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耸人听闻还是真的?你是否准备好对付外星人入侵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4:26:06
...

刚刚面市,介绍了人类面对各种灾难的——从火灾到蛇咬,从经济崩溃到高楼事故的防护逃生办法,其中,也赫然有在小行星碰撞、外星人入侵时普通人如何应对的常识。

类似的生存手册,近来在国内十分热销,但主要与人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有关。而详细地介绍外星人入侵时的应对措施,这是第一次摆在中国读者的面前,确实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书中谈到,在外星人入侵地球的五天中,人们应该做哪些基本事情,读来像是明天便要发生:

第一天,测到外星人飞船。这时,作为一名普通居民,你应该在手边准备好应急物资,并知道如何使用它们。

第二天,外星人着陆。这时,你应离开大城市,避免乘飞机旅行,要坚持通讯监听,以了解地球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第三天,地球*试图与外星人勾兑。这时,如果外星人试图在你居住的地区着陆,你应遵从*命令疏散,并减少任何可以从空中被观察到的活动,在了解更多真相前,要保持安静。

第四天,*与外星人开始谈判。这时,你应密切关注新闻——短波收音机尤其重要。要注意分析不同的观点,不要匆匆下结论。

第五天,外星人或表示友好,或展开入侵并欲统治地球。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你将投入战斗,成为一名英勇的地球战士。

中国人与外星人没有共同语言?

在我们国家,外星人,长期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一位记者朋友说:他90年代初刚参加工作时,中国不明飞行物研究会有一些活动,他参加了,写了稿,拿回来,发稿人便狐疑地问:“科协的人有没有出席?”

科协的人没有出席,这样的稿子,是不让发的。这位朋友当时不懂,以为仿佛科协的人不去,外星人也就拒绝在地球着陆。

后来,听解释说,谈论外星人,容易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

中国一位知名科幻作家对笔者说,他曾写过一些描述不明飞行物在中国首都降落的科幻小说,不料,遭到几个出版社封杀,四年不能出版,理由是:“要引起社会动荡。”

直到9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更加开放,情况才好转了。如今,飞碟、外星人的书都出滥了。但是,请注意,仍然有着“中国特色”——正经八百的人是不看的,大知识分子是不看的,认为那是小孩子的读物,近乎于“精神垃圾”——在一个八亿农民迫切需要解决增收问题、三千万人仍然衣食有忧的国家,外星人还是缓谈吧。那是美国人吃饱了没事干撑的。

是的,在西方,外星人是公众话题中涉及最多的主题之一,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国情”问题。

中国人熟悉的大片,如《第三类接触》、《E.T.》、《独立日烽火》、《异形》、《星船伞兵》、《火星人入侵》等,写的都是外星人,而且,大部分讲外星人入侵时,地球人如何与之打仗,有的很恐怖,很血腥。

光是幻想还不过瘾,美国人最后还真的在现实生活中跟外星人较上了劲。

1960年,也就是中国人饿着肚子正准备让人民公社跃进到共产主义的时刻,美国人开始实施“奥兹玛”计划,这是人类试图接收近距离恒星系“智慧生物”发出的无线电波的计划。

1972年,当中国的科学家大都在“牛棚”里面壁时,美国天文学调查委员会向国家科学院递交报告,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已不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它很可能会作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个自然事件出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将建立类似巨型射电接收天线等的大型装置,以及进行以探索外星生命为目标的项目”。

后来,美国科幻作家詹姆斯·冈恩以“奥兹玛”计划为背景写了一篇科幻小说,想象2028年收到了外星生物的来电。

美国前总统卡特还写了一封致外星人的信,用宇宙探测器带着,飞出了太阳系。许多中国人觉得很不可理解,美国总统怎么像个小孩子似的,哗众取宠,太有失国格了。

所以,外星人来到地球,中国人大可不必担心——他们肯定会先选择美国降落,而不会跟我们打交道。中国人与外星人不会有共同语言。

缺乏“未来危机意识”

其实,外星人究竟存不存在,会否争夺地球,倒在其次。这后面更要紧的,恐怕还是一种“未来危机意识”的缺乏。这种意识,在发达国家,很受重视,并经常围绕它作“实战演习”。

