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学》发文称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引发热议

科普小知识2022-07-12 22:09:06
...

《科学》发文称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引发热议

图为黄河上游的积石峡,吴庆龙团队在那里发现了大洪水的痕迹。新华社

□游肖鹏,规划、体育和信息部执行通讯员

大禹是人、神还是虫?

九十年前,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突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都被古书愚弄了。大禹只不过是一种刻在古代铜鼎上的动物,一种强大的蠕虫。这句话一出口,不仅是大禹受到了震动,而且是中国古代高大商的三代。舆论立即爆发了。即使是最“可疑”的钱也坐不住,写了一篇文章说“我不这样认为”。

顾颉刚对此没有开玩笑。他有他的理由。例如,汉代《说文解字》中的“于”字就代表了一种虫。例如,他自己搜索了古代文献,大禹的下落不明。然而,学术界很快对“蠕虫理论”展开了反击。没过多久,顾颉刚不得不说,“蠕虫”只是一种假设。然而,即使它不是一条虫子,顾先生仍然很难相信大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坚持要建立一部真正的古代史,必须从实物开始,而大禹,谁没有衰落,只能是一个神话人物,大禹治水只能是一个神话故事。

在谷开来的论点及其引发的争议背后,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尴尬。上世纪初,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基于考古学证据来检验一段历史是否真实的方法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换句话说,你已经存在了,你总是要留下一些东西。几千年来,尧舜之死、禹之子启建夏的传说虽已深入人心,但细究起来,这些说法确实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的证据。因此,许多人,尤其是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表示怀疑,不相信历史上有夏天,而认为殷墟发掘后的几十年里才有生意。

时至今日,大禹治水与夏王朝是否真的存在,仍是一场简单而最终的“学术诉讼”,以支持与反对为标志,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也形成了一种“单口相声”。信徒有自己的信仰理由。怀疑论者也有各种难以反驳的疑问。人们普遍认为,在没有像殷墟甲骨文这样的王朝的确凿证据之前,似乎没有人能够说服任何人。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近几十年来商代考古学的突破,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以及夏代二里头、王成刚等与历史相当的大型遗址的相继发现,大多数中国学者都认为夏代存在。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8月初,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科学》(以下简称《科学》)杂志的“不科学”事件,出人意料地逆转了它的阴谋。

8月5日,南京师范大学工作人员吴庆龙带领的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小组从黄河上游青海地区新发现的堰塞湖和洪水沉积物入手,证明了公元前1920年左右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并进一步证明了大禹治水和建立在大禹治水成功基础上的夏王朝确实存在。随后,国内媒体报道了“大禹治水第一次找到科学依据”和“夏朝有了新的存在基础”的话题。不料,仅第二天,国内学术界迅速反弹,不少权威学者对夏、商研究的推论过程和文章的一些结论提出质疑。在互联网上,对这篇文章的批评更加片面。

世界*学术期刊帮助没有得到国际认可的夏朝说话。为什么一些中国考古学家“不欣赏”?

众所周知,无论是文献记载的夏族活动区,还是目前考古发现的许多相关遗迹,都与河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话题也值得河南特别关注。当然,一两篇文章不能对科学家之间的学术差异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至少公众可以关注为什么这篇文章引起如此高的关注,以及中国对夏朝的研究来自哪里。请阅读本期《河洲》,了解您的解读。

《科学》发文称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引发热议

黄河上游拉家遗址中的古人遗迹。新华社

这次洪水是大禹治水的洪水吗?

□游肖鹏,规划、体育和信息部执行通讯员

论大禹治水

这篇文章“说错了什么”?

"推理过程过于仓促。"

"这次《科学》有点不科学."

