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煦院士:当之无愧的“中国通信界元勋”
张旭1913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通信工程师。他于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公费留学美国。1937年和1940年,他分别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他于1940年回到中国,战争期间在重庆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担任教授。1949年至1956年,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的教授。从1956年到1978年,他是成都电信工程学院的教授。1978年,他回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部委员(院士)。长期致力于传播理论和技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当后人回顾中国通信业的发展轨迹时,他们会突然发现张旭的身影从未真正走在前列。
■我们的记者郝军
在今天的智能手机时代,人们可能只会想到无线电报、晶体管收音机、寻呼机和其他在怀旧时风靡一时、引领潮流的发明。
然而,有这样一位百岁老人,他不仅目睹了几乎所有的通讯手段,而且还知道原理和技术。不仅如此,在今天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各种交流方式中,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的影子就在其中。
他是中国信息通信学科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高级院士张旭被誉为“中国通信界的伟人”。
“无线电之父”的隐性动机
认识张旭的人都知道,在他办公桌的玻璃盘子下面,有一张一年到头都是外国人的标准照片。照片中的人英姿飒爽,他的发型、穿着和拍摄风格都显示出他来自上个世纪。说起这个人,张旭有说不完的故事。
照片中的人物是著名的“无线电之父”,意大利人威廉·马可尼。与这位传播领域的“教父”人物的联系深刻地影响了张旭的一生,而马可尼也因此成为他事业和精神追求的永恒标杆。
在1933年12月寒冷的冬天,时间和空间倒转到了上海,马可尼即将到来的访问引起了轰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最早的无线电研究和教学机构,已经成为马可尼的必备品。当时就读于交通大学的张旭作为学生代表与电气工程系的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了欢迎仪式的全过程。
“在那些研究通信工程的人眼里,马可尼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当我阅读时,我可以用我自己的眼睛看到他,而且他离我很近。我很兴奋。”那天发生的每一个场景都让张旭难以忘怀。
时任*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在欢迎马可尼的讲话中说,无线电的发明将使在场的每一个人受益。他鼓励在场的年轻学生努力学习,迎头赶上。为了纪念马可尼访问交通大学,工程博物馆前的草坪上竖立了一座名为“马可尼铜柱”的纪念碑。马可尼本人为此奠定了基础。
离开上海之前,马可尼留下了一篇意味深长的讲话。当时,报纸引用他的话说,“你们国家人口众多,广播是最有用的。我希望你的人民很好地理解这一点。如果你与人接触并交流感情,你就能创造一个强大而无与伦比的国家。”
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改变了世界。他使信息在海洋中迅速传播成为可能。马可尼访问交通大学的科学精神和魅力立刻感染了一个20岁的中国青年。不久,张旭在宿舍贴了一张马可尼的大照片,希望能激励自己像他一样充满活力和前途,心中也有一份对广播事业的向往。
三年后,1936年,张旭以优异的成绩被公费留学美国。通信工程是他唯一的选择,专攻新兴的长途电话通信方向。他的学习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美国学习4年后,张旭在同学眼中一直是“硬汉张郎”。他为自己设定了“四不”原则——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跳舞。他还告诫自己“不要游手好闲,不要失去青春,不要痛苦”。这形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高思考,低生活”,翻译成中文为“努力思考,简单生活”。
张旭保持着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的习惯。当他来到美国时,他在宿舍里贴了一张三个人的大照片——除了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电报发明家莫尔斯和电话发明家贝尔。
张旭还喜欢各种各样的格言和中外著名专家的格言。他认为这可以使一个人修身养性,努力学习,激励一个人不断进取。直到晚年,他总是在PPT学术报告的最后一页展示他著名的座右铭——“高思考,低生活”,鼓励年轻学生努力学习,过简朴的生活。
正是在不断的自我鼓励下,张旭在美国学习期间掌握了世界通信科学技术的前沿发展,为他开创中国的通信研究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跟前沿的领导者。
1940年,张旭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带着向美国学习的先进传播理论和技术,满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一年后,他被聘为母校交通大学教师,开始了漫长的科学和教育之旅。
回国之初,张旭将在美国学习期间形成的一套设计实验报告汇编成《电信网络设计》一书,并出版发行,供通信领域的同仁学习。在交通大学的平台上,他主持了无线电工程、长途电话工程、无线电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开创了中国通信科学教育的先河。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每隔几年,颠覆性技术就会有新的突破。然而,在当时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国,似乎不可能跟上通信技术的发展。
