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宣宗为什么要迁都 怎样评价宣宗南迁?
金代宣宗迁都汴京的历史事件,史称贞祐南迁。金朝经过章宗短暂的盛世之后,经卫绍王,至宣宗,国势日趋衰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为苟延残喘,宣宗遣使向蒙古军求和,并不顾群臣的反对,南迁汴京,使金国向灭亡的深渊又迈进了一步。
金宣宗完颜珣(1163~1224),女真名吾暏补,是世宗之孙,宣孝太子完颜允恭庶长子。完颜珣自幼受汉族封建教育,读儒家经史,喜作诗文。完颜珣性格“宽仁大度”,好学又善谈论,经常和文学之士交游,赋诗饮酒。18岁时,封温国公,加特进。大定二十九年(1189),进封丰王,加开府仪同三司,累判兵部、吏部,判彰德军(后升为府,今河南安阳)等职。章宗时进封翼王、邢王、昇王,赐名从嘉。
至宁元年(1213)八月,权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胡沙虎)和他的党羽发动政变,弑卫绍王。丞相徒单镒等人以昇王完颜珣是世宗长孙,劝执中立为帝。于是遣人迎于彰德府。九月,完颜珣至中都即帝位,改元贞祐,是为金宣宗。
金宣宗的性格和南唐后主李煜颇多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合格的文人”,而非称职的君主。因其受儒家学说影响较深,往往成为后世“金因推行儒道而灭亡”的注脚。
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蒙古大军又进逼中都,他本人懦弱而无力整顿朝纲。对弑君乱国的纥石烈执中,不但不能果断处置,反而信任有加,拜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为泽王,国政完全操纵在这位权臣手中。
贞祐元年(1213)十月,蒙古军兵临中都城下,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率军迎战,两次战败。在出战前,纥石烈执中就曾警告过术虎高琪,作战失败将拿他问罪。术虎高琪知罪责难逃,于是铤而走险,自率乱军入中都,围执中于宅第,杀死纥石烈执中。对此畏罪犯上的奸臣,宣宗却不辨是非,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责,还任为左副元帅,拜平章政事,后来还升官至尚书右丞相。
术虎高琪为相后,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依附自己的人就大加任用,与自己不和的就弃置不用,甚至加以谋害。如此擅权,却深得宣宗信任。所以宣宗屡称继世宗之志,其结果正是相反,金朝陷入更深的衰乱之中。可见他的“善谈论”,完全是赵括一样的纸上谈兵了。
面对蒙古军队的强大攻势,金宣宗放弃积极抵抗的主张,而是执行投降、逃跑的路线。他即位后,马上遣使向蒙古厚贿求和。贞祐二年(1214)三月,接受蒙古的条件:献纳童男女各500名,绣衣3000件、御马3000匹,大批金银珠玉,并以完颜永济之女为岐国公主归蒙古主。城下之盟的和议达成后,感到金国尚有较强防御能力的蒙古军暂时退兵,中都解围。
虽然解围,金宣宗认为中都离蒙古军太近,随时可能遭受攻击而深感不安,于是以国都破旧,资金和资源都太紧张,中都没法长期驻守为由,决定迁都于南京开封府(今属河南)。朝中的官员和太学生都力陈不可迁都,认为中都是金国的根本,放弃而南迁,北方诸城必将缺乏援助,兵力不足,同时士气大跌,都将无法抵御蒙古军的进攻。
如果要迁都,辽东和关中都比开封强,可以凭借险要的形势,做好防御的准备,然后徐图进取。然而宣宗一意孤行,认为大计已定,不可中止。五月十一日,下诏南迁。十八日金主与六宫仓促离开中都,南经涿州、易州,迁往南京。留尚书左丞相兼都元帅完颜福兴、尚书左丞抹撚尽忠辅太子完颜守忠守中都。南迁,极大地动摇了民心,也增大了蒙古主的戒心。七月,成吉思汗以金迁都违约,再度发兵南犯。
贞祐三年(1215)五月,蒙古军攻克中都,进兵袭南京。
金宣宗的南迁,仅以重兵屯驻河南以巩固汴京的防御,不顾北方州县的安危,因而大失人心。致使驻守在东北的金朝将领和汉族地主为了保存自己,与金朝分裂,降附蒙古。
贞祐二年(1214),锦州(今属辽宁)张鲸、张致兄弟聚众十余万叛金,杀节度使自称王,在木华黎率蒙古军攻入东北后投降蒙古。契丹人耶律留哥叛金,与蒙古军联结,自称辽王,成为蒙古军攻占东北地区的先锋军。贞祐三年(1215)女真人辽东宣抚蒲鲜万奴叛金独立,建立大真国,改元天泰,称天王。金朝在东北的统治随之分崩离析。
金宣宗在南迁以避蒙古军的同时,却盲目往南方扩张,连续发兵攻宋,企图通过剽掠南宋来弥补蒙古军造成的损失。这无异缘木求鱼的军事行动,不但分散了北面抵抗蒙古的兵力,而且进一步给南宋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完全失去了金宋携手抗蒙的可能性。哀宗时,宋拒绝金的和议,最终联蒙灭金就证明了此点。
南迁也加重了山东、河北等地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激化了矛盾,高举抗蒙抗金大旗的红袄军起义风起云涌,声势浩大。以山东杨安儿、李全等的起义军为中心,很快席卷河北、河南、山西等地。虽然在宣宗调集兵力的血腥镇压下,起义军屡屡遭受重创,但各地起义军前仆后继,连绵不断,使金朝在蒙古的压力下,仅余的一点较强兵力也消耗殆尽,难以再对蒙古军做出更有力的抗击。
元光二年(1224),金宣宗去世,金朝北方防线全面崩溃,蒙古铁骑轰然南下,国内统治阶层分裂还在加剧,农民起义不断削弱金朝的统治基础,金朝在内外交困下迅速走向衰亡。
《金史》评价宣宗南迁称:“再迁遂至失国,岂不重可叹哉!”可见这次南迁可谓哀宗迁蔡州的前兆,算是彻底关闭了金朝中兴的大门,开启了灭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