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试点学院改革:教师非升即走 只招专硕
■我们的记者董少校
近年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了以“学生”为重点的学院改革试点。新聘请的教师要么“站起来,要么离开”来引导教授走向讲台,只有专业大师才能进入大师阶段。一项新政策令人耳目一新。
“改革和优化教师选拔任用制度、招生和培养方式是土木工程学科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一个好的机制带来好的老师,好的老师培养好的学生。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保证了试点改革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也为学校推进改革创造了示范经验。”同济大学校长、试点学院指导小组组长裴钢院士表示。
教师“永久跟踪”制度的试行
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美国的“永久轨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提高教师岗位资格的路径系统”。这一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实行年薪制,为教师提供优厚的工资:讲师15万元,副教授18万元,教授27万元。
该学院的年轻教师潘继峰(音译)说:“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来说,外出打工赚钱很容易。然而,现在年轻教师有了年薪,他们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去。”
从去年开始工作,潘继峰就面临着为期三年的评估期。他被允许*学习。到第三年年底,他需要产生相应的论文结果。如果他们通过考试,他们可以被聘为副教授。如果失败,它可以延长3年,到第六年年底,它要么升级为副教授,要么离开。
在教学中,新招聘的教师并不是在入学后立即开始教学,而是观察五门专业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学习高级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观察结束时,应写一份报告,并由教师签字后提交给学院。这样,新老师就能在正式上台之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介绍说,“永久轨道”制度已经在新教师中实施了两年,引进了12名新教师。从今年5月开始,学院开始向其他在职教师扩展。打破终身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一些教师的利益,并面临巨大的阻力。因此,已经设置了缓冲周期。顾祥林说:“预计第一年将提供70个教学和科研岗位,另外150个岗位将在接下来的3年内落实。完成新旧*的平稳过渡,实现教师的长期激励和动态管理,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引导教授走向讲台。
同济土木工程学院在招生时并不将考试成绩视为绝对标准,而是特别关注学生的“职业兴趣”。学院在上海金源高级中学开设了结构设计创新实验班。教授们每周去高一班和高二班授课,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从2011年开始,土木工程学院每年都举办“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成绩优异并获奖的高中生直接获得了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和选拔资格。
截至目前,已有45名高中生通过创新实验室、国家结构设计邀请赛等招生方式进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学对教授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新的人事管理框架下,土木工程学院的岗位分为三类:教学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于占据主要职位的教学和科研岗位,教授任命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到讲台上给本科生上课,否则只能申请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其他职位。
顾祥林说,目前土木工程学院80%的教授参加本科生课程。新旧系统建成后,平台上教授的比例将达到100%。
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魏说:“教授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它简单易懂。”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依依说:“所有教学改革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利益。从关注入口处的兴趣到引导教授走向讲台,这将有助于提高本科人才的素质。”
研究生只招收专业硕士
从今年秋季开始,同济土木工程专业将完全停止招收学术硕士,近500名新生将全部成为专业硕士。与此同时,在课程体系、奖励和援助方法以及学生地位和学位方面也正在进行配套改革。例如,在课程内容方面,在强化基本原则的同时,每门课程应增加应用和工程内容的比重,而不仅仅是注重基础。
人才培养改革贯穿于土木工程学院试点工作的全过程。针对不同高校研究生的不同知识结构,学院全面梳理了69门课程的知识点,建立了课程档案数据库,明确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程度。这样,外国学校的研究生可以在入学前通过自学来弥补知识的不足。整个知识体系相互衔接,避免了教学中不同教师的遗漏或重复叙述,实现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一体化培养。
今年,土木工程学院首次与法学院合作建立“工程(土木)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创新实验区”,为本科生培养“土木工程+律师”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金融保险、法律实务等工作。今年秋季,25至30名学生将进入“工程(土木)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创新实验区”学习。(原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试点学院改革与选拔的突破口——教师“走还是走”与不招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