然而,当后人回顾中国通信业的发展轨迹时,他们会突然发现张旭的身影从未真正远离过前方。
20世纪50年代,张旭编著出版了《长途电话工程》、《无线电工程》、《多路载波电话》等教材和科技工具书,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后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响应当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生产”的号召,他还到上海通信设备厂讲解载波和长途电话的设计原则,直接为生产线服务。
20世纪60年代初,当半导体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达到实用阶段时,被任命为成都电信工程学院(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教师的张旭率先开设了“晶体管电路”课程。张旭编辑出版的《晶体管电路分析》和《载波机晶体管电路计算原理》成为国内第一部填补该领域空白的教材,从而加速了我国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型通信载波机的过渡进程。
随后,数字通信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有取代传统模拟通信的趋势。根据情况判断,张旭转向教学数据传输,并翻译出版了《数据通信原理》、《数据传输》、《通信传输系统》等著作。
60多岁的张旭从未停止关注和介绍国外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光纤通信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张旭希望这项新技术能尽快“为我所用”。他专门为研究生开设了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并很快编写出版了相关专著。
1988年,张旭带领中科院技术部“通信合理结构”课题组,提出了“按照商品经济规律改革我国通信管理*”的专题研究报告,并提交国务院,从而引发了中国通信领域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在几十年的通信科学技术教学和研究中,无论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还是更新教材、更新载波通信设备,还是从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过渡,无论是微波通信与光通信的融合,还是电子通信向光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张旭的足迹随处可见。他一直引领着中国通信行业的步伐。
张旭的早期学生评价说,张旭为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传播工作者的修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个值得尊敬的“伟人”
张旭的人生要求不同于学术上的与时俱进,而是“古朴”。一双老式的中国布鞋和一套半旧的中山装是他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不变的“衣柜”。
张旭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人,他照顾好他所关心的成千上万的学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将院士津贴和部分捐赠收入用于在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设立“张旭奖学金”,帮助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有趣的是,在奖学金开始的时候,他曾经规定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是不允许谈恋爱的,这成了一个在校园里流传了一段时间的有趣故事。
在晚年,张旭会经常回顾过去。他称之为“怀旧”。他还认为,缅怀过去对推进学术工作和提高道德修养大有裨益。
在张旭的《回忆往事》中,一些尘封的记忆被唤醒了。他记得他年轻时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们俩在193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同一个研究所。他们还在1936年去不同的大学学习,并在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这位同学留在美国学习,我回到工作岗位,两人分居,彼此分离,失去了联系。”
许多年后的一天,张旭从报纸上得知这位“好朋友”已经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许多荣誉。分离40年后,朋友们来到中国,他们有机会再次交换电话。
张旭的“朋友”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1996年底,张旭给远在美国的吴健雄夫妇寄去了一张新年贺卡,并附上了一篇题为“努力工作弥补工作的不足和长途跋涉”的文章。
他在那篇文章中写道:“在科学路上的10,000米赛跑中,我从和这位老同学相同的起点出发,但这位老同学跑得非常快,第一个到达终点线,赢得了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至于我,我远远落在后面,不能赢得任何奖牌。然而,在跑在我前面的老同学的影响下,我鼓起勇气,尽力坚持到底,决心完成10,000米赛跑。这就是所谓的体育精神。”
在“科学轨道”的前半个世纪,张旭培养了近1000名高水平的科研和教育人才,翻译和写作近900万字。
1997年7月7日,香港《文汇报》全文刊登了张旭的科研成果和照片。被誉为“光纤之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曾评价张旭为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不遗余力,不愧为“中国通信业的伟人”。(原名张旭院士的“科学万米跑”)
《中国科学新闻》(第六版,2013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