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怎样划分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1:58:01
...
当地震研究部门报告发生在某一地区的地震时,他们通常将地震标为XX级、x级等。地震的强度和强度不是一回事。震级指的是地震的震级。它由地震仪测量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决定。中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世界通用的里氏震级,共有9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来计算的。地震越大,震级越大。对于每一个震级的差异,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32倍。强度是指地震对地面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即破坏程度。影响强度的因素包括震级、距震源的距离、地面条件和地层结构。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在不同的地方显示不同的强度,即破坏程度。影响强度的因素包括震级、距震源的距离、地面条件和地层结构。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在不同的地方显示不同的强度。烈度通常分为12度,这是根据人们的感受、地震期间地球表面的变化以及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一般来说,仅从强度、焦点和震级之间的关系来看,震级越大,焦点越浅,强度越大。震级是地震强度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每相差1.0个数量级,能量差约为32倍。每差2.0级,能量差约为1000倍。换句话说,6级地震相当于32次5级地震,而7级地震相当于1000次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有8.9级。地震根据震级可分为以下几类:弱地震的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一般不容易探测到。有感地震的震级等于或大于3,小于或等于4.5。人们可以感觉到这种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损害。中强地震的震级大于4.5,小于6。地震会造成破坏,但破坏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离。这场强烈地震的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8级或更大的地震也被称为大地震。上述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同样强度的地震不一定会造成同样的破坏。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了不同的破坏。为了测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们“制造”了另一个“标尺”——地震强度。地震强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和地震区的土壤条件有关。一般来说,地震发生后,震中地区的破坏最重,强度最高。这种强度称为震中强度。从震中到周围,地震强度逐渐减弱。因此,一场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它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地震可以划分几个不同强度的区域。这与炸弹爆炸后附近和远处的损坏程度相同。炸弹的爆炸量相当于。炸弹对不同地点造成的破坏程度最好是强度。在中国,烈度分为12度,不同烈度地震的影响和破坏大致如下:3度以下的人没有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会有三次这样的感觉;睡4到5度的人会醒来,吊灯会晃动。六度船被倾倒,房子被轻微损坏。七到八度的房屋被损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到十度的房屋倒塌,地面严重受损。11 ~ 12度的破坏性破坏;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的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的地震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远至石家庄和太原,只有4至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