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教育报:学术休假能否“休”出正果

科普小知识2022-07-13 17:09:32
...

短暂的五一假期过后,高校教师回到了紧张的日常工作环境,备课、上课、做项目……与此同时,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赵冬梅坐在哈尔滨家中的电脑前,平静地修改着提交给一个*国际会议的学术论文。

冷静思考,一丝不苟地写论文——这是赵冬梅梦寐以求的学术境界。这种状况今年已经实现,这要归功于去年年底北京语言大学引入的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包括赵冬梅在内的15名教师将获得为期一年的学术假,以“访问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在2004年首次提出学术休假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过去十年里,这一制度的推广是如何促进教师的学术发展的?存在哪些障碍?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能否真正得到缓解,学术创造力能否得到激发?记者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原产地:外国产品登陆中国

平均来说,每周有16个课时,在周一和周二晚上,有4个课时的在线教学。除了教学和备课,还有学校的事务性工作,以及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年复一年地回忆以前的工作,赵冬梅感觉像一个旋转的陀螺。

“我们的一线教师基本上每周有14到16个课时,他们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北京语言大学人事部副主任王旭告诉记者。

这种工作节奏是许多大学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真实写照。大量对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日常教学、科研评估等任务和考试使得教师的职业倦怠日益加重,难以抽出时间整理自己的学术积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然而,对于大学教师这样的高素质群体来说,这种内部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赵冬梅是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协会和汉语教学现代化协会的成员。这两个社团是对外汉语领域的*社团。他们每年或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会议,并利用其成员提交的论文。赵冬梅总是想提交一份完美的论文,但时间总是被各种课程、加班甚至琐事所挤压。他只能找到零碎的时间来写手稿,“最后匆忙交上来”。

国外大学早已捕捉到大学教师的类似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1880年,哈佛大学启动了学术休假制度。工作7年以上的教师可以带半薪休假。在接下来的100年左右,学术休假开始在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化。也就是说,大学和研究机构被要求允许教师或研究人员在全薪或减薪的情况下外出一段时间“充电”。所有教师都有权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申请学术假。实践证明,在国外高校,学术休假制度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积极性、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开始引入该制度。

1996年,教育部制定了“春晖计划”,即通过学术休假“灵活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000年底,“春晖计划”被列入海外学生回国休假计划。因此,列入该计划的第一批学院和大学获得了“福利”。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承担各种项目的大学相继提出了实施学术休假制度的设想。

与此同时,《2002-2005年国家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校应实行学术休假制度。2012年,教育部还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及建立教授和副教授学术休假制度。

2012年4月29日,吉林大学启动了《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明确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并提出“享受学术休假的教师应从有教学岗位的教师中选拔,学校每年选择20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休假期限为一年”等具体内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13年12月12日,北京语言大学人事处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北京语言大学实施学术休假制度办法(暂行)》,内容涵盖学术休假制度的数量、待遇、时间、条件、申请程序、管理等方面。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十多年来最详细和开放的学术休假制度的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洪肯定了中国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价值。“第一是减轻教授们的压力,第二是让教授们专注于科学研究,第三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洪文成说:

现状:一个“熟悉的陌生词”

那么,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实施学术休假的现状如何?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休假只是一个“熟悉和陌生的词”。

据了解,2004年第一批提出实施学术休假制度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清华大学至今尚未形成具体的实施细则,中国人民大学尚未基本实施,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由于没有出台实施细则,也没有实际实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一名教授告诉记者,该校没有发布相关文件,甚至作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教育系也没有开展学术休假,没有教师享受学术休假待遇。

200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从2004年一些高校高调宣布实施学术休假制度开始,到2009年的五年里,中国真正享受学术休假的人数为零。

但是,2012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引入了学术休假制度的吉林大学,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总体框架,具体细节还不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术休假制度的推广。

今年3月,在北京语言大学正式开始实施学术休假制度后,第一批15名申请批准的教师开始享受学术休假制度。其中,有9名讲师、5名副教授和1名教授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学术休假的大学教师。

与以往各大学对学术休假制度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在北余休假的15名教师享受着目前的状况。

这次为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会议准备论文,赵冬梅在去年12月接到会议通知后,开始陆续收集资料。她三月份开始写作,四月底结束写作。在此期间,她经历了从结构到词汇的反复修改。现在,她仍在对每个字进行最后的推敲。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思维的深度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赵冬梅说。在此期间,赵冬梅还和年迈的父母在三亚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寒假。

