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让苍生不再挨饿 “水稻院士”用一生履行承诺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20:29:38
...

让苍生不再挨饿 “水稻院士”用一生履行承诺

本报记者刘芷微实习生刘晶晶

8月9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祝英国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8月13日,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500多人,包括武汉大学的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戚,以及去世前的朋友,都去告别了。

“粮食安全取决于自己”

朱建国院士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张照片:在烈日下,在绿色的稻田里,*总书记看着水稻的生长,向朱建国询问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情况。

2013年7月22日下午,**总书记*冒着酷热,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洛优8号、洛优10号、两优234...朱英国逐一介绍了基地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

当得知洛优8号亩产800公斤,连续7年是湖北省推广的超级稻主栽品种,连续4年是全国推广的超级稻主栽品种时,总书记握着朱英国的手说:“你们辛苦了。感谢您的贡献,并希望您继续努力。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安全靠自己。

“总书记的来访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鼓励和激励。”朱英国说:“作为科学家,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解决科学界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肩负重任,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朱英国一直强调,大米是中国的原始创新,创新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对红莲杂交水稻来说,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

甘当“稻候鸟”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让村民远离贫困和饥饿。正因为如此,1959年参加高考时,祝英国连续报名了武汉大学的三名生物志愿者,如愿进入了武汉大学。

进入大学后不久,朱英国和其他许多人一样,遭遇了席卷全国的饥荒。这也坚定了他的梦想:让世界远离饥荒。五年后,朱英国毕业并留在学校,专注于水稻研究工作,并坚持了半个世纪。

1964年,朱应国参加了王向明教授领导的教育部水稻生育期遗传学重点研究组,开始了水稻遗传学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建立了三个水稻品系来研究雄性不育和杂交水稻。以武汉大学为组长,朱英国为组长,组织武汉市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员,在勉阳县(现仙桃市)排湖种子场开展大规模合作,研究推广杂交水稻。

秋风吹来时,祝英国去广西南宁。冬天来了,他搬到了海南岛。直到第二年春天,他才带着希望的种子回到湖北。就这样,他在1972年开始了他的“水稻候鸟”生涯。回想起多年前海南的艰苦条件,他感慨道:“坐火车和坐船到海南陵水县要一个星期,有时连个座位都没有。”

成就与袁隆平不相上下

1972年,朱应国和研究人员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为母本,与几十个常规水稻品种杂交。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他们发现与常规水稻品种“莲塘早”杂交的后代种质非常好。结果,红莲的名字和它的第一代诞生了。这项成就获得了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奖。

几十年来,红莲优6号、洛优8号和洛优10号相继诞生。目前,中国和东南亚的红莲杂交水稻面积已达1亿多亩。其中,仅洛油8号就达2000多万亩。

在杂交水稻领域,袁隆平的“野败型”和祝英国的“红莲型”以及日本的“宝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此外,只有“野生败育型”和“红莲型”被广泛推广种植,并被称为“东方魔米”。

红莲杂交水稻系列的出现,改变了杂交水稻种植的单一模式,为突发疾病流行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人们称他为“湖北省袁隆平”,但朱英国谦虚地说,“不,我不配!”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