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镜头下的心理救援队:他们为一线带去了“心理疫苗”

科普小知识2022-07-13 15:06:42
...

一名40多岁的确诊男子拒绝进食、喝水、睡觉或进入医院病房,重复着“我想去”。这是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病学教授、联合干预组副组长李静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指出疫情期间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

“适度的紧张能让人们做出理性有效的反应,但过度的紧张会‘适得其反’,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抵抗力。”心理学家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这种身体抵抗力正是最好的“疫苗”。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心理咨询非常重要。早在2月3日,*政治局常委会议就研究了下一步的防疫工作,强调及时加强心理疏导,搞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防疫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那时起,从**到地方*,心理救援队被派往湖北和武汉,把心理“疫苗”带到防疫和控制的前线。

镜头下的心理救援队:他们为一线带去了“心理疫苗”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支持的11支医疗队在武汉第一医院开设了“天使港湾”心理放松减压工作室。

3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心理救援队的一些专家,并选取了他们亲身经历的四组典型场景。通过这些镜头,我们可以看到疫情给患者和公众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心理咨询的及时介入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一号摄像机:

“国家”专家的一句话治愈了病人的“心脏病”

在武汉金印滩医院,一名危重病人在确诊后被直接送入重症监护室。经过江苏医疗队成员的精心治疗,他已经基本康复。然而,病人总是认为留在医院仍然是“最安全的”,并拒绝出院。

这似乎有些极端。在许多医务人员看来,大多数病人无法忍受病房里的“抑郁”。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大学医院副院长邱海波到病房与患者“交谈”。他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邱海波说,“你没事。你很快就会康复并出院。”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句子完全消除了病人的疑虑,并同意搬出重症监护室,把“生命胶囊”给其他急需治疗的病人。

专家认为,患者的心理受到了创伤,邱海波正以“国家”专家的身份迅速成为最可靠的人。通过心理咨询,他的“心脏病”得到了缓解。

山东省第九医疗救护队队长韩告诉记者,随着疫情的持续,患者和医务人员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心理恐惧和恐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最强的免疫力,所以心理干预也将成为这种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静教授还认为,“如果患者的心脏病得到缓解,治疗将会更加有效。”

摄像机2:

他微笑着竖起大拇指。

“别担心,死了,累了!”这位50多岁的垂危病人把这七个字歪歪斜斜地写在纸上。这些令人沮丧的话使马燕的眼睛湿润了。她一边慢慢开导老人,疏导情绪,一边拨通了病人家属的电话。第二天,当他看到病人在工作时,他微笑着给了马燕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

这一幕有一定的代表性。近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对226例新诊断肺炎住院患者进行了睡眠和心理评估。结果显示,高冲动风险占3.2%,中重度失眠占26.4%,中重度应激占10.5%。

“我们希望通过心理治疗和身心治疗,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最终会完全恢复。”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联合心理睡眠干预小组组长肖明说。为此,他们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成立了新的冠肺炎流行心理睡眠联合干预小组,通过睡眠心理评估和统计分析、分层分组和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关注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心理健康。

镜头下的心理救援队:他们为一线带去了“心理疫苗”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联合心理睡眠干预组组长肖明与患者进行了交流。

王长春是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作为海南的第一位顾问,她参与了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工作。她告诉《每日科学》记者,参与心理援助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实现“有限的目标、友谊和移情以及资源导向”。

镜头下的心理救援队:他们为一线带去了“心理疫苗”

王长春,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教师工作。

“有限的目标是,心理顾问主要帮助来访者解决和处理由流行病引起的心理问题,并且只在其能力范围内为实际问题提供可靠的建议。友谊和同理心是指心理咨询师需要给来访者一种与他在一起的感觉,并把自己放在来访者的情感中。资源导向是指帮助访问者实现自己的优势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资源,并帮助访问者调动资源来有效地处理问题。

显然,马燕运用了“启发老人”和“说服家庭成员”两种策略来充分利用“友谊、移情和资源导向”。

摄像机3:

我和家人通过视频来缓解压力。

一首舒缓的欧洲古典音乐来自湖南癌症医院的会议室。这是医院精神保健科为湖北省距离疫情400公里的一线医务人员所做的“隔离空调压力”。一些参与咨询的医务人员已经患有失眠、轻度抑郁和焦虑。

