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华中农大教授给肿瘤穿上“束身衣”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09:09:54
...

华中农大教授给肿瘤穿上“束身衣”

韩和友教授

“你的肿瘤让你成为自己身体的囚犯。你不能唱歌或跳舞。你甚至不能告诉你的家人你爱我们。”

凯瑟琳在2015年被诊断出患有儿童脑瘤。在与疾病抗争了一年后,她最终带着巨大的悲痛离开了她的家人。凯瑟琳去世后,她的家人写下了她从诊断到死亡的痛苦挣扎,希望能在脑瘤研究上投入更多的钱,以增加其他肿瘤患者存活的希望,而不是像凯瑟琳那样提早离开。

癌症“特效药”

传统的肿瘤治疗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能杀死正常细胞,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脱发、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痛苦不堪。

"癌症组织独特的酸性微环境可以用来突破肿瘤治疗的瓶颈吗?"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韩鹤友教授说:“与人体正常组织不同,癌细胞的增殖具有过度和紊乱的特点。其活跃的糖酵解行为促进了大量酸性物质的产生,从而导致癌症组织独特的酸性微环境。更重要的是,肿瘤酸性微环境存在于大多数癌症组织中

因此,他带领纳米生物化学研究小组基于这一特点开展研究,构建了由具有核定位功能的多肽与光敏剂分子连接而成的酸响应性多肽纳米粒子,旨在通过提高药物利用率实现对癌症组织的精确治疗。

在小鼠体内实验中,该颗粒在小鼠血液中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纳米粒子还可以有效地富集在小鼠的肿瘤区域。

在小动物的荧光成像结果中,多肽纳米粒子在肿瘤处有明显的荧光信号,而在身体其他部位的荧光信号较弱,说明纳米粒子对肿瘤有良好的“精确导向”作用。此外,纳米颗粒具有更长的体内循环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肿瘤抑制效果。

经过反复的文献回顾和严谨的科学研究,韩和友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纳米粒子“耐磨涂层”

人体内的药物输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药物递送过程是药物起作用的地方,也就是说,药物将影响路线的所有部分。

“如果避免纳米粒子与正常组织的非特异性结合,药物对肿瘤区域的药效能大大提高吗?”韩和友大胆构思并指导研究团队开展了对酸敏感的“外套”的研发工作。

“这种‘涂层’为纳米粒子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只有当纳米颗粒到达肿瘤组织时,肿瘤组织的酸性环境才会促使“外壳”迅速脱落,暴露出核定位信号多肽并增加肿瘤细胞中的吞噬作用”。经过仔细研究和反复实验,韩和友的团队终于实现了这个想法。

多肽纳米粒子的酸响应“涂层”的巧妙设计,使纳米粒子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准确地“引导”到核区域,有效地减少了纳米粒子被人体代谢系统去除,还增强了纳米粒子在血液中的稳定性,使光动力治疗效果渗透到疾病区域,并在准确有效地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毒副作用。

为了完成这项研究中的一系列实验,团队成员经常在清晨从华中农业大学赶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进行实验韩和友表示,由于荧光分布实验需要测试不同时间点的荧光分布,以进一步证明酸响应多肽纳米粒子的“精确导向”效应,因此团队成员必须整天坚守在中科院武汉分院,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

师生热烈参与科研建设

冬天,我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做小动物成像实验。研究小组的成员担心老鼠会在路上冻死。他们特意在盒子里找了几个热水瓶来保暖。学生们在寒风中等了半天,但他们仍在想着老鼠。最后,他们忍不住看了看,发现所有的老鼠都死了。“应该是因为缺乏经验。这些老鼠看起来不像是被冻死的,而是被热杀死的。”成员韩凯说,看到辛苦工作了一个月的老鼠就这样死去是非常难过的。韩鹤友鼓励学生说:“实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失败的过程。你可以失败,但你不能轻易放弃。”继续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为了防止实验中老鼠咬伤引起的感染,在韩和友的要求下,小组成员都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以保证研究人员的健康。除了科研之外,韩鹤友还经常教学生如何做人,开展小组活动,营造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团队成员投身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

多年来,韩鹤友一直站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兼顾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然而,这些繁重的任务不能阻止他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国际著名化学杂志《高级功能材料》报道了这一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成就,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通讯员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