"如果你不在自己的地盘上,最好不要乱开枪。"

很难想象这些尖锐的评论是针对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的作者的,该期刊以其权威性和严谨性而闻名,其中的文章也是如此。然而,在该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元前1920年爆发的洪水为中国的大洪水传说和夏朝提供了历史依据”(以下简称“洪水”)的文章后,这种评论在豆瓣、智虎和百度贴吧并不少见。在媒体报道的最后,“洪水的遗迹仍然不能证明夏代”、“大禹与千里之外的洪水”等一些中国学者撰写的质疑文章也相继发表。在论文前半部分肯定自然科学对洪水研究结论的同时,下面的历史推测几乎是“不被接受”的。

这篇文章中的“错误”是什么?

地质勘探发现万年不遇的大洪水

《科学》杂志第一作者吴庆龙是一位地质学家。他目前受雇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在他身后是一个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团队,不仅包括地震学家和地质学家,还包括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文章开头,吴庆龙接受了新华社、澎湃新闻等媒体的采访。当时,吴庆龙在回应外界质疑时表示,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但他有信心,“我们的研究数据比其他解释包含的矛盾更少”。但是后来,团队停止了谈话。8月中旬,《大河报》记者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吴先生。他们得到的反馈是,该团队目前保持低调,不接受媒体采访。

然而,通过将最初的媒体报道与最初的英文论文进行比较,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经验得到了恢复。

2007年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吴庆龙和他的团队在青海省循化县黄河上游的积石峡和循化盆地意外发现了一套连续分布的湖泊沉积物。似乎黄河曾经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堰塞湖,因为泥石流和落石阻塞了河道。如果湖水决堤,肯定会引起洪水。后来,吴庆龙注意到这个湖可能与下游25公里处著名的拉甲遗址的破坏有关。

拉家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拉家村。这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居地。这里的许多洞穴在大约4000年前被一场大地震摧毁了。厚厚的泥层吞没了一切,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吴庆龙将拉家遗址泥层与积石峡泥层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一致。他大胆地推测,正是同一次大地震摧毁了拉嘉,引发了上游滑坡,导致了堰塞湖。湖水决堤一段时间后,洪水又淹没了拉嘉。

洪水有多大?这和中国史前洪水的传说有关吗?吴庆龙开始默默地收集证据,并联系世界上其他专家帮助分析数据。最后,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地震引发的滑坡形成了一个200米高的大坝,阻挡了黄河6到9个月,形成了一个极其巨大的堰塞湖。水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了大坝的决口,110亿至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流失,导致了洪水般的大流量。这次洪水也被认为是过去10,000年来地球上最大的洪水之一,洪水发生的时间被确定为公元前1920年左右,这是通过对拉嘉遗址三个遗迹的碳14测量得出的。

充满了爆炸性的观点,也埋下了巨大的争议。

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关于堰塞湖溃坝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认为,该文仍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调查,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积石峡上游的滑坡坝可能与摧毁拉家聚落的地震相同的观点。引起争论的是下面的推论。

吴庆龙团队认为,积石峡大坝决口后的洪水很容易到达下游2000公里处,这是据说大禹治水的中原地区,造成了巨大影响,引发了多年的大范围洪水。这一事件在这些社会的集体记忆中代代相传,形成了公元前1000年的洪水叙事。

根据传统,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建立的。大洪水的发现为大禹治水提供了科学依据。洪水发生时间的准确测定也可以推翻夏朝建立的时间。根据文献记载,大禹和他的父亲鲧分别用了13年和9年的时间来治水,吴庆龙的团队认为夏朝应该建立在公元前1900年。

然而,这一次比人们普遍认为的建立夏朝的时间晚了200到300年。然而,吴庆龙团队认为,这一时代不仅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重大过渡时期相吻合,而且与二里头文化的开始时期相吻合,二里头文化可能是夏代的遗迹。因此,对夏初的过去看法也许应该重写。

到目前为止,本文的核心观点已经基本揭示。“国际*学术期刊”+“解释古代疑点”+“推翻现有结论”,文章无疑充满了爆炸性的观点,引起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也是自然的。然而,在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夏朝”问题研究了一百年的前提下,这些争论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家对上游洪水范围、夏朝初始年龄以及文章某些细节的质疑。

