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电矛盾暗涌频“弃水” 大量清洁能源浪费
以四川和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目前中国水电发展的“主战场”。然而,近年来,在水电设施快速增长和电力消费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四川、云南等主要水电省份多年“弃水”,造成大量清洁能源浪费,企业亏损严重,资源税大幅下降。
积极发展水电是“十三五”期间我国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重要手段。业内人士建议,清洁能源配置应作为“国家战略”坚决实施,通过具体政策措施解决日益严重的“废水”矛盾,确保水电行业健康发展。
供需失衡导致弃水形势严峻。
四川和云南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动力基地。“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先后启动建设了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二级等一批国家重大水电工程,“十二五”期间集中投产。川滇地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来自四川省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四川水电装机平均每年增长18.1%,相当于每两年或两年以上投入运行一座三峡电站。
然而,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将放缓,电力供需失衡将逐渐凸显。四川全社会用电量从2011年的两位数增长水平大幅下降至2015年的-1.1%,这也是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近年来,云南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供电能力大幅提高。然而,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机制的影响,自2013年以来,全省电力供应已由季节性过剩和短缺转变为全年性过剩,特别是汛期大量水电被弃用。
云南省劳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的已安装电力供应迅速增加。全省总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3600万千瓦增加到2015年的7915万千瓦。五年内,共新增4300万千瓦,年均增长17%。到2016年,云南水电装机容量达到6096万千瓦,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83.4%。与电力设施快速增长相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十二五”后期云南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电力开发建设与电力市场培育脱节明显。
电力供应的周期性过剩直接导致了西南地区水电“废水”的逐渐扩大和加剧。记者分别从四川和云南的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获悉,2013年,四川和云南分别“放弃”了26亿和50亿千瓦时。去年,两个省的“弃水”分别达到142亿和314亿千瓦时,而300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北省一个月的全社会用电量。据有关人士估计,今年,在云南电网将最低限度运行火电系统,仅发电160亿千瓦时的情况下,水电剩余电量仍可能接近550亿千瓦时。
水电输出和被吸收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
记者在四川和云南发现,当前一轮的“废水”是由不同阶段的电力供需失衡直接造成的,但其背后是清洁能源跨区域分配能力和机制的诸多矛盾。
首先,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省内用电量和外部负荷均小于装机容量,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目前,云南有8443万千瓦的发电能力,预计今年年底安装8720万千瓦,而该省的最大电力消耗和传输负荷不到5000万千瓦。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627亿千瓦,计划用电和输电需求为2602亿千瓦,剩余1025亿千瓦。水力发电的剩余电量接近550亿千瓦时。
新能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017年,四川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17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300万千瓦,年用电量将达到60亿千瓦时。四川新能源消费问题将更加突出。由于难以从四川以外吸收新能源,四川各种清洁能源的协调发展越来越突出。
其次,水电出口面临“价格陷阱”。有关人士表示,由于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电力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市场化交易后,水电企业的电价普遍低于原有的上网电价,不能充分体现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价值。与此同时,水电建设、移民、环保等投入成本不断增加,水电在供大于求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016年,四川省首次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跨省跨区域交易。在年度交易中,发电企业的出厂价格为0.21元/千瓦时,低于用电省市的电、水、电价格,同比下降近0.03元/千瓦时。临时交易价格低至0.16元/千瓦时。
根据相关消息来源,外部电力传输价格的下降并没有导致外部电力传输量的任何额外增加。从四川省实际对外输电量来看,同比下降3.78%(包括2015年金川向四川转移的电量,且价格高于四川)。显然,市场方法不能促进清洁能源的消费。
第三,西南地区水电出口渠道严重短缺,发展缓慢。“十二五”末,四川跨省、跨地区电力交换能力达到2850万千瓦,在全国省级电网中排名第一。然而,与四川80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全省近3000万千瓦的负荷相比,对外输电能力仍然不足。“十三五”期间,四川仅获得一个500千伏的川渝电网第三通道项目,最大容量约为200万千瓦,但预计同期四川将增加2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四川省的“弃水”面积将继续扩大,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在供求失衡和对外输电受阻的情况下,地方用电也有困难。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力保障部统计,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电力需求增长率逐年下降,年均增长率为7.47%,低于装机和发电量增长率。2015年,全省社会用电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94%,2016年继续下降1.95%。2016年社会总用电量比2013年少约50亿千瓦时,主要是由于工业用电量下降。
在四川,该省的平均电力负荷仅为该省装机容量的1/3。尽管去年四川全社会用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增长了近三年,但仍未能扭转“弃水”的趋势。
第五,中部和东部地区接受西南水电的意愿减弱。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公司发展规划部副主任刘洋告诉记者,四川第四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是在2013年提出的,并被列入从雅砻江中游向中部省份输送电力的“十三五”规划。然而,这条路线遭到了所在省份的反对,从而推迟了项目。目前,雅砻江中游已建有两座水电站,但输送渠道和消费市场尚不明确,严重脱节。
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云辉分析说,随着经济环境和供需形势的变化,中部和东部地区由于加税和促进就业的压力,更倾向于使用本地火电,而不是接受外国水电。
发展清洁能源需要一场全国性的“棋局”
业内人士建议,鉴于大部分水电资源远离中国负荷中心,我们应继续坚持“西电东送”战略,从政策层面推出具体措施,实施清洁能源配置的“国家博弈”。
一是协调不同地区的各种能源建设,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前,四川省和云南省已经出台了严格控制中小水电项目的措施。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公司总经理石玉东认为,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建设周期短的能源项目,仍需警惕盲目依赖能源投资拉动经济,避免“一窝蜂”。
二是尽快突破跨区输电的“障碍”。当跨区域输电能力明显不足时,应尽快启动通道建设;应打破省际壁垒,在更高层次上协调跨区域输电。应采取严格措施,确保网络和水源的同步规划和建设,并要求新项目提前落实市场空间,以防止出现新的"弃水"。
三是完善清洁能源发展的制度机制。云南省劳动和信息化委员会建议国家在评估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时实行差别化政策,以提高输出省和接收省消耗清洁能源的空间和积极性。四川省能源协会秘书长、四川大学教授马建议,根据光伏和风力发电模式,水电应纳入可再生能源用电配额和强制用电保障范围。通过构建合理的市场交易模式和价格补偿机制,促进全国清洁水电的优化配置。
第四,加快发展电力替代。加快电能替代,引导电力消费新增长点的形成,将有助于加快剩余水电的吸收。陈云辉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支持城市商业机构、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清洁能源替代项目的发展,加快智能充电和开关网络建设,推进电动汽车、工业电炉、电能储存和调峰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第五,建议增加国家一级的总体平衡,打破壁垒,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傅辉等建议增加整体平衡,在全国范围内协调火电和清洁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市场吸收相结合,协调水电开发与交付,打破两网两省之间的壁垒,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让西部主要水电省份参与更大电力市场的水火平衡,实现更大范围的水电资源优化配置和全国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