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著名学者,诗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著闻于世。胡适既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又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他还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蒋中正的挽联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在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的“极左”时期的*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斯大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结束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都倾向于肯定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也被选入大陆全日制语文教育初中课本;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中,亦屡见有追念胡适先生精神的文章。鲁迅曾发表过《“好*主义”》等文,实则抨击胡适的盟友梁实秋,却也含蓄地批评胡适“软弱”革命立场。
其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任*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