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数学家丘成桐解读中国教育

科普小知识2022-07-15 22:59:23
...

中国著名数学家、研究员、哈佛终身教授丘成桐昨天在中山大学发表了演讲。丘成桐在《论高等教育》一文中,不仅回顾了古今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而且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七大弊端,即青年人才匮乏、经费不足、人文教育缺失、开放度不足、评价体系不健全、科研与教学脱节、行政管理水平低下等,深表遗憾。

大学不应该为利益集团服务。

丘成桐明确反对大学为利益集团服务以获得财政支持。即使是为了服务社会,丘成桐也坚持认为大学应该是独立的,“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出和解决社会需要的问题,而不是一些社会利益集团需要的问题”。

中国大学热衷于将政治与学术联系起来。许多著名大学为*部长的数量感到自豪。丘成桐比较了美国著名大学的情况。“毫无疑问,美国顶尖大学也渴望他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的重要官员。但与此同时,他们有许多不同的重要目标,科学、文学和艺术、工程和医学方面的发明比培训官员更重要。”

丘成桐*学术界更注重人际关系,而不是学术成就。他对中国学术界的现状批评如下:“教授们觉得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再年轻了,他们不愿意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年轻的教授都为受到国外客座教授的赏识而自豪。创新不再是研究的首要目标。”

中国教授从该基金中获益太多。

"对许多中国教授来说,基金的损失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丘成桐对中国的科研基金评估体系尤为不满。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益之争。“在国外,有终身职位的教授通常从基金获得不超过两到三个月的工资,其余的用于研究。在中国,该基金的收益往往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

其次,经费的分配掌握在少数学者、*官员和大学管理人员手中,形成了复杂的学术纠纷。尽管行政部门倾向于采用一些看似公平的量化方法(如根据论文数量、被SCI引用的频率等进行评分研究)。)甚至要求每所大学的教授填写表格来评估其他大学。然而,上述措施“不仅在复杂的文书工作上耗费大量精力,而且使已经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效果令人怀疑。

那么可以引进外国专家进行评估吗?“(现在)中国的一些教育和学术机构经常拒绝让外部专家参与评估,理由是外部人士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丘成桐说。“这种观点,在我看来,不符合科学的科学精神,无论国籍或种族...这让人们怀疑他们是害怕研究的细节被人知道,还是想保持他们对基金或学术事务的影响力。”

中国的大学由官员和学者管理。

“中国的大学现在由官员和学者管理,整个大学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丘成桐认为,这种管理*不利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他提出“近几十年诺贝尔奖的发现很少来自于对*控制和管理的研究。大多数发现都是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做出的,而且往往是无意的。”因此,*的学术环境在科学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全面及*地选择研究项目,即使研究的理念和方向与公众不同,也不会受到任意干预。不幸的是,在当今中国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教授,他的研究工作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与科学家缺乏*相关的是“官方标准”意识形态。“在中国,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学者完成了杰出的工作,最常见的奖励是提升他到部门主管或研究主任的位置,然后再提升到更高的*级别。这些杰出的学者在担任领导职务后,肩负着沉重的行政负担,如在文山会见大海、接收和派遣上级和下级、*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等。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而且经常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