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野生中华鲟停止自然产卵 水体污染成最大威胁

科普小知识2022-07-20 14:51:48
...

野生中华鲟停止自然产卵 水体污染成最大威胁

9月24日,葛洲坝附近河段。水下是中华鲟的产卵场,每天都有货轮不断通过这里,附近渔民的渔船停泊在河上。

野生中华鲟停止自然产卵 水体污染成最大威胁

研究人员公布了捕获的野生中华鲟。信息图片

野生中华鲟停止自然产卵 水体污染成最大威胁

今年9月,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证实,2013年中华鲟没有在葛洲坝下唯一的天然产卵场繁殖产卵。葛洲坝建成后的32年里,中华鲟的野生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研究人员认为这背后有一系列的原因。长江水污染、经济发展导致的自然保护区“割让”以及渔船意外伤害渔网,不断挤压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使其日益脆弱。中华鲟专家魏启伟认为,在中华鲟野生种群消失之前,迫切需要控制污染,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为中华鲟创造新的生存空间。

今年8月至9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渔业研究所中华鲟研究组的研究人员走访了长江中下游1600多公里两岸20个城市的98名渔民。

他们反复问同一个问题:你见过去年培育的中华鲟幼鱼吗?

“我没见过它。”这些渔民继承父亲的衣钵平均有40年了,他们回答说。

这98个否定的回答证实了研究小组去年年底的监测结果——中华鲟产卵期在去年11月和12月。研究小组“使用三种方法进行监测,没有发现卵子或受精卵”去年没有产卵,自然今年也没有幼鱼。

"这意味着野生中华鲟在2013年不会有自然繁殖活动."长江渔业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小组组长魏启伟说。“没有自然产卵,野生中华鲟的数量就无法得到补充。如果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

葛洲坝建成后,中华鲟的产卵路径被切断。32年来,这些从海里游回来的大鱼第一次没有产卵。

唯一的产卵场失败了。

去年繁殖季节,葛洲坝下游的野生中华鲟产卵场未发现受精卵。

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渔业研究所的中华鲟专家来说,今年9月的搜索结果终结了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

去年11月和12月,一艘驳船在葛洲坝下游5公里处的泥泞河道上停留了很长时间。在船舱里,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研究组助理研究员吴专注地盯着21英寸的显示屏。在照片中,透过浅绿色的河流可以看到摇曳的水生植物和一块岩石。这是水下视频系统传输的河流底部图片。吴仔细辨认了一下是否有鸡蛋附着在河底。

水下视频覆盖了这条河5公里处的120个地点,但是没有发现鱼卵。

研究人员还使用解剖吃鸡蛋的鱼和在河底收集鸡蛋的方法进行监测。但直到12月底,中华鲟的产卵期结束,没有发现卵子或受精卵的迹象。

科学研究人员反复搜寻的这片水域是现存唯一的野生中华鲟产卵场。

在长江葛洲坝修建之前,中华鲟是一个兴旺的种群。魏启维说,从长江上游的合江到金沙江的平山,这条河全长600公里,它们有16个产卵场。

中华鲟几乎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已经存活了1.4亿年。它们也是中国特有的鲟鱼。他们出生在长江,在海里长大。经过8-26年的生长,一旦性腺成熟,它们会从海洋游回长江进行繁殖。漫长的海洋生活从未抹去他们对长江的记忆。

每年六月,性成熟的男性和女性会成群结队地旅行。它们从上海崇明岛的长江口向上游游去,在年底到达产卵场,并一直呆到第二年的10月和11月开始产卵。幼鱼在长江中长到大约20厘米,顺流而下,在第二年的7月和8月从长江口长到海里。

葛洲坝*了中华鲟唯一的产卵场。然而,1981年秋,专家们意外地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水域产卵,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卵场。在随后的32年里,长江上游的22个产卵场“荒芜”,成为中华鲟自然延续的唯一基地和科研人员希望的“黄金之水”。

然而,今年9月的访问也粉碎了该队的最后希望。

从超过10,000到57

葛洲坝建成后,中华鲟聚集在大坝下,导致意外捕获和受伤的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

这条大鱼命运的转折点是30多年前由魏启维预言的。

1981年,葛洲坝关闭后,葛洲坝沿岸的渔民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礼物”。中华鲟被堆放在大坝下面,这是非常好的捕捉。宜昌军区资阳村的渔民王惠福(音译)回忆说,他划着一条冷杉渔船,一晚上用几包烟钓到七条鱼,每条200到300公斤,这让渔民们大开眼界。以前,当地渔民很难看到这么多这么大的鱼。