“重症监护室里的死亡人数相对较多,这将导致沮丧和内疚。每天下班后,每个人都必须独自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负面情绪只能被自己接受和消化。”湖南省医疗队队长张说。如何解决?在湖北呆了40天后,湖南省中医院的医生姚转到了三家医院。他直截了当地说,痛苦和疲劳算不了什么,但精神压力特别大,“我每天都和家人一起拍视频来缓解压力。”

治疗任务繁重而艰巨,“医院-酒店”的两点一线生活,饮食和气候的变化,以及与家人和朋友的距离,是湖北所有救援人员不得不面对的“不适”,如紧张、焦虑和孤独。

记者了解到一个案例,在该案例中,一些湖北救援队成员甚至在2月下旬看到食物时感到恶心和呕吐,并且不能吃任何食物。他们一直通过输液补充营养。无锡市心理援助医疗队队长张国福表示,此次疫情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心理创伤,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他们都需要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干预,上述依靠营养输液的队员当晚出现了高质量的失眠。他们第二天也吃了东西,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镜头4:

我不认识你,但我感谢你

黄,江苏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被病人的举动感动了。二月下旬的一天,在查房时,一个病人在床边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我不认识你,但我感谢你。”

霍深山医院精神健康小组的副主任李光耀完全理解这种温暖的环境对医疗护理或病人的重要性。他告诉《每日科学》记者,“我们精心设计和布置了每个病房的气氛,并在纸上写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话,贴在病床前、病房走廊等醒目的位置,为病人创造一个温暖积极的能量环境,让他们振作起来。”

心理学家、湖北省第九批医疗队成员于小冬认为,焦虑往往源于不透明和不理解。

“有一次,病人出院后,被告知去第二隔离点继续隔离。”在患者设立的微信群中,讨论的焦点是:隔离点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洗澡,如何安排饮食,需要带什么东西等。他们的焦虑源于他们对第二个隔离点的无知。于小冬说,“我们从当地卫生和健康委员会那里了解到信息,并将其传递给病人。我们不仅缓解了彼此的焦虑,而且他们也更好地理解了*的要求。”

随着疫情的发展,治愈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下降,使社会各阶层的心态进入了相对理性、平静和稳定的阶段。然而,在早期阶段,心理援助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一刻,他们不能放松,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去赢。

健康的头脑是最好的“疫苗”

王言彬

时间到了三月中旬。

治愈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但现在还不是轻视它的时候。由于疫情尚未结束,许多问题仍有待科学回答,疫苗正在研制中。

自1月23日武汉“关闭”以来,战争疫情已经开始,已确诊病例超过8万例,治愈病例近6万例。这有多有效?总书记的关注、**的强力调度、各省的紧急援助、全国的团结以及无数人的“倒退运动”都是战争流行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月3日,*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关怀。心理援助小组以这次会议为节点,进行了有力的干预,为防疫战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中心的一项调查,从除夕到春节,在参与调查的11055人中,流行的主流情绪是相对强烈的担忧(79.3%)、恐惧(40.1%)和愤怒(39.6%)。可以说,在这场战争流行病中,我们不仅需要预防和控制病毒,还需要预防和控制心理恐慌和焦虑。

心理恐慌和焦虑压力是心理问题。心脏病需要用心脏药物治疗。对病人和公众来说,心理援助既必要又重要。

“一提到癌症就变色”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这意味着癌症可以完全摧毁一个人的思想。在被治愈之前害怕是多么可惜啊。在病人层面,他们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们完全理解了压力。但是国家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力量带来了今天的高治愈率和低死亡率。我们必须有信心和能力创造更多的奇迹。

此外,在公众层面,“受惊的鸟”心态也令人担忧。在疫情爆发之初,人们经常忽略病例数量,对周围的趋势保持高度警惕,并陷入过度恐慌。有些人一直在看专家的演讲,跟随同样的趋势,盲目地参与“抢购”。这些极端的想法或者非理性的情绪会蔓延开来,让周围的人感到害怕。长期以来,人们担心精神崩溃和身体崩溃。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病学教授、联合干预小组副组长李静说得好,“患者的心脏病得到了缓解,治疗将会更加有效。”心态是“第一免疫力”,是最好的“疫苗”。我们期待科学家开发疫苗来保护我们的生理健康。我也期待在我的身体里制造一种“心理疫苗”,在精神层面上支持我们。

蛰过后,温度会真正变暖。穿过寒冷的季节,我们终于迎来了春天。来武汉吧!为中国欢呼吧!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