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长春师范大学:和一个乡村擦出的脱贫“火花”

科普小知识2022-07-13 14:49:17
...

作者:包胜华,本报记者,《光明日报》(2017年1月15日,01版)

吉林省长岭县30乡吴厝村的粮食和大米加工厂在“启动”的命令下,改变了往日的平静,人声鼎沸,机器轰鸣。谷物和大米加工厂的开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摆脱贫困和致富的希望。

"光是卖小米,我今年就增加了很多!"村民孙建国向记者做了详细的核算:加工厂直接从老百姓手里收粮,每公斤小米比往年多卖15美分,共种植4亩土地,增收1000多元。“我听说加工厂现在缺人。我打算在这里工作。我一年能多挣几千美元,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孙建国说道。

在一个偏远的贫困村庄,你从哪里得到钱来建造这样一个标准的谷物和大米加工厂?"去问长春师范大学的辛老师."村民们笑着说。记者找到了在机器边忙碌的辛老师,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吴厝村是长春师范大学的精准扶贫村。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筹集了2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粮食和大米加工厂,允许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参与生产,支持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以资本和土地股份的形式获得收入。

辛老师,名叫辛淑泉,参与了加工厂的建设。“加工厂现在有四条生产线。这家油炸店每小时可以加工900公斤葵花籽和600公斤花生。小米加工车间每小时可以加工1000公斤小米。这是一种真正的有机产品。包装出口后,可以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实际收入。”辛书泉说。

长春师范大学经过两次深入调查,决定建立粮食和大米加工厂。第一次调查是在吴厝村逐户进行的。2016年初,长春师范大学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经过实地走访,确定209户贫困家庭需要救助,333人需要救助,其中62%年龄在50岁以上、16岁以下。许多人因为疾病或残疾而贫穷。第二项调查是这些贫困家庭能做什么。吴厝村盐碱土地多,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收入低。然而,该地区种植的杂粮和豆类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良好的声誉。针对这种情况,长春师范大学采取了当地弱碱性瓜子,绿豆,小米等。作为扶贫的重点。

长春师范大学正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全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使村民能够有组织、大规模地种植独特的农产品。学校将研究小组开发的“大黄蜂”运送到田地里,并给它们授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学校在暑假期间派学生到该村进行社会实践,分析该村的土壤和地下水质量,为发展新产业帮助穷人积累第一手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仅在合作社工作,19户贫困家庭的收入就增加了近4万元。

适销对路的产品鼓舞着人们,为什么他们不能有谷物和大米加工厂?结果,长春师范大学动员了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使粮食和大米加工厂的机器正式运转起来。从准备到正式生产,另有15户贫困家庭通过工作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

一所大学和一个贫困村庄创造的财富“火花”照亮了农民的未来,感染了年轻一代。从听说长春师范大学在她所在的村庄实施了精准扶贫的那天起,兰春蕾就下定决心申请她认为最接近的大学。经过努力,兰春雷顺利成为长春师范大学小学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感谢学校对我家乡人民的帮助,也感谢学校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兰春雷说:“我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学校和社会,让农村的未来更美好。”

(本报记者包胜华)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