在王惠甫的童年记忆中,捕捉巨大的中华鲟曾经是最高的荣誉。这种荣誉不是鲟鱼本身的价值,而是渔夫精湛的技艺。王惠福说,“它通常是几艘船的组合。有了最好的滚钩,它就不会被用力拉。它太强了,很容易倾覆和死亡。要温柔,让它在钩子钩住后运行。当它累了的时候,用绳子把尾鳍绑起来,然后拖到船上。”

王惠福的父亲一生只和一条中华鲟打过仗。像一个崇拜仪式,他邀请整个村庄庆祝食物和饮料。这让我想起了《老人与海》中的一个情节。然而,就像书中的大鱼一样,中华鲟的命运正在被人类改写。

中华鲟不知道产卵路线已经被切断。他们聚集在大坝下游荡,不断试图寻找出路,但没有成功。魏启维说,这些鱼中的一些可能在出生后第一次回来,但它们找不到根植于基因的熟悉的“家”。

随着中华鲟数量的增加,在水面和浅滩上总能看到一块鱼,或者是鱼头被打碎并切成段的鱼。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大坝下发电的水轮机悬挂着。王惠甫想起,当鱼最多的时候,远远望去,一波又一波的红色涟漪漂浮在河上。

“那一年,宜昌街头,常见用板车拖中华鲟。中华鲟的捕获量急剧增加,导致近2000人死亡。”魏启维说。

过度狩猎导致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急剧下降。魏启伟说,20世纪70年代,长江的养殖人口达到1万多人。20世纪80年代,当葛洲坝关闭时,它突然下降到2176座,而2000年是363座。1983年,国家禁止中华鲟的商业捕捞,只允许进行人工繁殖的科学研究捕捞。

然而,野生中华鲟数量的急剧下降阻碍了科学研究和捕鱼的完成。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高永表示,上世纪80年代,长江渔业研究所和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和捕捞目标是每年100尾,但这两个机构每年捕捞56十尾已经很不错了。2000年以后,这两家公司每年只能抓23十条尾巴。2008年,农业部组织专家证明,它估计繁殖种群不到200,野生种群处于危险之中。科研捕鱼被停止了。

尽管国家建立了新的产卵场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中华鲟数量的突然减少并没有得到扭转。一些中华鲟在到达产卵场之前就遭遇了事故。通往产卵场的1600公里长的旅程是长江的黄金水道,不断扩大其通航能力。中华鲟必须避开船只和密集的网钩。长江渔业研究所中华鲟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经常收到中华鲟意外捕获和意外伤害的报告。

该研究小组的助理研究员王成友在2007年治疗了一只受伤的中华鲟,并做了超声波标记。2009年,沿海监测站发现了中华鲟的信号,它距离铜陵的长江口约513公里。“它回来产卵了,这太令人兴奋了,”王成友说。

监测到的信号不断向上游移动,到达武汉,越来越接近产卵场。"但是在岳阳,信号丢失了."王成友说。后来,渔政部门打来电话,鱼被误捕了。当王成友到达时,大鱼已经死了。

"一半误捕的鲟鱼将会死亡."王成友说,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有30到40人死亡。在1990年代,随着人口的减少,意外死亡人数下降到每年10人以上。在过去的十年里,每年大约有五六起意外死亡事件发生。与这些数据相比,野生繁殖种群目前估计只有57只。

污染的阴影

水污染不仅导致幼鱼畸形,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性别失衡。

葛洲坝下游新产卵场的出现并没有稳定野生中华鲟的数量。30多年来,野生中华鲟的数量逐年减少。经过多年的观察,魏启维发现野生种群数量减少有更复杂的原因,其中长江水体的污染是最大的威胁。

自2001年以来,研究人员在长江中不断发现有躯体畸形和无眼的中华鲟幼鱼。魏启伟说,野生中华鲟幼鱼的眼睛缺陷和身体畸形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6.3%。然而,这种畸形和没有眼睛的幼鱼以前很少被发现。

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胡建英教授团队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异常与三苯基锡化合物有关,三苯基锡化合物主要用于船舶涂料和木材防腐。虽然它在水中的含量极低,但通过食物链的放大,它可以在鱼体内富集到非常高的浓度,并通过母亲和孩子传播。

