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遭举报教授成崇德回应:举报者“小儿科、低档次”
7月11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著名清教授事件调查报告》的三天后,程崇德联系了记者,希望能对日美晨风的提问做出回应。
“我有大事要做。像米这样的小人物对他说什么?”12日,在全国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程崇德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
他想做的“大事”是清史编纂工程。该项目由*领导亲自批准,于2002年和2003年正式启动,国家财政拨款数亿元。清史编纂领导小组成员来自14个部委。
虽然它的名声不如“夏、商、周断代工程”那么显赫,但低调的大清历史工程,远远超前于它的规模,堪称中国目前最大的文化工程。
作为负责项目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程崇德称自己“非常忙”,并“忙着在外面开会和审阅文稿”。
他不打算回应。米晨风在网上发布报告后,程崇德接到了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朝研究院院长黄的电话。“你在开玩笑吗?他向我报告了什么?”他对黄主任说。
当全国人大历史研究所所长孙家洲打电话要求程崇德就此事“表态”时,“我告诉他,这份报告是完全没有根据和荒谬的!”程崇德对《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提高了声音。
然而,第二天,他通过《新语丝》发表了三点声明。
"我就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回复的,写得很快,但表达了我的想法。"他指着电脑说。程崇德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中关村苏州街繁华地段的数字中国大厦。为了给清史学会提供一个办公场所,财政部出资修建了这栋建筑的上下8层。据报道,用于购房的资金还没有包括在上亿元的项目拨款中。
报道事件后,中国人民大学希望历史学院能解释这一情况。毕竟,这涉及到学校的形象和清朝的国家工程。历史学院的院长兼书记希望程崇德能“及时给媒体、学校和米城峰一个答复”。
结果,程崇德不得不停止手头的“大事”来应对“米的那些儿科医生的问题”。
米晨风质疑说,1995年至1998年,程崇德不仅是清朝研究院院长,还在清朝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属于“自封的博士”。
对此,程崇德解释说,1994年,当他被正式任命为清史研究所所长时,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等院校的骨干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并提高他们的学术资格”。全国人大的教师也被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因此,他选择了在这个单位攻读博士学位,这样既不会耽误清史研究所的工作,又能跟随“研究所里的一流导师”。当全国人大像他一样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程崇德说,“至少有20到30个”。
米成峰不能接受这个解释。“主任完全不同于这个单位的普通教师。作为最高行政领导,他在这个单位享有特权。”他提醒记者,这是“常识”。
然而,程崇德告诉记者:“我在1995年申请博士学位时,整个录取过程都严格遵循回避原则。博士生招生考试副主任黄爱平教授主持了当年的全部组织工作。我没有听说过。”他强调说,他和其他人一样,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
对于14年前的事件,黄爱萍说“细节记不清楚”,但她肯定“当时学校规定的程序,都是照办的”。
米晨风接着质问,为什么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程崇德选择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黎文海教授,而不是他所在单位的古代史博士生导师植教授和著名教授戴毅教授。当李还是人民大学校长的时候,米晨风就怀疑该校校长程所看重的可能是李教授的校长身份。
程崇德的解释是,他比研究中国古代史好,但比研究中国近代史短。"历史研究不允许你只知道一件事而不知道另一件事."他选择李校长作为导师,通过他的博士研究来“弥补不足”。在他看来,“李先生不仅是一位校长,而且是一位很强的学者”
“但是他的‘抵消’效果已经达到了吗?经过三年的增刊,甚至在嘉靖道光,你为什么没有在最后的论文中写一个关于现代史的字?”冯回应道。在他看来,程崇德所说的“弥补不足”纯粹是“诡辩”。
程崇德告诉记者,戴毅教授当时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项目。他的博士论文是项目成果的一部分,所以他写了所有关于古代史的东西。这些研究的内容是在他与导师黎文海教授讨论后确定的。"李先生说,没问题,都过去了."程崇德回忆道。
对于米晨风指出的博士论文中需要填补的空白,以及标点、注释、病句、错别字等方面的明显错误,程崇德解释说,这是因为从外面找人打印论文时的疏忽,“校对之后,校对之后,再打一遍,打完之后,就不同了。到了回复的时候,这是唯一的办法”。
虽然米晨风对主持清史项目日常工作的资格提出质疑,但程崇德并不以为然。他声称大米的标准“可能必须由我学生的学生来教”。至于他发表了多少论文,他不愿意与米讨论,因为米“对中国边境地区的历史和地理等学术问题有模糊的基本知识”。在程崇德看来,米成峰是“一个低级的儿科医生”,他所做的是“一个全国性的事件”。
清史项目的“国民性事件”被认为“俘获了所有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时间、精力和身体健康的学者”。
这个文化项目预计需要10年时间,有200多个研究小组,200多名院士、一级教授和二级教授担任主持人。每个研究小组至少有30万到40万元的预算。
程崇德表示,由于项目资金由财政部直接管理,因此披露研究团队提供的资金和补贴不方便。然而,一些参与者透露,该项目的项目资金和补贴是迄今为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慷慨的。
这种慷慨的待遇甚至让一些最初反对清史工程的人最终加入进来。
目前,已有1000多名中外学者参与了该项目。在过去的六年里,已有近2000万字被送到程崇德手中。程崇德提到已经编好的《李鸿章全集》、《康有为全集》、《张之洞全集》,不禁叹了一口气:“太伟大了!”
然而,这个“严峻”的工程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内外一些学者不同角度的质疑。有些人担心这本“官方历史书”能否成为一部忠实的历史。程崇德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结果还没有出来”,信不信由你,更不用说“国家的需要就是人民的需要”。"如果你想质疑它,等到我们解决它,看看具体的结果."他一脸自信地说。
一些人还担心,在如此慷慨的资助下,学者们是否仍能保持学术势头和独立的完整性。程崇德回应称,中国没有为历史学家设置禁区。然而,解决学术争议的方法早在2002年就已经制定了规则。在启动仪式上,全国清史编纂领导小组组长说,领导小组只负责资金和后勤服务。戴颐教授是清代历史研究的旗帜。如有学术争议,最终由戴教授决定。
尽管程崇德对14个部委对清史项目的全力支持感到满意,但他不得不为参与清史研究的学者们抱怨,认为给予参与清史研究的学者们的钱“不多”。
他为记者计算了一个账户。由于他“一心一意”研究清史,自2002年以来,他本人只发表了几篇论文。他既没有其他项目费用,也没有时间考虑专业职称的晋升。他认为,许多人,像他们自己一样,为了清理国家的历史,影响了他们的晋升。
“你认为把你留给国家的东西作为文化遗产给他们30万到40万元是不是太多了?”负责该项目的清历史项目副主任问记者。
程崇德说,参与清史项目的学者应该像司马迁、班固、宋濂那样“坐十年板凳”。然而,许多受访者告诉记者,在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清史工程是最肥的一块肉,没有比这更大的资金项目”。
尽管同事们对此表示质疑,但也有一些事情让程崇德“想到它就感到安慰”。一个多月前,俄罗斯科学院的一位院士来视察和交流时向他感叹:“如果诺贝尔奖是为了历史,那一定是清朝的历史工程。”
程崇德也愿意与他的领导分享这种安慰。“我认为,在季宝成校长和程天全书记的领导下,NPC的教学科研管理非常严格,学校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清史工程运行正常。”他郑重地嘱咐记者,“这句话一定要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