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技期刊现状:影响因子还不高 缺好稿

科普小知识2022-07-13 17:23:38
...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8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是对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首次全面系统的分析。蓝皮书还就如何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总数已达5020种,英文期刊的增长速度明显。

《蓝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经营的科技期刊总数已达5020种,涵盖科学、工业、农业和医药等各个领域。其中,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近年来一直在加速增长,2010年至2016年间,302种英文科技期刊中有99种成立。

"中国的科技期刊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时期。"“蓝皮书”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格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科研经费的持续大幅增加,中国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实现了快速增长,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蓝皮书还分析了5020种科技期刊的管理、主办和出版情况。据统计,中国科技期刊的主管、组织者和出版商分散在各地,共有1375名主管和4381名出版商。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1.15种期刊,4205个出版单位只出版一种期刊,占期刊总数的83.75%。

在数量和影响力方面,基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蓝皮书统计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1200种期刊的平均文章量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52.19篇下降到2016年的215.72篇。然而,与此同时,这些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素略有上升,年均增长率约为5%。

蓝皮书还定量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状况。例如,通过对中国SCI(科学引文索引)发表的国内外论文的研究,发现2007-2016年同期中国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1.68%。同时,中国SCI期刊论文的“被引影响力”为5.86,占同期中国SCI论文“被引影响力”(12.80)的45.78%。由此可见,我国SCI收录期刊论文的产出规模和影响力仍然相对较低。

蓝皮书显示,我国主要学科的大部分高水平论文都在国外期刊上发表。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机构在SCI上发表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仅*国SCI论文总数的9%。此外,同期发表在中国SCI期刊上的论文总被引量仅*国论文总被引量的4%。在一定程度上,这表明中国作者在国外SCI期刊上发表了大部分优秀论文。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学术水平稳步提高,涌现出一批代表我国学科优势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但与此同时,由于国际期刊出版机构对中国学术资源和市场的日益关注,中国本土科技期刊在学术影响力和自主发展方面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王恩格说。

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难以满足科研产出的需要

“总的来说,中国的科技期刊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期刊学术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出版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目前,中国在科技期刊数量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国。但是,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科研产出的需要,与科研发展的总体水平不相适应。”......这是《蓝皮书》对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总结。

王恩格说,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发展规模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蓝皮书》显示,中国科技期刊总体上仍处于“小、散、弱”的小作坊时代。集体化建设步伐缓慢,市场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经济。即使一些期刊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也大多处于从属地位,难以改善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期刊运营。

这与中国现行的期刊管理*有关。王恩格说,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实行主管、主办、出版三级管理*。由于主管组织者的多样性、多个部门对科技期刊的交叉管理以及自身产权和职称归属不清,办刊资金更多地依赖于上级拨款、补贴或出版费收入。很难促进出版资源在监管者、赞助者、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整合。

“科学期刊的质量也与一个国家自身的科研实力密切相关。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广大科研人员的信任和支持,依靠自身科研实力的提高。”王恩格说。

与此同时,王恩格表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技期刊已有数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而中国科技期刊的正常发展始于1978年。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和飞跃只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建立期刊的影响力和可信度需要很长时间,并形成成熟的运作、管理和传播模式。”

高质量稿件的缺乏一直是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而现有的科研评价取向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

蓝皮书分析指出,虽然我国部分学术期刊已进入国际一流期刊行列,但大多数中国学术期刊在知名度方面仍无法与国外期刊相比。科学家需要在国际主流英文期刊上发表声誉较高的论文,才能被同行认可。因此,国内优秀的研究人员很少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他们的优秀成果。

有专家表示,目前的科研管理过于强调SCI等国外数据库的评价导向。一些学院和大学还高度奖励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这些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质量稿件的外流,进一步挤压了国内高质量期刊的空间。

要求建立合理、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正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中心。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世界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纪录的高地,必须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科技期刊。

专家表示,高质量的期刊还可以引领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利用世界各地的科学资源,这是科技话语权的重要体现。“自2015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上到下支持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国家财政对期刊的投入也显著增加。王恩格说。

2013年,中国科协启动了《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计划》,重点加大对国内英文期刊的支持力度,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应对优秀论文外流等问题,2015年11月,中国科协会同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支持中国各类公共基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在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以利于国内学术界的首次获取和利用”。

有关部委和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支持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2016年5月,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由原来的“20篇,含国内期刊不少于5篇”调整为“30篇,含国内期刊不少于10篇”。国内期刊论文数量需要增加,比例从1/4增加到1/3。同时,第七届中国科学院主席团第二十次会议决定,从2019年开始,院士候选人的10部代表作品中至少有一部应在优秀中文期刊上发表。

《蓝皮书》还呼吁为科技期刊建立合理、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针对分散化和同质化问题,《蓝皮书》呼吁在出版机制改革中加强学科与区域的结合,努力实现同一主办单位科技期刊的集约化管理和规模化发展,以学科集群的形式增强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

蓝皮书还认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充分了解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有优势和特点,将有助于科技期刊从‘借船’走向‘造船’。”王恩格说。

阅读更多

访王恩格、高福:办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发布

聚焦科研:中国科技期刊的“内忧外患”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综述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