富含这些三苯基锡化合物的鱼卵最终会在胚胎发育期间产生毒性,导致幼鱼畸形。研究人员还通过用三苯基锡微量注射西伯利亚鲟受精卵来重复这个致畸过程。

魏启伟说,水污染对中华鲟的影响程度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除了上述畸形幼鱼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中华鲟性别失衡和精子质量下降的情况。专家认为,这些案例也与水污染密切相关。

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高永说,在允许科学研究的年份里,雄性鱼通常不会被捕获。

物种延续的理想条件应该是雌雄比例为1: 1。不过,魏启伟表示,研究显示,中华鲟的雌雄比例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上升,2003年达到5.86:1,2005年达到7.40:1,现在是10:1。这意味着,即使一只雌性产生大量的卵,种群也不能繁殖,因为它不能受精。

另一项研究表明,雄鱼的精子活力也在下降。20世纪70年代,从中华鲟中取出的精子可以剧烈运动4分钟,但在2008年,运动时间不到1.5分钟,存活时间也从29分钟减少到15分钟。

除了船舶涂料造成的污染,更多的水污染来自长江沿岸的城市污水和工厂污水。根据环境保护部2012年度环境统计报告,仅长江中下游就排放了124.2亿吨废水。

"严重的污染和过度捕捞威胁着长江水生生态系统的崩溃."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科学家魏启维和曹文轩都呼吁禁止在长江捕鱼10年,并控制污染。“一些稀有动物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食用鱼和水污染的减少。中华鲟是长江中的一条生态纽带,注定要灭亡。”魏启维说。

中华鲟产卵场保护区的长江段是整个长江流域污染排放的缩影。长江渔业研究所进行了调查,发现宜昌市6个工业园区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放。长江渔业研究所和中华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对保护区的河段进行了长时间的监测,他们表示排污口位于产卵场所在的核心区域。长江渔业研究所也向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环保局报告了产卵场所在核心区直接排放的污水。

9月19日,储备管理处处长文光承认存在排污口。"保护区内既有个体企业的排污口,也有城市污水处理厂."他说,他已经接到报告,并命令相关企业停止排放污水,但他没有透露排污口的数量。

宜昌市环保局表示,保护区沿线工业区的部分污水处理设施仍在试运行中,但目前尚未发现直接向保护区排放污水的情况,但也不能保证部分企业会逃脱监管并非法排放。

产卵场消失了。

新形成的中华鲟产卵场再次被大规模工程破坏,保护区也随之缩小。

在保护中华鲟的过程中,新产卵场的出现曾让所有专家“眼前一亮”。没有人预料到中华鲟会在大坝的阻碍下经历这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魏启维说,1981年葛洲坝建成后,研究人员在大坝下游的食蛋鱼胃里发现了中华鲟卵,这意味着中华鲟在大坝下游产卵。

为了弄清产卵场的具体位置,从1994年到2003年,连续10年,有一次在秋天,魏启维带着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小组租了一艘渔船到大坝上。他们捕捉中华鲟产卵,在鱼体上携带电子信标并跟踪它。

10年后,魏启维最终确定了大坝下游5公里河段两个产卵场的确切位置和范围,了解了中华鲟产卵所需的水文地质条件。

1996年4月,湖北省建立了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全长约80公里,从葛洲坝到枝江市的芦家河滩,其中葛洲坝到顾北约30公里为核心区,顾北到芦家河滩约50公里为缓冲区。中华鲟的两个产卵场都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根据最理想的保护状态,保护区应该禁止捕鱼,但保护区管理处处长何说,“长江是非常特殊的。它承载着发电、航运和渔业的生产和经济功能。完全禁止人类活动是不可能的。”保护区内有360艘渔船在50公里长的河段捕鱼。

除了禁止人类活动的困难之外,对保护区更致命的破坏来自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2004年秋,葛洲坝在大江下游实施了河势调整工程,以扩大其通航能力。大坝下的江心洲上建造了一座900米长、52米高的水流屏障,同时还挖掘了第二条河流下的一条河道。“这对中华鲟产卵场的破坏是致命的,”魏启维说。这两个项目恰好分别位于中华鲟的上、下产卵场。"这个建筑会破坏产卵所需的地形."

