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波: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明亮的画面/视觉中国
明亮的画面/视觉中国
[论教学,中国特色大学之路]
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这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大学要建在中国”。我明白,“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扎根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源头去谈“双一流”建设将偏离正确的轨道,不可能取得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必须把握四个关键点。
1.建设“双一流”的前提是中国特色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流大学有共同的特征,也有更鲜明的特征。对我国高校来说,坚持以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为核心,就是要扎根中国办大学,积极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中国*的执政,服务于中国特色*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体现大学在服务中的价值追求。
这条道路和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主要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这是高校发展的根本保证。以*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精神的思想基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育人的独特优势;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领导*的核心。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大学治理的基本支撑。这些方面明显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大学。从根本上讲,高校要全面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切实肩负起修身养性的核心使命,真正解决培养谁、怎样培养、为谁培养的根本问题。
2.建设“双一流”必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是国内外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从标准本身来看,单一孤立的指标很难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全貌,尤其是人才质量和治理结构。它应该通过数量指标来反映,并且应该防止它是片面和绝对的。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学科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避免僵化的统治者。从学校的历史传承和定位来看,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中国大学的使命和任务与国外大学有很大不同,大学必须按照不同的层次和类别进行评估。
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评价指标应该是什么?有三个因素值得注意:第一,人才培养质量应作为首要标准。一所大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优秀。一流大学应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其中不乏学术大师、产业人才和政治家。二是把生产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公认的成就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大学的使命。一流大学的成就应以解决世界科技前沿问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答和解决区域产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多种形式体现出来。三是以形成的显著影响为最高评价。一流大学的影响力来自于大学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这体现在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趋势的引领。我们应该从长远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大学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特别强调以一流的本科教育为评价取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是本科。没有高质量的本科课程,建设一流大学缺乏基础。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在领导、师资和资源投入方面有充分的保障。
一般来说,“双重一等”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一个坐标系,而不能“为自己说话”。在构建中国“双一流”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普遍做法,加快在可比领域、可比指标上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赢得国际认可和尊重。然而,中国的大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它们不能由外国排名指标来引导,也不能简单地应用和完全依赖。“双一流”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国际排名来判断英雄和成败。关键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解决国家和民族面临的问题。这是我们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3.建设“双一流”,要促进两所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协调发展。
要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与建设一流学科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建设一流的大学,首先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学科化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流学科的建设。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度机制的顺畅运行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一流大学的整体环境,就不可能建立一流的学科。
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协调,加强统筹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大学的差异化发展。对于一所综合实力雄厚、拥有一批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来说,可以进一步凸显学科优势,以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办学基础扎实、多学科实力明显的大学,可以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对于那些办学实力不强、学科水平较高、暂时未被列入“双一流”建设的大学,应针对自身特点,寻求学科突破。有些还可以探索“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进行建设。
归根结底,“双一流”的建设重在质量和特色,决不是规模和数量的比较。一流大学不一定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优秀、专业和特色的学校也可以是一流的大学。争取一流不是争取“全能冠军”。如果只抓“大而全”和“小而全”,没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我们就失去了争创一流的优势。
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学科选择性发展,有所作为,无所作为。没有很多或所有的学科,但有特殊和强大的学科。关键是要建立一个与学校的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专业学科群,减少“平淡”,建立更多的“高峰”。学校要支持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大力推进跨学科融合,特别是要建设一批新兴学科和跨学科,支持国家的迫切需求、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在具体操作中,要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支撑学科生长点。要克服“唯学科论”的倾向和“撒芝麻盐”的倾向,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用好前沿的钢材,形成学科发展优势、多元化发展、共存共荣的良好局面。
4、“双一流”的认可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建设
“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2020年、2030年和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的目标。这不仅是我国高校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两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进行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也是高校启动新一轮全面改革和内涵发展的难得战略机遇。
“双一流”高校的选拔采用竞争选拔、专家选拔、*选拔和动态选拔的方法。它是为了识别“双一流”的高校而不是“双一流”的身份。“四个选择”的核心仍应体现公平竞争、纪律基础、绩效杠杆和改革动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专家委员会的战略咨询作用,而且强调*应根据地区、类型和国家战略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双一流”的建设从方案设计一开始就强调它不是一个终身系统或固定系统。绩效评估应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所属的大学和地方大学在选拔资格和选拔条件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在公平竞争中,他们体现了扶优扶新、扶贫济困的原则,引导大学分类发展,树立自己的特色,争创一流。
学校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认识,不要简单地把“双一流”建设看成是“发帽子”、“送审稿”、“发钱”,而应该有所作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自己的建设成果在国际高等教育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制定合理的施工目标。基于学校现有的基础,我们不应该盲目地互相比较或通过贪婪来寻求完美。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可以充分考虑国际竞争,应用学科可以考虑国家需求和国际比较,人文社会科学可以注意其在思想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改进我们的思维和立场。重点是反映国家的意愿。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齐头并进。建设计划不能变成科学研究计划。学科建设不能被视为一项任务。争创“双一流”不能被视为一种一般性的学术竞争和实力竞争。我们要创新和完善*机制。注重改革,有效扭转单纯依靠增加投资的粗放式发展局面,通过改革提高建设效率。同时,要建立决策和运行机制,推进“双一流”建设,将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破解制度障碍,释放学科自身发展的活力。我们应该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双一流”不仅是一个突破性的工程,更是一个领先的示范工程。“双一流”建设应与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和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规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要充分认识并承担起领导和带动的责任。
(作者: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上一篇:男性保健不可忽略的8个关键点
下一篇:农业改变狗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