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道理讲了好多遍,为啥他就是听不进去?

科普小知识2022-07-18 14:12:18
...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但缺少寻找美的眼睛”。

生活充满了美丽和知识。对美的欣赏,只要注意观察和思考,习惯变得自然,就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去探索知识。就像在《测量世界》中一样,亚历山大·冯·洪堡亲自攀登高山,趟过危险的海滩。卡尔·费德里科只在内心世界努力工作,但他们都完成了同样伟大的探索。

道理讲了好多遍,为啥他就是听不进去?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感受它们可能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今年的“我是歌手”节目中演唱的雪夜公爵的“阳光二号”将会发现许多科学哲学。另一个例子是拓展我们的思维。电视连续剧《醉与精致》似乎在谈论平行宇宙和时光倒流。

这样的台词经常出现在各种电影和电视剧中,“解释别人心中的决定有什么用?”俗话说,“认识我的人说我担心,不认识我的人说我想要什么。”当然,我不想讨论电影和电视剧中冲突框架的构建,但我想利用这个话题来讨论如何用上面提到的台词做科学的交流。

首先,为什么有些人(或“其他人”)心里会想某些事情?

这是值得研究的。

社会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会有先入之见,也就是说,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和已经形成的各种知识体系,吸收或抵制各种不熟悉的信息。如果不熟悉的信息与他们现有的价值体系一致,他们可能会接受这些信息。然而,一旦信息与现有的价值体系发生冲突,人们可能会试图同化信息。如果同化失败,那么信息将被抵制或忽略。这是选择性记忆的一种机制,也可能导致认知障碍[2]。

此外,人们在思考或认知方面很懒。当他们遇到信息时,他们经常使用认知捷径,即系统中不需要太多大脑的部分。在这方面,丹尼尔·卡内曼在《思考,快与慢[3》中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事实上,在科学传播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不用说不同的信息了。这也提出了“科学传播者应该研究不同的目标受众”的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此外,科学传播策略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特定的情况,如人们的认知状况、价值体系、现有知识状况等。

刻板印象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以前对某些事情形成了某些观点和判断标准,我们也可以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促进这样形成的观点、印象和价值观。例如,在小学生的印象中,科学家都穿着白大褂,留着白头发,戴着近视眼镜,坐在实验室里,手里拿着各种实验设备,所以小学生画的科学家的图像肯定是这样的。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进公众中间,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播科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刻板印象,因为科学家也是“人”,可以“走出大厅,走进厨房”

再说一遍,既然其他人心里已经有了决定,我们能再解释一遍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你不解释它,结果可能会更糟,因为它会强化公众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和偏见,并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事实上,在这个领域有很多案例,最明显的一个就是转基因科学的传播问题。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公众不了解转基因,不愿意竭尽全力开展科学传播工作。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结果可想而知。当然,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例子。在科研人员看来,这是一个儿科问题。公众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有误解。如果这些误解不能及时得到纠正,那么这些误解就会越来越固化。

尤其是那些有争议的科学话题,一旦科学界保持沉默,势必加深公众的各种猜测和疑虑,从而损害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公众对科学和科学研究者的信任。毕竟,信任不是自然获得的。它需要通过科学交流来培养和实现。一旦失去信任,重建过程将比最初的收购更加困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因此,“知道山中有老虎,喜欢在虎山上旅游”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当然,纠正公众的认知偏差不仅需要科学知识,还需要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即理解公众现有的知识、价值体系等因素,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涉及到所谓的“模型缺失”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拥有的科学知识越多,他的科学态度就不一定越积极。尤其是在具体的科学问题上,这种关系可能会两极化[4]。换句话说,总的来说,掌握了大量知识的公众可能对科学持积极态度,但就具体的科学相关问题而言,他们的态度非常多样,甚至在两个极端。原因可能是我们只传播科学知识,而忽视了公众关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的传播。

当然,如何改变公众现有的认知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现,但作为科学传播工作者,我们不能用“别人心里已经认可的东西,再解释又有什么用?”这些借口拒绝传播科学。我们要做的是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从而形成有利于科学传播的社会环境氛围。

俗话说,“有能力的人可以做,但不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