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院士:创新驱动离不开科学普及
森林集团
■孙爱民,本报见习记者
“十八大报告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经济建设的突出位置。创新驱动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普及。科学家需要与媒体充分合作,促进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群在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后对《中国科学日报》记者表示。
林群目前正忙于与两家媒体讨论合作项目,一家是河南当地媒体,另一家是《中国科学》杂志。与前者的合作是将数学知识制作成科普短片,而与后者的合作则侧重于数学应用知识的普及。
从事科普工作多年的林群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在京沪等一线城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正在上升,但其他大多数地区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我已经接触到一些地方科技协会的领导。根据他们的介绍,当地学生对科学史上的基本事实和重大创新知之甚少。”林群说,“主要责任在于科学家未能履行职责,不知道如何与公众和媒体互动。”
“这是一个媒体积极寻找科学家而科学家不积极寻找媒体的问题。”林群说,科学家自己的科普活动影响太小,所以他们应该主动与媒体合作来搞科普。
他告诉记者,欧洲曾经举办过一次评选历史上最著名科学家的活动。牛顿和达尔文是这场运动中唯一剩下的人,达尔文赢了。
“达尔文为什么获奖?因为达尔文的理论很受欢迎,他推翻了传统的西方理论。”林群说:“科技工作者应该把他们的研究进展和内容告诉公众。这不是他们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责任。如果你把纳税人的钱花在研究上,你必须告诉纳税人这笔钱是怎么花的,是否值得。"
林群说,对于一些担心科学研究和科普之间的时间和效率冲突的科学家来说,创新和科普并不矛盾。“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普通人服务。发展科普活动可以使普通人尽快接受新技术和新发明,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创新。”
林群高度认可一些欧美国家的科普方法。“霍金的《时间简史》,大多数欧洲家庭都有一本,甚至那些看不懂的人也会买一本。在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书。虽然华也有许多好的科普作品,但这些作品并没有被传播
林群认为文学、漫画和短片都是普及科学的好方法。“日本为什么科普做得这么好?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科普漫画和科普短片。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可以使科学知识艺术化,更有利于传播。”
因此,林群认为中国应该加大对科普动画片、科普短片和科普电影的支持力度。“文学创作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把文字变成短片甚至电影需要大量投资。”
"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应该有耐心,能够忍受孤独。"林群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大城市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也变得更加理性。然而,中国的科普工作起步较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群认为科普工作应该慢慢进行。“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慢慢地荡漾。因此,科普的“石头”应该首先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科学的影响和科普的效果慢慢地向周围的省市传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