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职称改革:中专生也能当教授
到目前为止,每当我回想起四年前犹豫不决的时刻,40多岁的大学教师赵波都会自嘲:“如果青少年太多,这可能是个笑话。”
在充满机遇、资本和优惠政策的肥沃土地中关村,几乎没有人能免受这里创新和创业气息的影响。位于科技园区的赵波也不例外。早在2010年,北京农学院的老师就注册了这家公司,但当时他犹豫是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注册为自己的名字还是妻子的名字,最后他选择了后者。
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让外人知道他在外面经营一家公司来转移和转化科研成果,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截至2014年初,北京市*公布了《关于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的若干意见(试行)》(简称《北京大学十条》),将在中关村示范区先行试点,科技成果转化也可成为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
作为该校转化和推广科研成果的副教授,赵波迎来了自己的“科学之春”。公司成立四年后,他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从妻子变成了自己。
在此期间,北京农业大学出台了配套政策。包括赵波在内的27名教师申请创办企业或成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成为高校首批享受政策福利的教师。
《北京市学校十条条例》颁布后,改革的渠道打开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不仅可以把成果用于人民,还可以从科学研究中受益。
这种变化不仅出现在科技评价的方向上,也出现在科技人才的评价方向上,包括职称评价。
在此之前,他们还苦于缺乏转换渠道和没有时间写论文。朱晓东是北京农业大学的一名年轻讲师,他专注于面向应用的开发,很少花时间写创新论文。然而,朱晓东已经开始计划依靠科研成果的转化来增加自己作为副教授的份量。北京农业大学规定:“科技人员在兼职期间进行的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应当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学校新设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合格人员可获得高级工程师(教授)专业技术资格。”
早在2011年5月,北京出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试点办法》,以中关村为试点,依托社会化职称评审平台,建立高端领军人才职称评审培训体系。该制度规定,高端领军人才可以直接申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无需再逐级晋升,不受外语、计算机水平测试、服务年限等限制。
系统发布后,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尹卫东实现了从传统的“中学生”到“教授”的飞跃,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
2013年5月,一张红色证书交到了尹卫东的手里。尹卫东长期研究“高级生物医学工程师(教授)”这个鲜明的人物。从中专毕业后,他已经从事疫苗研究工作30年了。他从未想过他会以这种方式成为一名“教授”。在提交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材料、半小时的专家访谈、专家评审和其他简单的批准之后,尹卫东获得了这个称号,而这个称号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
尹卫东于1984年开始疫苗研究工作,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和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非典灭活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和人禽流感疫苗二期临床试验的人,使中国人禽流感疫苗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按照旧的规定,即使“科研成果众多”,只有中专学历的尹卫东如果想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教授),仍然需要攀登高峰。“我只有中专学历。如果我申请教授的头衔,我将被评为第一级和第一级,加上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太麻烦了。”尹卫东坦率地说。
在改革之前,如此顺畅的晋升渠道是不可想象的。职称评审制度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对包括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的一项主要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尊重科研人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该是政策调整的出发点。
北京农业大学的老师张红星认为:“技术领域有专业。例如,我们是一个工程类,主要从事加工。我认为标准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然而,袁隆平院士等人才并不关心实验室的结果,而是把水稻种子应用到世界各地,生产更多的水稻”。
“如果每个人都坐在实验室里,谁会来盖楼生产汽车和饲养动物?所以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在做这个应用程序,所以金字塔建成后,它将是稳定的。”在张红星看来,如果大多数人只忙于发表文章,谁来做社会进步所需的科学研究成果呢?
阅读更多
湖北大学职称评审努力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