当我接到记者的电话时,正在享受学术休假的中国北方语言加速学院讲师杨辉正在参加教材编写会议。“自从2002年来到学校,我就一直忙于日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我没有机会冷静下来考虑这件事。这个学术假期,我想整理一下我的话题,完成手头一些教科书的编写。”杨慧珍说:“我非常满意有这样一个机会。”

许多大学教师也对这样的学术假期机会表达了“羡慕、嫉妒和仇恨”。不久前,赵冬梅曾参观过她的母校南开大学。她的老同学现在是南开大学的一所学院的院长。当她了解到赵冬梅享受的学术休假制度时,她很羡慕,甚至询问了具体的细节,看能否给南开大学提些建议。

可以说,从十年前到现在,学术休假一直是一个看起来很漂亮的制度,但迄今为止,真正喜欢它的老师很少。

记者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术休假制度实施办法(暂行)》第三条中看到,“各单位享受学术休假的人员数量应控制在本单位实际工作人员总数的8%以内”。北峪有300多名教师。根据这个比例,申请学术假期的教师人数应该达到24人,但事实上只有16名教师申请,申请学术假期的教师基本上有机会。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看起来美丽、教师们期待、教师们享受机会的系统却遭到许多教师和大学的冷遇呢?

困境:为什么啦啦队赢不了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熊丙奇的说法,教师们赞成学术休假制度但不购买它的原因显而易见。

“首先,根据我国高校教师的‘工资+津贴’的工资制度,许多教师不得不依靠课题来获得津贴。因此,即使有学术休假制度,恐怕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不敢享受它。吉林大学选择了哲学社会科学来实施这一制度,在这方面可能会有所考虑。”熊丙奇说。

然而,对于有大量课时的文科教师来说,课时的缺乏也会导致收入的急剧下降。为此,我们决心每年为朝鲜语言贡献200万元人民币,该语言有一个良好的学术休假制度,并为在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基础上享受学术休假的教师每月额外提供1500元人民币。

即便如此,休学术假的教师仍将比上学的教师挣得少。“我们有住房的教师更好,收入少一点对他们影响不大,但对于那些仍需偿还抵押贷款的年轻教师来说,这是决定他们是否申请学术假的一个重要因素。”赵冬梅说。

在洪看来,教书、参加评奖、申请课题、为学生辩护、帮助学生修改论文、参加各种会议和其他日常工作是教师难以找到替代者因而不敢也不能休学术假的更为关键的原因。

相比之下,赵冬梅非常幸运。“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我带来的学生刚刚毕业,一位女同事帮我接手了高级班的综合汉语课程,所以我满怀信心和勇气申请了学术假。”赵冬梅说。在她这边,虽然许多老师想申请,但他们出于各种原因放弃了,有些是因为手头有一个话题,有些是因为没人上课,有些是因为他们还在攻读研究生。

对杨慧珍来说,申请学术休假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所有加速的大学都是短期教学,休假不涉及延迟教学,也没有连续的学生工作。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袁西刚认为,间接束缚教师学术休假热情的是一个快速成功和立竿见影的大环境。“从整个社会到高校,总的想法是追求更近期的目标、论文数量、课题数量...这些评价对教师的重要性,以便他们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袁喜刚说道。

与此同时,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高校也遇到了许多质疑。

当吉林大学在2012年引入学术休假制度时,社会各界纷纷质疑:为什么只有教授才享受学术休假?为什么是20岁?当北京语言大学引入学术假期时,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学术假期会变成"学术假期"和"学术福利"吗?在短暂的学术假期后,它真的能减轻教授的工作倦怠,激发他们的学术创造力吗?

