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筑牢创新之基:从973计划说开去
每年诺贝尔科学奖颁发的时候,都是新一轮讨论“中国人什么时候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日子。我们说地基不牢,大地震动了。与其期待诺贝尔奖,我们的基础研究水平如何?一些专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继续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肯定他们的基础研究实力已经达到了。否则,偶尔的奖励不会显示任何问题。
谈到我国的基础研究,我们必须从973计划开始
973计划的由来
30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就熟悉“科学技术面对经济,经济依靠科学技术”的说法。事实上,这是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科技成果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走出中关村街头的著名科技企业都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一些专家生动地称这种现象为“老式”时期。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藏在保险柜里的科研成果”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少。经过一轮“厚积累、薄发式”的发展,科技界对“撤离”产生了强烈的担忧。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因此,国家加强了基础研究的总体布局——在现有的旨在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上,国家于1997年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该计划以国家的主要需求为指导,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行战略性、前瞻性、整体性和推动性的基础研究。总之,它是为中国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形成提供源创新。
纵观973计划,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它优先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基础研究,如农业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资源和环境科学、卫生科学、材料科学、制造和工程科学、综合交叉科学和重大科学前沿。主要的科学研究还围绕纳米研究、量子调控研究、蛋白质研究、开发和生殖研究、干细胞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开展。
973计划实施以来,国家财政投入累计292亿元,形成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水稻分子设计和育种、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理论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突破,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和促进民生科技奠定了科学基础。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与控制、钢铁材料高性能设计理论、超高压输电电磁环境研究等方面的前瞻性部署,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高温铁基超导材料、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碳纳米管制备等重大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基础研究需要忍受孤独。
科学研究有它自己的规则。据说基础研究就像建筑的基础和树根。因此,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显著区别在于紧迫性。它依赖于轻松的环境、创新的氛围,有时甚至是一点点“偶然”的运气。然而,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坚定地坚持我们的目标,我们就能为长期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973计划实施以来,近3万名科研人员承担了研究任务,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内学者和部分海外学者。在“973计划”的平台上,一批中青年人才和研究队伍聚集成长,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本着“做点什么,不做点什么”的原则,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走在了世界前列,看到了赢得桂冠的希望——
以、舒、田志刚为代表的免疫学研究团队在干扰素功能调节和自然免疫耐受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基础免疫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以邓秀新、俞树勋、黄三文、张国范为代表的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先后在柑橘、棉花、马铃薯、番茄、牡蛎等农产品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中国从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的快速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郭广灿、潘剑伟为代表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在半导体量子芯片、量子隐形传态等多项研究成果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2012年开始,973计划还设立了“青年科学家项目”,大力鼓励3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研究人员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个话题已经被谈论了很多年,但对于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来说,这往往是一个新的话题。从“追踪到跨越”,他们能最好地察觉到这种距离变化发生在哪些方面。他们说只要他们努力工作,梦想明天就会实现。
下一篇:关于人体的25个惊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