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勇做海洋科技创新排头兵

科普小知识2022-07-21 13:40:48
...

编者按:

在*18000公里的海岸线附近有这样一个点,它位于中国地图上“公鸡”的脖子上。它看似“简陋”,却是新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摇篮”。70年来,中国海洋科学领域诞生了无数“第一”:第一波海水养殖,第一艘中国远洋科研船,第一个由中国人主导的大型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计划...70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满足国家需要、服务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同时,巩固了中国的海洋科学实力,使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成为世界第一。

青岛的山在一月份是寒冷的,并且是水冷的,这对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研究所)主任王凡来说,似乎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本月初,在IFREMER领导下宣布的乙类试点项目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上通过了最终审查,并获得正式批准。该项目将把中国的海洋科学带入“印度-太平洋交汇区”的跨圈研究的“无人区”。

在过去的70年里,从近海到海洋,海洋研究所科学家的“操作”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到一个深远的深度。从深耕海洋牧场到解开海洋之谜,从脉动海洋健康到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支海洋科学研究的“国家队”经常“亮剑”。

“在当今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机遇时期,我们应该跳出舒适区,开辟新的国际前沿。”王凡说道。他希望海洋研究所回顾风雨70年的历史,不要忘记科技报国的初衷,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先锋。

翻海和探索海洋,“接力赛”显示了它的技巧。

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分开,海洋研究所俯视黄海,就像现代综合海洋科学的“旗舰”。

说起来,这个“旗舰”可以追溯到70年前的一个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实验室。自1950年成立以来,由童涤洲、曾成奎、等人组成的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海洋研究所,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在*成立初期,一切都被浪费掉了,需要恢复。新中国第一代海洋人渴望满足国家需求,突破了海带、紫菜等藻类的人工养殖技术,掀起了中国海水养殖的第一波浪潮。从那以后,中国的藻类产业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他们控制了中国第一艘远洋科学研究船金星号,进行了全国海洋调查,并首次查明了中国海域的“家庭背景”,从而拉开了新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序幕。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海洋科学发展的春天,海洋研究所的新一代“接力队”开始推动该学科的全面复兴。

“现阶段,‘科学1号’揭开了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序幕。胶州湾野外站为海洋生态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海湾扇贝和凡纳滨对虾的引入直接推动了中国海水养殖第二次和第三次浪潮的兴起……”王凡是一座宝库。

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的IFREMER,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从启动中国在海洋领域的第一个大型国际合作计划(NPOCE),到建设海洋领域唯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科研船,再到建立深海科学研究中心、海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研究中心,IFREMER从学科布局调整、人才队伍建设到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都有一个全面的布局。

牡蛎、海参、对虾等主要经济水生物种已实现全基因组分析,海洋生态牧场渔业生产新模式已经建立。有害藻华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技术已经在许多沿海地区得到演示和应用,并已走向国外。海洋研究所的科技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第一个A类领先科技项目“热带西太平洋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牵头实施,在海洋实时海底标志观测网络、深海探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使中国真正走向深海,实现了从“跟随”到“同行”乃至“领先”的根本转变。

勇立潮头,夯实战斗力,助你大步前进。

2017年,“接力棒”由王凡担任主管的新团队接过。海洋研究所已进入以“四个引领”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时期。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王凡认为,海洋研究所以“一个中心”和“两个融合”为出发点。

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依托海洋研究所,与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等12个研究所共同建立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这样的大联盟在中国海洋开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给海洋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中国科学院的四类机构中,如果创新研究所是一个“陆军集团”,卓越中心是一个“尖刀公司”,特色是一个“特种作战大队”,那么大型科学中心的定位更像是一艘航空母舰或一个航空母舰编队。”同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中心筹备小组组长王凡说。

王凡说,大科学中心是汇集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团队和资源,做一个研究所做不到的大事。“做什么样的大事?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要,并通过跨机构合作来打一场组合拳。”他补充道。

现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已经开始显示成果。

海洋科学中心立足青岛,通过探索和建设“1+X+N”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核心科学家团队和重大科技任务的大规模研究模式,推动中科院有效集聚海洋领域的优秀科研力量,以实质性措施推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建设。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正式签署了研究所、省和市三方共建协议,支持中心先进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社区的建设。

“两个融合”之一是海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融合。“它使两个学科能够相互补充,在团队中变得越来越精简,从而避免学科重复和研究机构的无限扩张。”负责这两个“掌舵”职位的王凡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它使双方优势互补,提高了解决整个海洋系统问题的能力,使双方的四个站并行运行,实现了黄河口、长江口、渤海、黄海等空间跨度的海洋环境同步观测,为国家决策提供了更系统的科学依据。

另一个起点是科学与教育的融合。由中国科学院和青岛市共同建设的青岛科教园区,是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以外建设的第一个科教一体化基地。通过科教一体化,引领区域科技创新,打造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高地。

劈风斩浪,直挂云帆迎接挑战

上任三年来,王凡和这个领导班子一直带领着整个研究所向前发展。

“现在我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王凡承认:“我们正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一个经济和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未来,中国能否真正进入海洋强国的行列,现在是一个关键的机遇时期。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对中科院的新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源头的创造,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改革没有先例。科学研究的“无人区”有方向和目标,但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了解。"王凡说道。在他看来,改革和发展就像科学探索一样,应该彻底而大胆地考虑,否则机会可能会永远失去。

作为一个经历了70年风雨的研究所,王凡对海洋研究所能否在未来70年创造新的辉煌充满信心,因为这艘“船”有能力抵御“风浪”。然而,他也指出,另一方面是惯性太大,很难改变到更快的运动状态。

因此,我们要敢于突破,敢于尝试,卸下一些包袱,卸下一些忧虑,大踏步前进王凡说道。