社会和媒体的条件反射性提问常常困扰着高校,即使他们伸出了探索的脚步,他们也常常犹豫不决,甚至最终会离开。

对此,洪表示,高校在实施该制度时,解释不多,宣传不够,公众对该制度知之甚少。许多问题是由于沟通不充分造成的。

“此外,从制度的角度来看,目前的人事制度和新的改革之间存在冲突,至少不是协调。如果旧制度没有得到调整,引进新的学术休假制度将不可避免地遇到阻力。”洪文成说:

改进:支持措施加上良好的社会沟通

为改善我国高校学术休假制度的生活条件,洪认为的配套措施应先行完善。

“谁来代替休假的老师?有什么限制?在假期中,你如何履行教授参加的学术委员会成员的职责?假期期间如何扣除工资?谁付账,谁管理,谁监督,谁评价...在引入该系统时,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以科学合理的细节来解释。”洪文成说:

熊丙奇说,国外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成功运行有三个制度支持:一是终身制,二是年薪制,三是学术界。目前,国外许多大学实行终身制,在许多学校中,终身制是副教授以上的职位。

“与终身制相对应,学校支付教师的年薪。大学教师通常不担心他们的生活。他们将面临一定的评估,但他们不需要拿论文、话题和资金来兑现他们的工资。相反,他们将按照约定领取年薪。这一体系允许大学教师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同时仍能在教育和学术上获得很高的声誉。”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学术界在取得上述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对教师进行同行评价和学术共同体管理。教师不是受任务驱使去做研究,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追求学术理想。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允许科学研究或项目团队不会因为某个老师的离开而无法运作。

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袁西刚一直关注着学术休假制度的进展。他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建议教育部出台专门文件和规定,建立高校学术休假制度,以保证这一制度。同时,学术休假制度将纳入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学术假所需经费主要由教育部和学校承担,教师所在的研究小组可以补充配套设施。

此外,洪认为,引入学术休假制度的大学应善于向社会传达改革的背景和目的。“许多东西放在桌子上总比盖上盖子好。否则,只会增加公众的怀疑。”正如王旭所说:“社会上有些声音不了解我们,但我们愿意接受公众的监督。事实上,我们只是想为一线教师做点什么,这样大量的一线教师就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中腾出时间来学习。我希望你能理解这个系统,然后认同它。”

专家们也澄清了各行各业的各种疑虑。

首先,大学教师有必要休假吗?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林杰曾带领研究团队采访了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询问他们的专业发展情况。大多数受访教师渴望尽快建立一个学术休假制度,以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袁西刚和其他专家是这一体系的坚定支持者。“高校不是普通的研究机构。他们需要安静而简单的氛围来产生想法。在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中,教师无法安下心来积累知识。从长远来看,大学教师需要学术休假制度。”袁喜刚说道。

与此相关,谁能享受学校的学术假期?享受学术假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学校教师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洪认为,在高校引入学术休假制度时,应该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例如,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北京语言大学采取了包容性政策,规定教授基本上可以享受一定年限的学术休假。与吉林大学规定只有20名教授才能享受这一制度相比,这显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反响。”洪文成说:

其次,学术休假是福利还是权利?

袁西刚认为,把学术假期理解为“假期”太庸俗了。学术假期不是真正的假期或福利,而是要求教师真正冷静下来,做出真正的知识。

洪还表示,根据国际惯例,学术假期不在教学之列,强调科研。因此,只要在申请报告中增加一个项目,即今年预期的科研成果,就可以避免“休假”的嫌疑。“学术离开,修复是身体,还是修复是心脏?为什么不称之为假期呢?显然,学术这个词非常重要。”洪文成说:

在这个问题上,赵冬梅的话代表了所有享受学术休假制度的教师的衷心祝愿:“这样的机会只能让我整理过去十年的学术积累。我怎么可能愿意利用这段时间去度假呢?我相信所有的大学教师都有这样的自律。”

第二,如何在后期评估学术休假?

王旭告诉记者,在第一个实施周期后,北宇将对“学术休假制度”进行评估,并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整,以确保该制度的正确定位。洪提出的科研成果预期的“他律”形式和提出的大学教师自律的“自律”形式也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关于中国学术休假制度的未来,熊丙奇说,很难通过大学教师的单一学术休假来实现学术研究。有必要对高校科研管理*和治理结构进行深层次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高校的学术环境和教授的生活条件,促进学术休假制度的发展。

什么是学术休假?

“在米迪有一条古老的河流,是西亚的一个古老的国家。这条河连续流了六天,第七天就停止了。”从这个希伯来神话中,一些学者找到了学术休假的词源。今天,学术休假坚持了这个词的原始精神——每隔一定的年数,研究人员出去休息一年或一小段时间,在全薪或减薪的条件下学习、休息或旅行。其目的之一是通过调整状态来激发研究人员的创造力。

学术休假是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及其对教师国际化的需求。它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发起。实践证明,该系统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士气、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原标题:学术假期“离开”能带来积极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