证据链不足,考古学家质疑地质学家。

8月1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在接受《大河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7月,他碰巧遇到了中国《科学》杂志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向他展示了该报的英文原版,并询问了他的看法。刘在黄河下游内黄等地发掘了汉代聚落遗址。由于该遗址位于黄河故道,他们在一万年内调查了黄河两岸附近的沉积物。他告诉负责人,目前至少没有发现任何大洪水的痕迹。

上海博物馆馆长张经伟等人认为,黄河上游的洪水会影响下游2000公里的推测,与其说是科学依据,不如说是想象。此外,文章还将大禹的《道河积石》古籍记录与发现洪水的“积石峡”名称联系起来。摘要:文章指出了历史地理学是否需要对巧合进行研究和澄清,但当甘青交界的稷下山和稷下镇得名于隋文帝时,明显带有“看文学,生义”的嫌疑。此外,大禹治水的范围倾向于认为只能在郑州以东,而不是黄河中上游,那里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大禹治水不能远至青海。

在二里头文化开始的时候,这篇文章也被认为有一个小的“硬伤”。“二里头文化始于公元前1900年,这是被淘汰的旧资料。根据中国文明起源的最新研究项目,二里头文化的上限是公元前1750年,比大洪水晚了一两百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方炎明,他的方向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考古学,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对二里头时代论文作者的数据感到困惑。

如果这一数据是错误的,那么大洪水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攀缘关系”无疑是牵强附会的,而根据洪水年代来改写夏代起始日期的争议更大。在采访中,许多考古学家对这一点特别困惑。如果我们沿着大禹治水的方向去寻找夏朝的线索,那么我们基本上就认识了先秦文献中关于大禹和夏朝的记载。无论是古代文献记载、几代古人的探索和确认,还是最新的考古发现,都表明大禹治水、夏代的传说正在中原大地上流传。时间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但是当报纸给出一个颠覆性的答案时,它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它承认夏和大禹的概念,但完全否定文学中给予夏和大禹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这根本不是一项历史研究、基于文学的研究或考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徐宏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

徐洪认为,本文使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作为研究地震和洪水的一个很好的地貌学研究,但对大禹和夏的所谓结论根本不能推论”。

当然,有些人认为对《洪水》一文的批评有失偏颇,尤其是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由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操作的,而不是传统的考古学,后者被一些文学和历史爱好者批评为“交错如山”。更不用说大多数学者都肯定了《洪水》一文中对古堰塞湖的细致考证,以及从地质学和环境学的角度研究夏文化。长期以来,只说自然科学和考古学之间的握手和合作是一种趋势。

正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贾在一次采访中所说,自然科学可以解决许多传统考古学无法解决的问题。许多考古项目,包括夏、商、周年代测定项目,都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动植物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对一些数据的获取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也认为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手段应该被纳入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中,否则,它就会脱离考古学的控制而有所偏颇。

大禹治水与夏代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那么,在考古学家看来,大禹治水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对夏朝了解多少,又有什么疑问呢?

《大河日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华夏考古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明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方炎明。自1996年以来,方炎明一直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的探索,并主持了早在夏朝的登封王成刚遗址和禹州瓦甸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夏、商、周断代工程是通过对他主持的登封遗址的年代资料进行分析,估计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

今天已经不是“余是个小人物”的时代了

《大河报》记者:对于中国的考古学家来说,他们应该在哪里寻找或核实夏朝的存在?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著名考古学家李先生说,综合当前夏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仰韶文化是徐中书先生在1931年提出的夏文化的开端。几十年后,我们敢说夏文化确实被发现了。它最早的首都城市阳城和最后的首都城市镇宁也被发现。

这一结论是在严格遵循四个原则的前提下得出的,即作为夏文化探索对象的考古学文化的时代应与文献中的夏代基本一致,其分布范围应与文献推测的夏代夏族活动区域基本一致,还应与同期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并与文献中记载的夏人的一些风俗习惯等相联系。

