森开玩笑说,他在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仍在继续,今后他将继续支持中国科学家和朋友,帮助他们把好的想法变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