上个世纪初,威尔斯写出了反映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名著《星球大战》。当时,这篇小说被改编为广播剧播出时,美国人民竟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了,陷入一派恐慌,四处逃难。不少人打电话到电台核实情况。

1994年,美国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万圣节前夕播出了一部“骇人的”科幻片,描述巨大行星强行着陆地球。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下,由著名电视主持人瓦诺克尔“直播”发生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的灾难现场,许多美国人观看后惊慌失措,纷纷打电话询问世界末日是否来临。

另外,还有《翌日》,描写了核大战后世界陷入核冬天的景象,吓坏了许多人,也警示了许多人。

日本作家也写出了《日本沉没》、《油断》和《东京消失》,写了他们的国家陷入灾难时的情形,写了他们的国家在灭亡时,日本人如何逃向世界各地。这在中国人看来匪夷可思。

但正是这样的作品,读后使人感到全篇都洋溢着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信念。日本人的未来危机意识也很强,把灾难提前描写出来,可以帮助人们提前对困难采取可能的应对措施,是“警钟文学”。

对未来灾难进行逼真的模拟,使西方人对突发事件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在“9·11”事件中,美国人逃生时的秩序井然,同样令中国人惊异。

但在中国,便缺乏这样的气度和承受力。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叶永烈曾以艾滋病入侵中国为题材,写成了一本长篇小说。稿子送到当地卫生部门审阅,卫生部门说,我国迄今没有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表明*制度多么优越,而这篇作品却写艾滋病已经传入中国,发表后会引起“误导”,引起“新闻混乱”!小说被枪毙了。不久后,叶永烈有关艾滋病入侵中国的预言即被证实。但叶永烈称“精神上受到极大伤害”。后来,他不再写预言未来的小说而改写纪实文学去了。

这样一来,搞得现在书市上所有的生存手册、自救手册,都要从国外翻译过来。

请关注“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人缺乏危机感,是受到历史惯性的制约。五千年文明,习惯了从历史中找答案,以不变应万变,向往着“永世不易”,也没有基督教中世界末日的救赎情结。总之,我们不太愿谈未来,如果谈到未来,也大都是灿烂明天,对于罗马俱乐部一类,则敬而远之。

这实在是不适应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灾难频发的世界了。笔者想起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一部叫《山坳上的中国》的书历数了中国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却被不少人视为“无稽之谈”、“危言耸听”、“不利社会稳定”。

作者何博传是中国未来学的首批研究者之一。早在1988年,何博传就指出,长江上游四川等地的滥砍滥伐,已到了千钧一发的程度,这必将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包括泥沙淤积、气候恶化和大洪水!

不幸的是,他的观点,并没有引起注意。10年后,长江果真爆发惊世洪灾,近四千人死于非命。

何博传还早早地预言了素质教育的危机。他指出,我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以灌输知识、培养定向型书生为目标。这必将使中国在与西方国家的全面竞争中处于下风。

他的观点,直到90年代末才引起广泛的重视,而这重视,又必须等到真的爆发了应试教育危机,出现了儿子因课程负担太重而弑母的恶性事件。

何博传还在80年代中期提醒注意西部的问题。他认为,西部面临的严重的开发危机不可避免。国家必须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把西部开发提上议事程。但西部的首要问题并非是资金,而是*和组织的改革。在西部社会经济*内,存在着反商品经济悖逆因素。这有可能使西部开发成为泡沫。

这种观点,直到西部开发成为热潮后,仍只有少数一流经济学家才向记者提出。但是,面对整个西部地区争项目、争资金的热潮,大部分人并不关注西部的市场经济*建立和观念转换的难题。何博传预言西部开发具有艰巨性,其可能要经过一个世纪左右时间才能与东部接近,这在许多劲头十足的人看来,也是一派胡言。

总之,未来与现实不可分。今天想不到,明天真的发生了,便一切都晚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像何博传一样,把眼光稍稍离开“眼下”,去关注一下未来的“不可能的事情”,这可能对我们的生存会有一些帮助。据说,最近中国人也开始“偷偷”地搞起了搜寻地外文明的计划。这是一个好消息。(千龙新闻网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