以这些标准来看,与夏文化讨论相关的遗迹实在太多了。哪个是夏文化?我们说只有三个。首先,王湾式的河南龙山文化是初夏文化。登封王成刚这座30万平方米的龙山时代城市是“玉居羊城”的羊城。第二,新寨遗址,以新密新寨遗址为代表,是“太康失国”、“后羿代夏”时期的夏文化。第三,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从“少康复兴”到夏杰末期的夏文化。

这一结论与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刚刚兴起时顾颉刚先生提出的“于是虫”的说法大相径庭。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科学的结论是,夏朝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大河报记者:你相信大禹治水的传说吗?

方炎明:我们不能相信或相信所有的传说和故事。我们应该在研究中找出真正的历史因素,从可靠的线索中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过去,考古学家主要依靠文献来判断大禹治水的存在。在《尚书》、《国语》、《孟子》、《淮南子》、《史记》、《汉书》等书中,可以找到关于洪水和大禹治水的较为完整的描述。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者、著名考古学家许曾做过大量的案头工作和参观。他相信洪水存在。洪水最初是一个特殊的名字,指的是发源于河南省辉县的小水。它流入黄河后开始泛滥。当时,洪水主要发生在禹州和徐州的部分地区,这两个地区是龚宇兖州的边界,即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的一部分。

看着近年来新的考古材料,我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传说中的大禹是可信的。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学术界认为4200 ~ 4000年前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气候异常事件,并出现了灾害性的降雨天气,这是造成我国尧舜禹时期水灾的主要原因。从考古发掘的角度来看,这里有许多夏文化的遗迹,包括城市和宫殿的发现。安徽还有于慧村,这可能是于慧省长居住的地方。另一个例子是王成刚30万平方米的城市用地。我们的模拟实验已经证明,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需要调动整个王成刚移民群体的力量。那么,谁能够或者能够集中和调动这么多的人力和财力来建设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呢?谁需要在嵩山东南的淮河水影堤上建造这样一个战略要地?恐怕一定是于霞。从文献记载来看,几年前从国外买回的西周青铜器是向公众出售的。碑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情况。考古学家和文物专家,包括李雪芹先生,确信青铜器的真实性。这导致了对大禹治水和从春秋到西周中期的夏代出土文献的确认,更呼应了夏代的考古材料。

中国学者有权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发言。

大河日报记者:4000多年前,人类有能力控制洪水吗?

方炎明:我们在这里也应该提到气候变化。大禹治水末期,天气变得相对干燥凉爽。中国北方洪水退去,土地扩张。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的吴文祥等人在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不能完全归功于人类,而主要是由于气候的迅速改善。

但是从人类控制水的能力来看,我认为还是有的。在登封王成刚的考古工作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测量技术。虽然表面不平坦,但数百米长的人工护城河底部的高差不到40厘米。如果当时需要控水,这种勘测设计和水平开挖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护城河还与天然河流相连,不仅增加了防御效果,还具有排水、防灾和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只有那些长期与水打交道并积累了无数失败和成功经验的人,才能达到如此巧妙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大河日报》记者:夏文化遗存如此之多,为什么学者们还在质疑和需要证明自己呢?

方炎明:北京大学的李凌教授指出,探索“夏文化”的主要难题不是年代和地域,而是发现对象的层次,因为目前的发现是,一是商代青铜器,二是商代铭文,三是商代大宫殿。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探索夏季文化的瓶颈,当然这也是吸引人们努力探索的魅力所在。

《大河日报》记者:你对世界上许多认为夏朝不存在的学者有何看法?

方炎明:中国文化的发展,包括史学和考古学,与西方的发展大不相同。我认为中国历史研究的发言权仍然掌握在中国学者手中。

阅读更多

中美科研小组发现“大禹治水”的科学证据

上一篇:《题画》

下一篇:《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