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探火”中国版本出炉:用中国声音讲述火星故事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19:58:05
...

火星上发现了生命可能存在的关键证据。这是9月13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陨石坑中的新发现。在那里,发现了一种硼酸盐物质,它在核糖核酸的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相关理论,第一个生命是由单链核糖核酸组成的。

上述好奇心的新发现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天文学家讨论的焦点。火星,一颗离地球4亿公里远的红色行星,越来越多地被揭开面纱,它的面貌也逐渐变得更加清晰。随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和深空探测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将为火星探测和人类认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是去国外体验火星

火星探索考验空间科技的力量。对普通人来说,空间是深不可测的,远离他们自己。然而,中国的火星探索项目非常接近人们,可以说是非常脚踏实地。人们甚至可以“参与”这个探索项目,而不用出国去领略火星独特的景观,并在几天后在火星上生活。这个神奇的地方在青海德令哈,那里有中国的“火星村”,模拟的火星基地位于城市的赤壁。

红崖位于柴达木的丫蛋地貌群中,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之一。赤壁是丫蛋地貌和丹霞地貌的混合体。由于土壤中铁含量高,土堆呈现铁红色。这非常接近火星的橙色外观。此外,受季节性降水的影响,洪雅地表形成的径流冲走了部分河谷。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也非常类似于沙漠中有沙丘和砾石的火星地形。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部主任刘说,红崖地区的地形地貌与火星表面相似,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为模拟火星基地项目的登陆创造了基础条件和有力支持。“火星村”的主体由两个功能区组成:“火星社区”和“火星营地”。

科学研究当然是“火星村”的核心任务之一,它将为科研机构开展火星探测、实验和模拟训练提供服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郑永春说,例如,许多盐矿是在洪雅地区以前的盐湖干涸后留下的,这类似于火星上的水干涸后的盐沉积过程。科学家可以研究这些盐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并通过盐沉积过程推断过去水的盐度和当时的环境温度。从水流的痕迹推断火星上的水流也是可能的。模拟训练也是“火星村”的必要科目。对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表示,赤壁和火星的环境非常相似,火星车可以在这里进行模拟操作,以观察实验结果,这与当年月球车的月壤模拟训练相同。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全球名称及图形标识征集活动”也体现了一种世俗的氛围,体育界的郎平、姚明、音乐界的谭盾、“中国三大男高音”和演艺界的TFBOYS等名人应邀作为“火星大使”为全球征集活动的推广发言。这也是中国重大科技项目史上首次启动形象大使。

《火灾探测》中文版发布

古代中国人把火星称为“火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取了它的谐音,并被命名为“萤火虫1号”。该探测器是由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在2007年6月中俄正式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后开发的。它重约110公斤,体长75厘米,宽75厘米,高60厘米,携带8种武器,如照相机和磁强计。它肩负着中国第一次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索的重要任务。2011年11月,“萤火虫1号”用俄罗斯火箭发射,但在随后的变轨中失败。

中国宇航员在失败中奋起,克服困难,继续向火星探索的目标前进。2014年6月,在第22届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上,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在2020年进行火星着陆检查,并在2030年返回火星采样。2014年11月,中国火星探测系统模型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并成为明星展品。探测系统由振铃器和着陆巡逻组成。其中,登陆车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释放分离的火星漫游者,进行漫游者的科学探索。“萤火虫1号”落败仅三年后,中国不仅制定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计划,而且在关键设备的研发方面也悄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6年1月,中国的火星探测迎来了一个里程碑事件。有关部门已经正式批准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这意味着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已经得到正式批准,一颗火星探测卫星已经正式对外公布,计划于2020年左右发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从高起点进行,“盘旋、着陆、巡逻”的目标已经计划好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项目副主任、月球探测与空间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这不仅意味着实现全球围绕火星的遥感探测,还意味着突破火星进入、降落、着陆、巡逻、远程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正朝着火星探索的新的更高水平迈进。应该指出的是,在中国借助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了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后,从“自主实施”的角度来看,火星探测任务仍被定义为中国的“第一次”。熟悉中国航天科技发展进程的人都知道,当时中国大推力重型火箭长征五号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海南文昌发射场即将投入使用。与酒泉和西昌等高纬度发射中心相比,文昌,一个低纬度的航天发射场,将增加同类火箭10%的推力。中国空间探索的这些新飞跃为独立的火星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事实上,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此次探测任务项目的总设计师张荣桥向外界表示,根据计划,探测器将于2020年7月和8月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发射进入地球火力转移轨道。经过长时间飞行后,探测器将到达火星,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对预先选定的着陆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然后在适当的时间释放着陆器和火星车。

新的步骤和新的旅程

2016年6月,中国南海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揭开了中国低纬度航天发射的新篇章。在未来五个月左右,中国目前的承载能力是最大的。长征5号重型火箭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飞行,它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分别为14吨和25吨。中国火星探测能力迈上新台阶。

火星探索从来都不容易。在人类探索火星的过程中,许多飞船都成了“烈士”。因此,火星也被称为“飞船坟墓”。对于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一方面,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前面的道路并不平坦,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逐步、稳步、稳步地实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年来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的惊人突破,为火星探测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经验。

早在汉代,中国就留下了观察火星的文字记录。如果中国人从那时起已经仰望了2000年,今天,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将以自己的智慧探索和讲述那个遥远星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