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科研人员议科研资金管理意见:落实有待细分

科普小知识2022-07-20 12:16:49
...

■王梓霏·倪思杰,本报见习记者

3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就改进和加强**公众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提出了若干意见。

对此,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一些专家表示,该意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激发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意见中的相关参考文献仍需进一步细分,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确保落实。

查看实际政策的细微之处。

《意见》的发表表明,*十分重视科技项目的资金管理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李孝萱说,《意见》就如何解决许多方向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思路。

《意见》指出,“根据科研任务和财力的实际需要,可以批准项目预算,预算申请前不得设定预算控制额”。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晓文表示,此举“大胆承认现实”。他说:“对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不可能先精确地进行预算。”

“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李孝萱表示,最初的固定杠杆率是为管理层的需要而设定的,但不太适合科学研究。“如果我们按比例办事,就会出现资金用得多而用得少的情况,这不符合科学本身的规律。”

此外,在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方面,《意见》提出要规范评估专家行为,提高项目评估质量,实施网络评估和视频防御评估。实现“申诉、查询、追溯”的项目流程。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刘力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录音录像是监督的有效手段和证据."

但是,李孝文认为,审查的关键仍然是审查者的责任。评审人员必须以真实姓名签署自己的评审意见,并对项目的成败负责。同时,他们还必须在申请人提出陈述时承担答复的责任。

结转还是权宜之计?

关于改进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办法,《意见》指出,在项目研究期间,当年结余资金可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汪家海认为,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经费是否用于科研和学术交流”,以及“只要用在刀刃上,经费申请中的预算清单不必过于详细”。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也向记者承认:“我们过去经常这样做。意见使这种做法制度化并得到澄清。”

一些专家告诉记者,将剩余资金转移到下一年可以有效避免项目竣工时突然支出的现象,并能使资金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

然而,在李孝萱看来,这种方法可能只是“权宜之计”。

"结转意味着申请时预算管理做得不好."李孝萱说,允许结转有利于整体效益,可以避免一些浪费,但这并不意味着结转是正确的,“从财务和基金管理的角度来看,结转是略有广泛”

实现需要进一步细分。

长期以来,人员费用的安排一直是研究人员最关心的话题。《意见》指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参与项目的相关人员的全职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编制人工成本预算。

“我们甚至不能用支付给学生的工资来招聘博士后,但我们只能招聘经过联合培训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王家海说,劳动力成本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秦也认为,目前我国存在不合理的劳动力成本,但《意见》中的提法仍略显笼统。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李孝萱说,“然而,其他部门,如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部,需要合作建立一个社会工作描述系统和工资标准。”

事实上,在专家看来,这种观点的模糊性远远不止于此。

在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分配的整体协调方面,《意见》提出,科技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整体协调和决策机制”。

“总体协调和决策机制非常重要,但《意见》只给出方向,不够可操作。例如,科学技术计划和项目如何反映经济和社会的需求?金钱和事物如何结合?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李孝萱说。

李小文指出,“探索重大项目决策、实施和成果转化后评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后评价是必须的,但谁的组织能保证它的权威性和客观性,这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原标题“雷声环绕,雨点小”)

中国科学新闻(2014-03-17,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