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水果“染色”西瓜“打针” 院士告诉你真相

科普小知识2022-07-13 21:15:09
...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毛)蔬菜水果的“褪色”是由于漂白和染色吗?西瓜太甜是因为针吗?你用“粘糊糊的肉”来拼接牛排吗?标题如此“扣人心弦”的文章经常在微信好友中广泛传播。真相是什么?

29日,在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展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亲自开展小型科学实验,帮助公众睁大眼睛,共同防范和打击食品谣言。

陈君石院士和他的团队在现场用蔬菜和水果进行了实验。陈君石拿着一个装满杨梅汁、樱桃汁、浸泡过的黑皮花生和紫米的“黑水”杯子,首先在杯子里加入了食用碱。记者看到原本暗红色的水很快变成了蓝色和黑色。陈君石往杯子里加了白醋。很快,水的颜色变回了红色。

“通过这个实验,我想告诉公众,所谓的“水果褪色”实际上是指植物中含有的天然色素‘花色素苷’,当暴露在碱和酸中时,会发生一系列变色反应。花青素不仅使各种水果和蔬菜具有特殊的“颜色”,而且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陈君石解释道。

随后,科普自媒体专家可心食品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和研究员阮在现场为观众演示了“西瓜注射”、“螃蟹注射”、“脂肪乳化”等小实验,生动地揭示了西瓜、螃蟹内部难以进入水等异物,水培西瓜很快腐烂,注射后的螃蟹无法存活1小时。

早在2008年,网上就有传言说“柑橘蛆”给四川、湖北等地的果农造成了数亿元的巨大损失。自2016年以来,“樱桃核仁含氰化物”、“肉馅拼成毒牛排”、“大虾里的蛆”等谣言借助短片广为流传,给生鲜食品企业、农民和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

对天猫和淘宝商家的问卷调查显示,近30%受到谣言伤害的天猫商家集中在食品、生鲜食品、美容化妆品、母婴等行业。高达64%的商家受到谣言的影响,而谣言给他们的品牌或商店造成的经济损失从几百元到几千万元不等。

天猫生鲜经营负责人刘表示,一些关于生鲜水果的传言似乎是真的,但他们对事实进行了编辑和嫁接,或将个别问题转化为普遍问题。“许多谣言,即使被证明是错误的,消费者也宁愿相信它们。通过在线社交平台的演绎,谣言正以几何级数迅速传播,整个生鲜食品行业将受到冲击。”

陈君石说,食品安全领域的谣言给我们的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我们确实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但它们与每个人的感受相去甚远。很难量化误导公众的谣言造成的心理损失,但它们远远超过了行业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公众对*和行业的信任。”

为什么谣言总是在正确的科学知识之前到达公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认为,食品安全话题高度敏感,造谣者通常站在“为民请命”的道德制高点上,而公众普遍缺乏食品科学的相关知识,因此容易上当受骗。“事实上,我国大多数食品企业都是有良心的,真正的谣言传播者是那些以盈利或其他目的为目的的个人或团队。”罗云波说道。

至于如何消除谣言对公众、企业和社会的影响,罗云波表示,食品谣言的爆发是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是一个需要社会共同治理的过程。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造谣者的处罚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对“棉线”谣言传播者的刑事拘留只是进步的标志。公众应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尤其是他们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科学家也应肩负起“普及科学”的重任,了解谣言的传播规律,增强科学传播的针对性。

据报道,在今年的食品安全周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将推出一个权威的科普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地拦截食品安全信息谣言。(参与写作:韩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