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报:溯源转基因安全之争

科普小知识2022-07-16 11:41:25
...

中国科学报:溯源转基因安全之争

当我们谈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时,谁支持谁反对?答案是“方”。这是个冷笑话。然而,当我们陷入沉思时,这个冷笑话揭示了至少一个问题:无论我们支持还是反对它,我们真的需要补充通用汽车的“历史课”。

如果根据“敏感度指数”对近年来的社会话题进行排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可能至少排在前三位。背后的原因是,如果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没有隐瞒或隐瞒,那么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农业部转基因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黄昆仑,他的日常研究和工作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在最近于中国农业大学举行的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研讨会上,他用109张幻灯片详细介绍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

转基因技术的商业之路

转基因技术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础。此后不久(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保罗·贝格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这真正开启了生物技术改造自然的序幕。

1982年,世界上第一个人工转基因植物是烟草。四年后,第一批转基因作物(棉花)获准进行田间试验。三年后,瑞士当局批准了第一种转移牛凝乳酶的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商业应用,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帷幕开始升起。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1992年,中国首次在大田生产中种植抗巨细胞病毒的转基因烟草,以控制被称为“烟草癌症”的巨细胞病毒病。然而,由于当时中国对转基因烟草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出口时无法提供欧美国家要求的“安全证据”,不得不接受禁止进口转基因烟草的结果。因此,自那以后,中国烟草专卖局禁止了转基因烟草的生产,但这一禁令尚未解除。

1994年,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进入了历史阶段。那一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转基因番茄的商业化生产,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诞生了。随着1996年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种植,大规模生产转基因食品的序幕也揭开了。1998年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促进了转基因产业的快速发展。

截至2013年,共有28个国家生产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为170.3亿公顷。目前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主要性状为抗倒伏和抗虫。其中,世界上85%的大豆是转基因大豆,棉花达到了81%,油菜达到了30%。

到目前为止,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番茄、木瓜、马铃薯、甜瓜、水稻、西葫芦和甜椒在内的21种转基因作物已经获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业生产。

转基因安全性争论的开始和结束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仅仅是近年来才引起关注的。事实上,早在保罗·贝格获得世界上第一种重组DNA微生物时,学术界就提出了安全性问题。1971年,在冷泉港举行的生物会议上,重组DNA的安全性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这也是第一次关于重组DNA安全性的会议。

1972年,欧洲分子实验室(EMBO)专门讨论了转基因作物造成的危害。第二年,在美国的戈登会议上,与会者就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一份报告:“我们以许多科学家的名义写信给你,传达了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些学术报告显示,我们现在有技术能力连接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这些实验显示了生物学发展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它们也可能给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带来危害。虽然危害尚未发生,但出于谨慎,建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世界上第一次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正式会议是阿西洛马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关注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阿西洛马会议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布了《重组DNA分子研究指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了《生物技术管理条例》,欧洲、美国和日本也发布了一些研究指南。

1993年,经合组织举行了一次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特别会议,并提出了一份题为“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食品安全评估:概念和原则”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实质性平等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实质等同原则”是指分析转基因作物的农艺性状和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营养拮抗剂、有毒物质、过敏物质等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并与相应的传统食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没有明显区别,则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实质上的等效性,不存在安全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为了做出科学决策,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回答公众问题,促进生物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转基因产品应该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安全评价最重要的原则是实质等价原则,此外,它还包括事前预防原则(是否可以事前预防)、案例评价原则(不一样)、风险效益平衡原则(风险是否可控)、逐步评估和熟悉原则(持续评估和改进)。

转基因产品国际安全评估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松弛管理模式”、以欧盟为代表的“严格管理模式”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中间模式”。

松散模式认为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没有本质区别,监测和管理的对象应该是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该严格模型认为,无论何种基因和生物,通过重组DNA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控。中间模式位于美国和欧盟之间,集中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并借鉴这两种模式开展安全体系建设。

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也密切关注转基因食品。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来源于中国食品检验检疫局制定的国际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标准。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中国主要遵循研发与安全预防并重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相关部门合作、公平科学等原则。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受体植物安全性评价(受体植物是否对人体有毒性和过敏源)、基因供体生物安全性评价(基因源是否有毒性和过敏源)、基因操作安全性评价、转基因植物和产品的毒理学评价(产品是否有毒、外源蛋白是否与已知有毒蛋白有序列相关性、 是否能在胃肠道内快速消化)、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关键成分分析和营养评价(营养成分是否改变)、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外源化学物质的积累评价(生物毒素或重金属是否积累)以及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耐药性评价等。 此外,中国的《安全评估指南(试行)》增加了对生产和加工的影响评估,要求提供关于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是否能改变转基因植物产品特性的信息。可以说,中国对转基因植物和产品的安全控制非常严格。

转基因食品的标签管理

中国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控制的严格要求也体现在对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性定性鉴定上。标志的类型分为强制标志和自愿标志。除了美国、加拿大、香港、阿根廷等地的自愿商标,许多国家都使用强制商标。但是,强制鉴定分为定量鉴定和定性鉴定。大多数采用强制识别的国家采用定量识别,如欧盟(标记阈值0.9%)、日本(标记阈值5%)、韩国(标记阈值3%)等。中国采用定性鉴别(鉴别阈值0),是鉴别要求最严格的国家。

中国的转基因食品标签目录现在主要由5大类17种产品组成,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籽、棉籽和西红柿。应该指出的是,通用汽车的标志是出于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它是否被标记与安全无关。

转基因安全、科学和贸易

中国近年来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与1999年至2000年非常相似。当时,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进入白热化状态。2000年2月,相关科学家发表了一份报告,试图在爱丁堡举行的世界生物技术论坛上澄清这一问题,但这只是混淆了事实。

该报告称:“我希望澄清一场混乱的辩论:这场辩论给科学蒙上了阴影,给公众带来了恐惧,并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埋下了潜在的贸易冲突。”

在当时的欧洲,公众对食品安全变得非常敏感,因为食品安全危机,如疯牛病、口蹄疫和二恶英。今天中国的情况和那时完全一样。

诚然,转基因生物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它混杂着*、企业利益和贸易壁垒,并受到公众接受度的限制。就真正的安全评估而言,尚不清楚它有多科学。

然而,反对者中也没有激进的声音,例如,他们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超级杂草,导致作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跨物种疾病的传播,生物技术企业无意中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生物可能污染传统有机食品等。而且,出于商业和政治原因,即使没有基因工程技术,它们也能养活世界人口——饥饿的根源不在于生产不足,而在于分配不公。

支持者感到自豪的是,经过安全性评估,自1989年以来,人类食品中使用的转基因生物没有被发现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

此外,支持者认为,可靠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并不危险,而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好处: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地培育了产量稳定、抗病虫害和杂草的作物,因此农民可以减少使用合成农药和除草剂。这种作物是环境的真正朋友。此外,对于消费者来说,新一代的转基因产品更有营养,更健康,并且可以延长保质期。

(本报见习记者赵广利根据黄昆仑在“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组织)

《中国科学报》(2014-107,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