保护区建设需要通过中华鲟保护区专项环境评价和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两项环境评价。保护区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葛洲坝下游的河势调整工程是在没有进行任何环境影响评估的情况下进行的,立即遭到保护区管理处和许多专家的反对。

这位工作人员说,管理办公室在发出关闭通知之前,逐层向农业部报告了反对意见。三峡集团公司暂停建设,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魏启伟表示,大坝建成后,上游产卵点产卵所需的地形已不复存在,而二江下游河道的开挖使下游产卵点的负坡长度减少了10%,宽度减少了40%。

2006年前后,该储备金申请将储备金从省级提升到*。魏启伟介绍了长江水产研究所委托的申报材料。“储备管理办公室向有关部门提交的申请将很快被宜昌市*有关部门撤销。”管理处工作人员透露,将保护区从省级提升到*,势必会对保护区沿线的地方经济发展施加更多限制。

保护区不仅没有成功升级,而且在2008年减少了近一半。2008年宜昌市*网站上的公告记录了当时保护区的减少。2008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宜昌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一名CPPCC委员提出,保护区的范围太大,不能限制沿长江宜昌经济走廊的建设,并建议缩小保护区的范围。

宜昌渔业局向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水利厅报告了这一请求。经过专家论证,2008年5月中华鲟保护区从80公里减少到50公里,葛洲坝下的核心区减少到20公里长的河段。

一位参与示威的专家表示,缩小保护范围是为了在小亭区建立一个工业园区。

魏启伟表示,长江下游河势调整工程对产卵场造成了严重破坏,中华鲟可能需要寻找其他合适的产卵场。然而,割让后保护区的范围较小,中华鲟产卵前后的洄游范围大大缩小,为创造新的产卵地留下的选择较少。

低效的人工繁殖和流放

专家们试图通过人工繁殖和流放来补充野生中华鲟的数量,但多年来收效甚微。

在努力保护中华鲟自然生存环境的同时,专家们也在努力通过生物技术来帮助这一物种繁殖。

葛洲坝建设前后,为了保护中华鲟,国家渔业局组织专家访问美国和俄罗斯,调查类似情况下的鱼类保护措施。回国后,专家们无休止地争论着两种观点,一种是效仿欧美修建鱼道,另一种是向苏联学习从事人工繁殖和放流。当时,修理鱼道在技术上是困难的,结果仍然无法预测。

1981年,大坝建成后,中华鲟在大坝下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卵区。魏启维说,当时的专家认为,没有必要修复鱼道,把中华鲟送回老产卵区。随后人工繁殖和释放被确定为保护中华鲟种群的计划。中华鲟研究所和长江渔业研究所承担了这项任务。

1983年,两个组织先后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捕捉野生中华鲟亲鱼,切割鱼获得卵子进行繁殖。那时,几乎所有吃鸡蛋的鱼都会死。这是一个所有研究人员都不愿再次提及的记忆。"这对鱼来说太残忍了。"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高永说。

当时,科学研究能力产生了尚未张开嘴吃东西的新孵化的幼虫,大约两三厘米,这被科学研究人员称为“飞溅”。“人们无法养活自己,在这条河里生存非常困难。如果你把它放下,它会成为其他鱼的诱饵。”大多数研究人员说,过去十年野生中华鲟的释放对野生中华鲟的数量没有什么贡献。

大约在1995年,中华鲟的养殖技术有了突破,受精卵可以培育成10厘米以上的大型幼鱼。2012年,两个组织再次突破全人工繁殖,获得了第二代鲟鱼。

中华鲟最早可在8年内成熟。如果1995年放生的鱼还活着,它们现在应该已经性成熟了,但是还不清楚它们是否已经回到长江产卵和繁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结果来确定有多少人工繁殖和释放的鱼将供应野生种群。长江口的监测估计,人工释放的鱼类约占总资源的5%。

今年9月的调查结果公布后,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这种中华鲟的命运也引起了人们的哀叹。

然而,负责调查的主要负责人魏启维表示,他仍有“乐观的预期”。

“这可能只是一个意外。也许中华鲟会在今年11月回来产卵。即使它今年不回来,也可能在某年出现。”魏启维说。

虽然希望的火花很微弱,但魏启维和许多研究者一直在为它的延续和繁荣而努力。

魏启维目前正在关注更多的“建设性措施”。他建议利用长江中游的夹江,通过人工措施建造半封闭的水体,如透水围栏、“圈养”人工繁殖和繁殖“野生”亲鱼,以及建造另一个人工模拟产卵场。

新京报记者凡春续实习生尹瑞涛报道(原标题:野生中华鲟濒危调查2013年无自然繁殖,或面临濒危;水污染导致鱼类畸形、性别失衡和产卵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