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植物志》:四代人心血汇成一代"户口本"

科普小知识2022-07-13 10:59:15
...

由于“含金量”太高,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已经空缺了好几次。经过评委的严格评审,《中国植物志》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中国植物志》不仅是记录中国植物“身份”的“户口本”,也是记录和研究植物特征的“信息库”《中国植物志》副主编陈说,《中国植物志》有5000多万字,9080个版块,共80卷,126卷,记载了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对中国所有已知维管束植物的学名、研究历史、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系统位置、物种生境、物候期和经济用途等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记录和整理,是世界上出版的最大、最丰富的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四代人心血汇成一代"户口本"

《中国植物志》:四代人心血汇成一代"户口本"

《中国植物志》获得了许多奖项(在线地图)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植物包括藻类、真菌、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其中后两种统称为维管植物。它们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经济价值最高的植物,涵盖所有谷物、水果、木材、花卉和纤维植物,以及绝大多数药用植物和食用蔬菜。

"中国植物志是四代植物分类学家的心血结晶."陈说,经过41年(1918-1959)的准备和45年(1959-2004)的编辑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牵头,146个单位参加。由钱、陈焕勇、、余德军、吴正毅五位主编,312位作者和164位制图师共同努力完成。

《中国植物志》:四代人心血汇成一代"户口本"

为中国植物志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网络图)

根据陈先生的介绍,编研《中国植物志》是一项非常艰苦、繁琐而又枯燥的工作:要检索古今中外有关中国植物的所有文献,并准确核实书中同一植物的名称。现场采集制作标本,并与周边国家和国外年鉴中的标本进行对比鉴定;为了弄清它在全国各地的具体分布……”五位《中国植物志》主编中有四位已经去世(注:最后一位在世的主编吴正毅院士于2013年去世)。我是编辑和研究者中的弟子,今年已经80岁了!”说到这里,陈对感慨不已。

不劳无获。《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植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收集了1700多万个标本,获得了极其丰富的新信息和第一手数据。中国维管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已被清楚地认识。共发表了243个新属和名称,发表了14312个新种和名称,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新增加的植物区系。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类群分类系统,如被子植物多科分类系统。

它已成为中国第一部植物资源百科全书。增加了“经济用途”、“物候期”、“物种栖息地”和“地方名称”,使植物区系的结果更加实用。这为了解我国野生植物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国植物志》:四代人心血汇成一代"户口本"

中国植物区系原始墨线图(网络图)

它为中国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成为地方志等植物学著作的重要参考,培养了一大批植物分类学人才,稳定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为中国系统进化植物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外,《中国植物志》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为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植物志编纂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重要类群的研究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际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难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2005年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植物学家完成的《中国植物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世界上没有比得上它的植物群……通过完成《中国植物群》,中国植物学家为人类理解和认识世界植物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植物志》是过去100年来中国植物学研究的里程碑式的成就。它也是数百名编辑和研究人员辛勤努力的集体成果。不要渲染任何一个人。”陈·先生说:“没有默默无闻、勤奋工作的每一个人的贡献,《中国植物志》就不会如此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