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美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科研是生命的绝大部分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0:46:23
...

美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科研是生命的绝大部分

李爱珍

■余

在成为国家科学院的外国院士之前,李爱珍的名字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正如她所说,“我只是一个一直默默无闻、坚持科学研究立场的人。”

李爱珍,78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已有50多年。这位低调的女科学家有着最简单、最宏大的人生追求:为祖国在科学上寻找一席之地。

李爱珍出生在一个华侨家庭。“祖国”这个词在她心目中似乎有着更加复杂和丰富的含义,已经成为她生活的精神支柱。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位,她的科研道路遇到了许多困难。

20世纪60年代,分子束外延技术给半导体科学技术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作为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之一,分子束外延设备可以生长微波和毫米波高速电子器件、红外探测器、红外光电器件等所需的核心半导体材料。这些设备在国防、医疗、环保、经济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分子束外延设备。

从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研究的李爱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探索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和分子束外延单原子层生长技术的前沿学科。1980年,她有机会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系的访问学者。

“我被推荐经商,但在政治上我被认为来自一个海外华人家庭。“*”期间,我又受到了批评。有些人担心如果我出去了,我就不会回到中国。争论非常激烈。”多亏了导师邹院士的推荐,李爱珍终于赴美而不避风险。

在此之前,李爱珍从未接触过分子束外延设备。面对无法向国外发送论文或完成任务的风险,她选择了迎接挑战:“我们的国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必须有一群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努力工作的科学家。”

李爱珍向半导体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机构米尔纳斯学习,在美国专门研究超晶格、量子阱、异质结的生长,以及通过分子束外延人工合成超薄层纳米材料。两年后,完成任务后,她回到祖国,不久就去沈阳科学仪器厂参与分子束外延设备的自主开发。

后来,这是一段日以继夜的艰苦工作。1989年,国内分子束外延设备通过验收,技术能力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方*取消对分子束外延设备的出口限制。因此,李爱珍的研究得到了加速。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李爱珍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访问了被称为“分子束外延之父”的卓以和。1994年,卓以和和贝尔实验室的同事卡帕索宣布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发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人。这被认为是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的另一项革命性发展。

年近60岁的李爱珍知道这对“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自1995年起,他带领研究小组开始了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的探索。

五年后,李爱珍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了5到8微米波段的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了这种激光器在亚洲的“零突破”。中国因此进入了掌握这一先进技术的国家行列。这项工作被认为是李爱珍最杰出的科研成果之一。

“世界上很少有实验室能做到这一点,这些实验室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李爱珍能够独立完成这项工作,这是中国的一大荣誉。”卓以和曾经这样说过。

当他在2007年被选为国家科学院的外国院士时,媒体曾称他为“老太太”,在中国已经很久没人知道了。事实上,李爱珍在半导体材料科学领域早已享誉国际。2003年,李爱珍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04年,她被第三世界科学院(现为发展中世界科学院)授予工程科学奖。

"没有真正的工作,哪里会有荣誉?"李爱珍是一个喜欢感恩的人。每当她谈到自己的成就时,她总是感谢别人的帮助。“没有科学研究平台和团队,没有科学研究基金,就不可能完成这些工作。”

熟悉李爱珍的人看到更多荣誉背后的汗水:“人是勤奋的,她是绝望的。”新年的第一天,一位同事打电话给她,向她致以新年的问候。结果,在她最终到达实验室之前,家里没有人找到她。

几十年来,李爱珍说她的科研生活比普通人更单调。她年轻时,非常喜欢文学。当她在复旦大学学习的时候,她也参加了一个诗歌剧团。“大学毕业后,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有什么样的业余时间?”

李爱珍从来没有把科研当成“来上班,下班”的工作。在她看来,“科学研究是生活的绝大多数”。2001年退休后,她仍然没有离开她心爱的实验室。

《中国科学日报》(第12版,201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